素质量计算C、H元素的总质量分数,进而计算碳元素质量分数. 解答: 解:甲醛(CH2O)、乙醛(C2H4O2)、丙酸(C3H6O2)组成的混合物中,C、H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始终是1:2,故混合物C、H两元素的质量之比=12:2=6:1,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48%,则C、H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1﹣48%=52%,则碳的质量分数为52%×=44.57%,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关键是利用各组分的分子式确定C、H的固定组成,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12.(3分)(2014春?武威校级期中)有4种有机物:①,②,
③,④CH3﹣CH=CH﹣CN,其中可用于合成
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 ①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A.B. C. D. 考点: 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分析: 因为加聚反应前后,单体和高聚物的组成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用代入法,把各单体的分子相加,如果和高聚物的分子式一致,那么就是正确答案. 解答: 解:根据所给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和加聚反应原理可知主链上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根据碳的4个价键规则可作如下的断键处理 ( 断键处用虚线表示 ) ,断键后两半键闭合可得由高聚物的单体为CH3﹣CH=CH﹣CN、和,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不饱和烃加聚反应的规律,设计单体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单体与高聚物的判断方法,学习中注意把握方程式的书写. 13.(3分)(2013秋?阜阳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m g某物质A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使燃烧产物跟足量过氧化钠反应,过氧化钠质量增加了n g,且n=m,符合此要求的物质可能是( )
①H2 ②CO ③H2和CO的混合物 ④HCOOCH3 ⑤CH3CHO. ⑤ ④⑤ ①②③④ A.B. 只有①② C. D.
考点: 钠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得出满足条件的化学式的通式,再对照选项选择即可. 解答: 解:由C+O2CO2,2CO2+2Na2O2═2Na2CO3+O2,即CO+Na2O2═Na2CO3,所以ag CO满足题意,由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即H2+Na2O2═2NaOH,可知ag H2也满足,可以拓展化学式能改写为(CO)m(H2)n就满足题意.而HCOOCH3可改写成(CO)2(H2)2,CH3CHO不能改写成(CO)m(H2)n的形式,即CH3CHO完全燃烧的产物不满足题意. 故选:D. 点评: 这种一题多变不仅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对知识理解更深,方法掌握更好,收到一题多变,一题多得,触类旁通之效,在此过程中更使学生的综合、抽象、概括、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14.(3分)(2011秋?瑞安市校级期末)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 A.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 先判断该分子符合哪类烃的通式,再根据题意判断含有的官能团,再判断其同分异构体. 解答: 解:该烃的分子式符合2n﹣6的通式,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所以含有苯环;根据题意知,该分子含有丁烷烷基,所以只判断丁烷烷基的同分异构体即可;丁烷烷基的碳链同分异构体有: 苯的同系物中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必须含有H原子,才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烷基,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不含H原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侧重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书写同分异构体时注意不能漏写、重写. 15.(3分)(2013春?西城区期末)某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烃不可能是( )
A.3﹣甲基﹣1﹣丁炔 B. 3﹣甲基﹣1﹣丁烯 2﹣甲基﹣1﹣丁炔 C.D. 2﹣甲基﹣1﹣丁烯 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专题: 有机反应. 分析: 根据加成原理,不饱和键断开,结合H原子,生成2﹣甲基丁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氢原子形成不饱和键,即得到不饱和烃. 解答: 解:2﹣甲基丁烷的碳链结构为. A、若在3、4号碳原子之间为三键,则烃为3﹣甲基﹣1﹣丁炔,故A可以; B、若在3、4号碳原子之间为双键,则烃为3﹣甲基﹣1﹣丁烯,故B可以; C、1、2号碳原子之间不可能为三键,不存在2﹣甲基﹣1﹣丁炔,故C不可以; D、若在1、2号碳原子之间为双键,则烃为2﹣甲基﹣1﹣丁烯,故D可以; 若在2、3号碳原子之间为双键,则烃为2﹣甲基﹣2﹣丁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烷烃判断相应的不饱和烃,难度较大,会根据烷烃结构去掉相邻氢原子形成不饱和键,注意不能重写、漏写.也可以根据加成原理写出选项中与氢气加成的产物,进行判断. 16.(3分)(2008?江苏)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 Br2反应 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考点: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A.由苯酚能发生邻对位取代,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来分析; B.由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来分析; C.由苯环能与氢气加成、醛基能与氢气加成来分析; D.香兰素分子中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 解:A.常温下,1mol丁香酚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共与2molBr2反应,故A错误; B.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丁香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 C.苯环能与氢气加成、醛基能与氢气加成,则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
加成反应,故C错误; D.香兰素分子中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则7个C原子、3个H原子、2个O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明确结构决定其性质、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式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1分)(2013秋?阜阳校级期中)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塑料降解制备乙烯和汽油时做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你所知道的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至少写出三个):? CH≡CH+H2→CH2═CH2 、?? CH3CH2OHC4H10CH2═CH2↑+H2O 、?? CH2═CH2↑+NaCl+H2O等) CH2═CH2+CH3﹣CH3(或CH3CH2Cl+NaOH(2)Ⅲ中的现象是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Ⅳ的反应方程式是 CH2═CH2+3O22CO2+2H2O .
(3)据此现象提出你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的设想: 选择更为理想的催化剂,使得塑料的降解可以在工业生产方面大规模进行,这样既治理了白色污染,又生产了汽油,还提高了汽油的产量 .
考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分析: (1)乙炔与氢气按照1:1加成可以生成乙烯、乙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到170℃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氯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也可以生成乙烯; (2)乙烯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3)结合本实验从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分析治理白色污染方面的方法. 解答: 解:(1)已知的制取乙烯的反应方程式有:CH≡CH+H2→CH2═CH2、CH3CH2OHCH2═CH2↑+H2O、C4H10CH2═CH2+CH3﹣CH3、
CH3CH2Cl+NaOHCH2═CH2↑+NaCl+H2O, CH2═CH2↑+H2O;CH2═CH2↑+NaCl+H2O); 故答案为:CH≡CH+H2→CH2═CH2;CH3CH2OHC4H10CH2═CH2+CH3﹣CH3(或CH3CH2Cl+NaOH(2)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为可燃气体,所以Ⅳ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3O2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H2═CH2+3O2 2CO2+2H2O, 2CO2+2H2O; (3)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可以为:选择更为理想的催化剂,使得塑料的降解可以在工业生产方面大规模进行,这样既治理了白色污染,又生产了汽油,还提高了汽油的产量, 故答案为:选择更为理想的催化剂,使得塑料的降解可以在工业生产方面大规模进行,这样既治理了白色污染,又生产了汽油,还提高了汽油的产量. 点评: 本题考查乙烯的制取及化学性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乙烯的制取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环境污染及治理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18.(10分)(2013秋?阜阳校级期中)工业上可用乙基蒽醌(A)经两步反应制备H2O2,其工艺流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1)涉及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可成
.
涉及氧化反应的方程式可写成
.
(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人们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试问该法生产H2O2可否成为理想状态的“绿色化学工艺”? 是 (填“是”或“不是”),简述理由: 理想状态,原子利用率为10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试卷(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