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转油路中设有单向阀组(10),液压马达回转(正、反转)时向液压卡盘(12)供油,(其压力值与回转系统的压力相同)使卡盘夹紧。液压卡盘的回油(即松开)是由阀(27)来控制的。该阀是由一个液控单向阀和节流阀串联组成,当卡盘夹紧时单向阀关闭,避免压力油泄漏, 卡盘需要松开时,来自给进或起拔的压力控制油自动打开单向阀,卡盘快速松开。调节该阀可控制卡盘回油速度,可协调卡盘与夹持器的匹配关系。当夹持器与卡盘联动时夹持器的回油也经阀(27)流回油箱。液压马达的回转速度(即回转器的回转速度)可以通过操纵马达上的变量手轮来实现。
在给进、起拔回路中各串联一个单向节流阀(16)、(18),用于调节油缸的背压。在钻进时是在起下钻时人为地调节给进、起拔时的回路背压,确保夹持器能够完全打开,避免因系统压力过低夹持器不能完全打开而造成钻杆擦伤的现象。调节单向节流阀(16)可控制钻进速度,防止钻头接触孔底时因速度过快产生冲击,损坏钻头。正常情况下节流阀不得关死,以防因油缸面积差而引起的局部回路超压现象。
给进回路中设置了调压溢流阀(33),单向减压阀(34),副油泵功能转换阀(28),根据钻进工艺的要求,可进行溢流给进和减压给进。当钻机的回转扭矩大而给进力相对小时(也就是硬质合金或复合片钻进工艺),此时,副油泵功能手把前推(即标牌上溢流给进位),副油泵的压力油全部进入给进回路,调节调压溢流阀(33)可控制给进压力的大小,其值由压力表(17)指示。当钻机的回转扭矩和给进力都比较大,发现卡盘不能很可靠的卡紧钻杆时,应将副油泵功能转换手把后拉(即卡盘增压位),此时副油泵的压力油分为两路:一路直接进入液压卡盘,保证卡盘在工作时可靠地卡紧钻杆(压力为副油泵的系统压力由压力表(9)指示)。另一路经减压阀进入给进回路,给进压力的大小由减压阀调节,其压力值由压力表(17)指示。溢流调压给进方式与减压给进方式比较,使用前者副油泵的溢流压力较低,液压油发热较少。
起下钻功能转换阀(21)为三位四通阀,通过操纵该阀可以改变液压卡盘(12)和夹持器(14)与油缸(15)的联动,其联动方式:起、下钻时先将联动转换阀手把置于相应位置(即起钻或下钻位),然后只需操作给进、起拔手把,即可完成起、下钻动作。当该阀处于中位时,其联动功能失效。
夹持器油路中串联了一个夹持器功能转换阀(20),该阀可以改变液压马达(11)和夹持器(14)的联动方式,操纵该阀可使夹持器与液压马达联动或分离。当夹持器功能转换手把置于联动位时,液压马达的压力油液还可以进入夹持器,使其松开,此刻可实现回转、卡盘与夹持器三者之间的联动功能(夹转联动),可方便地进行扫孔作业。一般情况下,应在回次结束前,将夹持器与回转器的联动分离,以利于夹持器能快速地夹持孔内钻具。手把置于中位时相当于关闭截止阀(35),用于钻进或称重时关闭夹持器油路,使夹持器保持打开状态,不受其它动作的影响。
注意:a. 使用钻机时,主、副油泵的系统压力出厂前已限定,不得超调。
6
b. 副油泵的流量在满足使用要求(如:达到所要求的给进速度,补偿内部泄漏,维持系统压力等)的情况下,应尽量调小,以减少系统的发热,提高效率。
7 钻机的安装及管路连接 7.1钻机的安装
a. 在钻机下井之前,先准备好钻场。在安装钻机主机的地方,要将地面处理平整。 b. 钻机运到钻场之后,先安置主机,使机身纵轴线与钻孔方位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然后再将操纵台、泵站摆放在操作方便且安全的地方。
c.主机位置确定后,将4根单体液压支柱放入主机底座的固定装置内,在顶底板之间撑紧后拧紧压板螺钉,将主机的方位固定(也可用地脚螺栓通过压板把主机底座固定在底板或水泥基础上)。
d. 将给进机身、前后横梁、支撑杆等组件之间的盖瓦分别松开,然后根据钻孔的设计倾角用调角油缸将机身缓缓调整到所要求的角度,再将松开的盖瓦锁紧。 注意:为了能在强力起拔时使机身前端紧顶在孔口的岩壁上,主机离岩壁不要太远。只
要在夹持器前能装卸钻头即可。
7.2 管路连接
钻机三大部分之间有16根油管。各接头位置和连接关系见图2。各油管的规格、连接位置分述如下:
图2 管路连接示意图
7.2.1 泵站与操纵台之间(4根)
a. 主油泵高压油管(19Ⅱ-5000A)──通径19mm,长5m, 连接主油泵出油口和操
7
纵台上多路阀左边靠前面的主油泵接头。
b. 副油泵高压油管(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 连接副油泵出油口和操纵台背面副油泵接头。
c. 总回油管(25Ⅱ-5000A)──通径25mm,长5m, 连接油箱上回油滤油器入口和操纵台上多路阀左边靠后面的总回油接头。
d. 卡盘回油管(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 连接油箱侧面的直接回油口接头之一和主油路板总泄油接头。 7.2.2主机与操纵台之间(9根)
a. 马达正转油管(19Ⅱ-5000A)──通径19mm,长5m, 连接马达右边接头与操纵台背面马达正转接头。
b. 马达反转油管(19Ⅱ-5000A)──通径19mm,长5m, 连接马达左边接头和操纵台背面马达反转接头。
c.卡盘油管(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 连接回转器箱体精滤油器上的卡盘进油接头和操纵台背面卡盘接头。
d. 夹持器主油缸油管(13Ⅱ-5000A) ──通径13mm,长5m, 连接操纵台背面夹持器油缸接头和夹持器无碟形弹簧一侧的接头。
e. 夹持器副油缸油管(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连接操纵台背面夹持器副油缸接头和夹持器有碟形弹簧一端的接头。
f. 给进油管(19Ⅱ-5000A)──通径19mm,长5m, 连接操纵台背面给进接头和给进油缸位于机身后端的接头。
g. 起拔油管(19Ⅱ-5000A)──通径19mm,长5m, 连接操纵台背面起拔接头和给进油缸位于机身前端的接头。
h. 支撑油管Ⅰ(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连接操纵台背面支撑油缸接头和机架上液压锁接头之一。
i. 支撑油管Ⅱ(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连接操纵台背面支撑油缸接头和机架上液压锁的另一接头。 7.2.3主机与泵站之间(3根)
a. 马达泄油管(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连接马达上的泄漏口接头和油箱侧面直接回油口接头之一。
b. 回转器泄漏回油管(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连接回转器后盖中部接头和油箱侧面直接回油口接头之一。
8
c. 绞车马达泄漏回油管(13Ⅱ-5000A)──通径13mm,长5m,连接绞车马达上的泄漏油接头和油箱侧面直接回油口接头之一。
注意: a. 拆下的油管接头要用布包好。各油管在连接之前, 应再将接头清洗干净,以
防将脏物带入油路。
b. 连接油管之前,必须检查接头上的密封圈是否完好无损,若有丢失或损坏应
及时补上或更换。
c. 内径与长度相同的油管,可以互换。连接管路时应注意将油管摆放顺畅(不
扭曲),排列整齐。
8 安全警示
a.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使用时,必须选用YBK2-250M-4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煤矿井下非采掘工作面使用时,可选用YBK2-250M-4或YB2-250M-4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随机所配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胶管总成应有安全标志。
b.系统额定压力不得超调;
c.压力油管不得在漏油、渗油下工作;
d.应经常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渗漏油液应及时掩埋处理; e.电机不能反转;
f.接头连接应可靠,防止钻机工作时出现伤人事故。 9 操作方法
9.1 各操作装置的位置和功能 9.1.1 泵站上
a. 主油泵变量手轮──位于主油泵上,用于改变主油泵的排量。 b. 副油泵变量手轮──位于副油泵上,用于改变副油泵的排量。
c. 截止阀手把──有2个,分别位于油箱底部与主、副油泵吸油口连接的管路上。用在检修油泵时关闭吸油管。手把与管路平行时油路开通;手把与管路垂直时油路关闭。 9.1.2操纵台上
a. 液压马达操作手把──位于操纵台前面左起第一个手把,用以改变马达的转向。手把向前推,回转器正转;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反转;手把置于中间位置,回转器停转,马达浮动。
b. 支撑油缸操作手把──位于操纵台前左起第二个手把,手把向前推油缸活塞杆伸出,机身起升,手把往后拉,油缸活塞杆缩回,机身下降。手把置于中间位置。油缸
9
保持在原工作位置上。
c. 给进起拔操作手把──位于操纵台前面左起第三个手把,操作此手把可使回转器在机身导轨上前进、后退和停止。手把向前推,回转器前进;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后退;手把置于中间位置,油缸浮动。
d. 副油泵功能转换手把──位于操纵台上面右起第一个手把。手把前推,副油泵的压力油全部进入多路换向阀,调节调压阀可以调整给进压力。若将手把后拉,副油泵的压力油一小部分进入卡盘,用于提高卡盘的工作压力,使卡盘在大扭矩、大给进力的情况下能可靠地卡紧钻杆(此时调压溢流阀应关死),大部分压力油通过减压阀进入给进油缸,调节减压阀可以调整给进压力的大小。
e. 夹持器联动功能转换手把──位于操纵台上面右起第二个手把,用于控制夹持器的联动关系。有三个位置:手把前推,夹持器的主油缸与给进、起拔油缸联动;手把后拉,夹持器的主油缸与回转液压马达联动;手把置于中位时,可使夹持器油路关闭。 注意:当夹持器的主油缸与回转液压马达联动时,在马达转动的同时会向主油缸送入压
力油使夹持器松开。但马达停止转动后,主油缸不能直接回油,夹持器不能及时夹紧钻具,故应在马达停转之前,先将该联动功能消除。另外,夹持器打开时,虽然可以采取将手把置于中位的操作方法使夹持器油路关闭,但与关闭截止阀22使夹持器油路关闭的操作相比,后者更可靠一些。
f. 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位于操纵台上面右起第三个手把,用以改变卡盘、夹持器与给进油缸的联动方式。下钻时,手把推向前位;起钻时,手把拉向后位;钻进时,手把置于前位或中位(中位时联动功能失效)。
g. 溢流给进压力调节手轮──位于操纵台右部中间,顺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增加;反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减小,压力大小由给进压力表(19)指示。
h. 减压给进压力调节手轮──位于操纵台右部下边,顺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增加;反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减小,压力大小由给进压力表(19)指示。
i. 给进背压调节手轮──位于操纵台下部中间(16)号阀上。控制油缸的回油压力,达到控制回转器的给进速度。顺时针旋转时,背压减小,给进速度加快,反时针旋转时背压增大,给进速度减小;调节背压还可以解决起下钻时夹持器卡瓦不能完全张开而拉伤钻杆的问题。背压大小由起拔压力表(17)指示。
j. 起拔背压调节手轮──位于操纵台右下部(18)号阀上,控制油缸起拔时背压(主要针对施工上斜角度较大的钻孔),防止回退速度过快引起的冲击。顺时针旋转时,背压减小。调节该阀还可以解决“倒杆”时夹持器不能完全张开擦伤钻杆的问题。背压大小由给进压力表(19)指示。 9.1.3 主机上
油马达变量手轮──位于油马达上,用于改变油马达排量,调整回转速度。手轮顺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煤矿液压钻机ZDY4000S使用说明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