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为主,也经常运用预读、板书板图、多媒体教学、提问、游戏表演、情境教学及课 外阅读等策略。其中,读写结合策略是一种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通过阅读丰富学生 的词汇量和提高其语句理解能力,再通过写作使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写作中,来 提高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其特点是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其写作兴趣。
具体来说,在该学段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运用教学策略时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学生对童话这一文学体裁产生初步认识(知道童话属于 以叙事为主的作品),运用讲读、默读、听读和朗读(如个人诵读、几人续读及齐读) 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其通过读篇、读段、读句、读词,尽可能 地全面接触、体会童话课文,培养其语文素养;二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技巧,并通 过有感情地朗读做到轻重相宜、顿连适当、抑扬顿挫、快慢有致,充分体现语气、语调 表意的丰富性,表现情节的张弛,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加深其对童话故事中角色性格 的理解,体味童话的快乐;三是指导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复述作品大意,并且通过 对重点段落和语句品读,具体感受童话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特别是引导学生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四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整体,在了解和体悟课文内容的同时,思考并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及句群与自然段的结构,特别是强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加强对归纳段意、梳理文章思路、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整理知识及提高质疑水平的指导;五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理解和体悟童话作品,寓童话学习于游戏之中,可通过编写童话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在游戏活动(如“小组朗诵对抗赛”、“阅读接龙”、“小小播音员”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增强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在进行知识性童话和哲理性童话教学时,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明辨深刻哲理并学到各种科学知识,从而促进其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六是推荐世界著名童话资源,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宜的童话进行阅读,并建立童话阅读小组和童话表演剧团,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童话阅读交流活动。
如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科学童话时,在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了解牛胃的 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语言表达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形 式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的朋友间真挚的情 感,进而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也可以启发学生设想“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 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试着仿写一个有趣的童话历险故事。
6
三、结 语
总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必须要立足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各学段教材童话选文、学生主体状态(特别是阅读过程中学生生理、心理机制)等因素,以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为基础,从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综合基础素养做起,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体悟水平;并以阅读理解教材童话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拓展阅读视野,掌握童话阅读规律,进而贯彻并完成“呵护童真”、“陶冶童心”、“激发童趣”和“启迪童智”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目标。
附表:中低学段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梳理表
教学策略 主要教学策略 以范读、背诵、动手操作、情境教学及游戏表演策略为主 以快速阅读、诵读、句义理解、创造性复述及读写结合策略为主 以熟读、整体感悟、比较阅读、多元阅读、多元解读及探究性阅读策略为主
通用教学策略 预读、讲读、板书板图、多媒体教学、讲读、提问、游戏表演、情境教学、读写结合及课外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守恒主编.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王泉根,赵静等.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6] 陈红梅.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7] 姚颖,许晓芝.三十年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述论[J].教育学报,2011(5). [8] 胡丽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9] 姜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10] 王成兰.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汤汝昭:以生为本视域下中低学段童话阅读教学策略探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