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学习能力测试2013、06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请你认
真审题,祝你取得好成绩!答题前请注意: 1.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Na:23 Cl:35.5 C:12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75分) 1、下列选项属于模型的是( ▲ )
A、H2O B、表示方向的指向标 C、电流I D、沙盘中的校园 2、电解水时,阴极生成了10毫升气体,则阳极生成气体体积为( ▲ )
A、40毫升 B、20毫升 C、10毫升 D、5毫升 3、 下列关于Fe、Fe、Fe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化合价相同 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4、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
2+
3+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制取氧气
D.滴管滴加液体
5、已知X、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是m和 n,它们的离子Xa+和Y b+电子总数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m=n-a+b B.m=n+a+b C.m=n+a-b C.m=n-a-b
6、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应用科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A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抹布盖灭 B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用水灭火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 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
8、在马蹄形磁铁周围放置a、b、c、d四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如图所示, 小磁针黑色一端代表N极,其中画错的是( ▲ )
1
A.磁针a、c B.磁针d、b C.磁针a、b D.磁针c、d
9、矿井中瓦斯浓度过高,遇到火花会发生爆炸,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设法减少矿井中氧气含量 B、矿井中禁止一切用火 C、实时监控矿井中瓦斯浓度 D、改善矿井中的通风条件
10、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分别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的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物 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 20 20 B 20 30 C 20 未知 D 20 14 A、A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C、反应后容器内C物质的质量为16g
D、容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D=5B
1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甲 乙
第11题图
12、下列同学对二氧化硫化学式“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
A. B. C. D. 13、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这主要是为了 ( ▲ )
A、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 B、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 C、保证气孔的通畅 D、增强光照
1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5、小明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2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给蔗糖水加热
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 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1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是 ( ▲ )
A.使用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不用催化剂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17、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8、有A、B、C三种物质各15克,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只生成30克D。若增加10克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
量比为:( ▲ )A.3:2 B.2:3 C.5:2 D.5:3 19、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2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
第17题图
21、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除需要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当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 ( ▲ ) A.植株矮小,叶有褐斑 B.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C.植株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2、将A.B.C三种物质各16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质量的D, 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式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 )
(A) 2A+B==C+2D (B) A+2B==C+2D (C) 2A+B==2C=D (D) A+B==C+D
23、甲醇的分子式是CH4O,有毒,可致人失明,服用多会致死。某甲醇水溶液中甲醇所含氢原子数与水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该溶液中甲醇的质量分数为( ▲ )
3
A、64% B、50% C、47% D、36%
24、为了比较电阻R1和R2的大小,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 )
R1 V2 V1 R1 R2 R1 V1 B
R2 V2 第24题图
A1 A2 C
R1 D
R2 A R2 VV A
2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二、简答题(共6题,共32分) 26.(5分)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2个锌原子___ ▲ (2)3个铝离子 ▲ (3)4个硝酸根离子 ▲ (4)硫酸铝 ▲ 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7.( 8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可以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呼吸作用的过程(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 28.(6分)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 ▲ (填标号,下同)与 ▲ 组装一套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
29. (5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氯气就被人悄悄地投入了战场,直接参与了一场空前的屠杀,造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化学战。由于氯气相对比其他消毒剂经济便宜,
4
成本低廉,容易获得,管理省事,现代许多大型自来水水厂依然沿用液氯进行消毒。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相同情况下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
(1)根据以上信息,氯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来水水厂用液氯进行消毒时,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氯气通入含氢氧化钙Ca(OH)2的水池中,就能使氯气不再对人造成伤害。已知氯
气与Ca(OH)2的反应方程式为:Cl2+2Ca(OH)2=CaCl2+Ca(ClO)2+2X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如果运送液氯的车大量泄漏氯气,周边居民如何自救: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4分)已知某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2克该氧化物中含有R元素 ▲ 克。 31.(4分)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一张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 _____▲___________。 (2)曲线ab段表明 ▲ 的含义。 (3)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
温度最好控制在 ▲ ℃左右。
(4)当温度在35℃时,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 ▲ 毫克。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3分)
32. ( 6分)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省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没有设置对照组,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做为其对照组 ▲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
CO2吸收量 环境中
C (2)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3)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
你的理由 ▲ 0 B 光照强度 33. ( 6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
A
5
CO2释放量 (第33题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下学习能力测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