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 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 气候。
3.读图13“千烟洲位置图”和图14“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千烟洲位于江西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土壤贫瘠,低山、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前,千烟洲一直以河谷的水稻生产为主。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樵采,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千烟洲从河谷农业转向了生态立体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引入先进的柑橘生产技术,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柑橘生产基地。
图13
图14
(1)千烟洲地处五带中的___带;从流域上看,千烟洲地区属于______流域。 (2)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20世纪80年代初,千烟洲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造成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选择填空)。 A. 燃烧秸秆 B. 过度樵采
C. 不合理开垦 D. 种植果树
(4)千烟洲适宜柑橘种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发展成为著名的柑橘生产基地,导致其变化的主要
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读图14,以E为例,任选A~D中的一处,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及带来的好处。
例:E.沟谷洼地:新建、扩建原有水塘,在水塘养鱼。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护和灌溉农田。 4. 读图15“工业生产与废弃物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源开采 环 境 图15
废弃物处置 产品生产 再利用 产品使用、回收 (1)图中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人类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等。
(2)图示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工业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_____。
(3)目前工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措施有 (选择填空)。
A.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 C.废弃物再生利用和减排
B.关闭全部有污染的企业 D.禁止矿物能源的开采和使用
(4)列举“产品使用、回收”环节中,公众可以普遍参与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答出两项即可) 5.读图16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北京市“2010~2012年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一轴一带多园区)提出:北京市城市南部地区(包括崇文、宣武、丰台、大兴、房山五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和京津冀地区合作的门户通
地理试卷第6页(共8页)
道,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三年将优化其发展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图16
(1)城市北部的海淀科技园是我国第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
等。
(2)从城市北部与南部的差异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从城市北部向南部转移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南中轴沿线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形成了以前门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
和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前门至天桥地区发展特色旅游和商业,主要考虑了________(选择填空)。
A.发挥北京地域文化优势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继承商业区的历史传统 填空)。
A.调整城市人口空间分布
B.促进城市南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D.促进北京市整体协调发展
C.降低城市北部产业发展速度
D.改善城市南部地区居住条件
(4)“城市南部行动计划”促进产业大量向城市南部转移,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将会有________(选择
(5)提出一项加快城市南部地区发展应当采取的措施。
地理试卷第7页(共8页)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一)
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D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A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B D A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B D C B C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答案 B D B A C A 1.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1)小题画图题2分。 (1)画图略
(2)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 B C (3)乙
(4)极夜 变小 北 增大 2.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2)小题画图题1分。 (1)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2)西南风 乙 终年温和湿润 (3)太阳直射点 B C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
7 A 17 B 27 C 37 B 47 D 8 C 18 C 28 A 38 D 48 C 9 D 19 D 29 D 39 A 49 A 10 B 20 D 30 A 40 C 50 B
3.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3)小题选择填空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 则该小题不得分。
(1)北温 长江(赣江)
(2)土壤贫瘠 低山、丘陵面积大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频发) (3)水土流失 BC
(4)政策支持 技术先进 (市场广阔、交通改善) (5)A.海拔较高地区:栽种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既获得经济效益,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丘陵缓坡:栽种经济林木和毛竹(幼林地间种牧草)。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持水土 C.丘陵缓坡:发展果园或人工草地。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持水土
D.山麓河谷地区:改造现有农田,完善排灌系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产量
4.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3)小题选择填空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 则该小题不得分。第(4)小题2分,答对一项得1分,合理即可。 (1)资源开采 产品生产 产品使用、回收 (废弃物处置) (2)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清洁生产 (3)AC
(4)使用环保购物袋 拒绝使用一次性产品 (回收废旧电池等)
5.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3)小题选择填空2分,第(4)小题选择填空3分, 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近高等院校密集区(高新技术人才集中) 交通便利
(2)城市南部比城市北部:地价较便宜 政策更优惠 (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等)
(3)AC (4)ABD(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等,合理即可)
地理试卷第8页(共8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地理会考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