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吴用”。根据格法要求,谜底首字“吴”用谐音“无”字代替,读“无用”。
例二:“走读”(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形而上学”。谜底中首字“形”用谐音“行”代替,“行而上学”扣谜面。
5、梨花格
又名“谐音”、“玉冰”、“飞白”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
例一:“独自售货”(猜国名一)
谜底:“丹麦”。以谐音“单卖”与谜面相合。 例二:“速写”(猜称谓一)
谜底:“会计”。以谐音读作“快记”扣谜面。
6、粉底格
又名“素履”、“白足”、“踏雪”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末一字谐读才能扣面。
例一:“不弯不曲”(猜数学名词一)
谜底:“绝对值”。谜底最后一字“值”应谐读作“直”,扣谜面。 例二:“一丝不苟”(猜中药名一)
谜底:“细辛”。谜底末一字“辛”用谐音读作“心”,方扣谜面。
7、素心格
又名“玉带”、“素腰”、“夹雪”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谜底中间一字以谐音 读,作别义解扣谜面。 例一:“默读”(猜学科名一)
谜底:“心理学”。谜底中间的“理”谐读作“里”,全句读成“心里学”,扣面。
例二:“语言要统一”(猜近代史人名一)
谜底:“谭嗣同”。根据格法要求,谜底中间的“嗣”谐读作“词”,谐读后为“谭
词同”,“谭”同“谈”与“言”相扣,“同”与“统一”相扣。
8、燕尾格
又名“燕翦”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末一字须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猜时左右
分开作两字读。因其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格。 例一:“暂勿动手术”(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缓刑”。将谜底末字“刑”分开读为“开刀”,与前面的字连续读成“缓开 刀”,便可扣谜面。
例二:“洛神赋”(猜河北地名一)
谜底:“临漳”。谜底末一字“漳”左右分开读为“水章”,与“临”
连续读作“临 水之章”。
9、虾须格
又名“丫髻”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
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取其形似虾须而得名。 例一:“巾帼英雄传”(猜鲁迅作品篇目一)
谜底:“好的故事”。“好”字左右分开读为“女子”,连续读成“女子的故事”。
例二:“手术学”(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刑法”。“刑”字左右分开读作“开刀”,与“法”连续为“开刀法”。
10、展翼格
又名“振翅”、“剖腹”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的奇数词或词组,中间一字应为左
右分读的合体字,并与上下文连起来,以切合谜面。 例一:“三八献礼,六一贺词”(猜书名二)
谜底:“祝福、好孩子”。“好”字分开读成“女子”,与上下文连读为“祝福女子 孩子”,切合谜面题意。
11、上楼格
又名“登高”、“踢斗”格。谜底字数须字三字以上。谜底末一字移置首字前面与下 文贯通读,以扣谜面。
例一:“三顾茅庐”(猜人事用语一)
谜底:“诸葛亮会”。把“会”字移到“诸”字之前读成“会诸葛亮”。
例二:“放眼世界”(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世界观”。将“观”冠于“世”字之前,便读成“观世界”,切合谜面。
12、下楼格
又名“低头”格。此格法与“上楼”相似,不同之处是将谜底的首字位移到底末。
例一:“玉田”(猜美术名词一)
谜底:“中国画”。按格法要求将“中”字位移到“画”字之后,读成“国画中”。
例二:“阳春白雪”(猜地理名词一)
谜底:“寒温带”。“寒”字位移至“带”字之后读成“温带寒”,扣谜面。
13、上下楼
谜底字数须在四字以上的词或词组,谜底首尾两字互移成别义紧扣谜面。
例一:“言”(猜成语一)
谜底:“人而无信”。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位置互换,读成“信而无人”。
例二:“三代人都好”(猜《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良儿、孙绍祖”。据格法要求,把首字“良”与末字“祖”位置互移,读成
“祖、儿、孙绍良”,切合谜面意。
14、调首格
又名“乙上”、“睡鸭”格。谜底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调位
置与下面字连读扣谜面。
例一:“筹良策”(猜建筑名词一)
谜底:“房子设计”。根据谜面所示,“良”别解作汉代的张良,由此自然联想到他
的字为“子房”得出谜底为“子房设计”。一、二字位置互换,才能贴切扣合谜面。
例二:“蜃楼”(猜地名一)
谜底:“上海市”。格法要求将“上海”二字位置互移,读作“海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灯谜规则、格和制作方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