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校
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0小题每小题1分,31-40小
题每小题2分)
1.下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运输方式中一般不需要消耗能量 B.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结构是① C.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
2.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
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 质壁分离状况 0.15 不分离 0.2 刚分离 0.25 显著 0.3 显著
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 ( ) A.≥0.2 B.≤0.2 C.<0.2 D.0.15<土壤溶液<0.3
( ) 3.如右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 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据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反
A.若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 a﹥b﹥c B.若a、b、c 表示酶的浓度,则 a﹥b﹥c C.若a、b、c 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D.若a、b、c表示pH值,则一定是a﹥b﹥c
应物的量 a b c 反应时间
4.某一细胞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Q物质,进行实验得到下列结果,其中能作为判断主
动转运的依据是 ( )
①当细胞中Q浓度高于溶液中Q浓度时,也会发生Q的吸收 ②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Q的吸收
③Q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Q浓度差 ④Q的吸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
5.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它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
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 ( )
6.某男性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他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显性基因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④次级精母细胞 ⑤精子
( )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7.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可能是衰老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坏死
C.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可连续培养
D.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粘连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9.下图表示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
[来源学科网ZXXK]A.ATP水解后只能产生两个磷酸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
C.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天的某一晴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多
( )
B.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含量均大大减少
C.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
D.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
加OA的绝对值
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移植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受体的影响
源:Z,xxk.Com][来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等特点
C.体外受精时采集的精子需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以达到获能状态
D. 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最终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
( )
11.下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c所
代表的结构物质及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是 ( )
甲 乙 丙 丁 A.实验自变量为温度
B.实验因变量为CO2的有无
C.空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
D.乙、丙两试管加入干酵母后应煮沸冷却除去CO2
A.染色体 乙时期 B.染色体 丙时期
C.DNA 甲时期 D.DNA 丁时期
13.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
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a只有导入到马铃薯受精卵中才能表达
B.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运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C.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
胞并表达
14.右图是基因型为 AaB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
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 B.该动物为雌性, ②和③是次级卵母细胞 C.基因 A 和基因 a 的分离发生在②细胞中 D.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15.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D.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16.基因治疗是指 ( )
17.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提供营养,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A.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B.图Ⅱ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能传给后代一半的遗传物质
C.图Ⅱ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D.若图I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18.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
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叙述错的是.误.
A.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 )
D.实施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婴儿的获得过程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克隆 B.DNA连接酶能够将任意2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C.细胞系泛指可传代的细胞,细胞株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 D.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
粒进入大肠杆菌宿主细胞,所有的细胞都能接纳重组DNA分子 20.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B.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C.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D.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21.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
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最可能是( )
A.1∶1∶1∶1 C.1∶1
B.1∶2∶1 D.3∶1
( )
22.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的变异 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23.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
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请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
正常的,那么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 )
C. 次级精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24.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
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 A.1/48
B. 1/16
C. 7/48
D.3/16
2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甘蔗中的蔗糖
B.可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C.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用蛋清液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
壁上,其原因是蛋清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所致
26.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Jason DeJong研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巴氏芽孢杆菌的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省2011五校联考-生物[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