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北斗同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GPS卫星的机械能 21.某空间区域的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其中竖直的一条电场线如图1中虚线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在电场中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竖直向下运动。以O为坐标原点,取竖直向下为x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不考虑空气阻力)( )
A.电场强度大小恒定,方向沿x轴负方向
B.从O到x1的过程中,小球的速率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
C.从O到x1的过程中,相等的位移内,小球克服电场力做的功越来越大 D.到达x1位置时,小球速度的大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在水平固定的长木板上,小潘用物体A、B分别探究了加速度随着外力的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纸带图中未画出).实验过程中小潘用不同的重物P分别挂在光滑的轻质动滑轮上,使平行于长木板的细线分别拉动长木板上的物体A、B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阻力及空气阻力可忽略),实验后进行数据处理,小潘得到了物体A、B的加速度a与轻质弹簧秤弹力F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2)中的A、B所示,
2(E1?E0?mgx1)
m
(1)(多选题)由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不水平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物体
C.实验中重物P的质量应远小于物体的质量 D.弹簧秤的读数始终为重物P的重力的一半
(2)小潘仔细分析了图乙中两条线不重合的原因,得出结论:两个物体的质量不等,且mA 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物体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μA
. μ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9分)使用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直流电源等仪器,研究一只小灯
泡完整的伏-安特性,测得I-U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有效移动长度为30cm,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2.5Ω,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
(1)在如图的虚线框内,不改变滑动变阻器和电源的位置,补上电压表、电流表、灯泡,画出完整的电路图.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滑动时,灯泡的电压增大.
(2)根据I-U图象可知:从A到B的过程中灯泡的电阻逐渐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改变的阻值为______Ω.
(3)在获得A→B段图线数据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移动了______cm的长度. 24.(14分)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倾角?=37°,两物块A、B的质量mA?1kg、
mB?4kg。两物块之间的轻绳长L=0.5m,轻绳可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12N,对B施加一沿
斜面向上的力 F,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上运动,力F逐渐增大, g取10m/s(sin37°=0.6,cos37°=0.8)。
(1)若某一时刻轻绳被拉断,求此时外力F的大小;
(2)若轻绳拉断瞬间A、B的速度为3m/s,绳断后保持外力F不变,求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A、B之间的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x轴沿水平方向.x>0的区域有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第三象限同时存在着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电场强度大小为E.x>0的区域固定一与x轴成θ=30°角的绝缘细杆.一穿在细杆上的带电小球a沿细杆匀速滑下,从N点恰能沿圆周轨道运动到x轴上的Q点,且速度方向垂直于x轴.已知Q点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
2
15?3,B2?E。空气l,重力加速度为g,B1?7E210?gl 6gly a 阻力忽略不计,求:
(1)带电小球a的电性及其比荷
q; mE Q N B2 (2)带电小球a与绝缘细杆的动摩擦因数μ;
O θ B1 x 20?l (3)当带电小球a刚离开N点时,从y轴正半轴距原点O为h?3的P点(图中未画出)以某一初速度平抛一个不带电的绝缘小球b,b球刚好运动到x轴与向上运动的a球相碰,则b球的初速度为多大?
26.(14分)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
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s)+ 2HCl(aq)= ZnCl2(aq)+ H2(g)
2CrCl3(aq)+ Zn(s) = 2CrCl2(aq)+ ZnCl2(aq)
2+-
2Cr(aq)+ 4CH3COO(aq)+ 2H2O(l)= [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1的名称是 。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 (选下面的A、B或C);目 的是 。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 (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 。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3COONa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 。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8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
的产率为 (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27.(15分)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请
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 。
2+
⑵ 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HA表示有机萃取剂): R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 + nH2SO4 (水层) 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 ③中X试剂为 。
⑶ 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⑷ 25℃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
pH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钒沉淀率% 88.1 94.8 96.5 98.0 98.8 98.8 96.4 93.1 89.3 结合上表,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 ;
3+
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 。
-39
(已知:25℃时,Ksp[Fe(OH)3]=2.6×10)
⑸ 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和 。 28.(14分)含氮化合物的研发与绿色反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1)氨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合成氨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为原料制得,有关反应能量变 化如下图所示。
则用CH4(g)和H20(g)反应制得H2(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氮的氧化物有着广泛用途,又是环境的污染物。
(i)在150℃时,将0.4mol NO2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g)N2O4(g)。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数据如下表:
时间/S N(NO2)/mol N(N2O4)/mol 0 0.4 0 20 n1 0.05 40 0.26 n2 60 n3 0.08 80 n4 0.08 ①当反应在150℃达到平衡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填数值) ②若最初通入N2O4,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仍然相同,则N2O4的起始浓度 应为______________。
(ii)氨氧化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NO和NO2,且n(NO):n(NO2) =1:1,可用尿素溶液除去,其作用原理是:NO2和NO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尿素[CO( NH2)2]反应生成对环境无污
染的物质。若用1mol尿素吸收该尾气,则能吸收氮氧化物 ___________g。 (3)氨气,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尿素,其反应为: 2NH3(g)+CO2(g)===CO( NH2)2(s)+H2O(g)
右图表示合成塔中氨碳比a与CO2转化率ω的关系。 a为[n(NH3)/n(CO2)],b为水碳比[n(H2O)/n(CO2)]。则: ①b应控制在____;
A.1.5~1.6 B.1~1.1 C.0.6~0.7
②a应控制在4.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 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
(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___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 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__________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__________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__________,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 30.(12分)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为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
基因位点1 基因位点2 缺失的6号染色体 正常的6号染色体 (1)若要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品系与 品系杂交。
(2)当用X射线照射纯合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将其授于纯合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2株绿色植株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回答: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上图染色体图象,说明此时细胞处于 期。该细胞中b基因所在位点应该是上图中基因位点 (填基因位点“1”或者“2”)。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推测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少数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的变异类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 Word版含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