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 陽 除 光 旨 信 亦 見 聖 夫 字 鄙 原 郎 析 眉 碧 它 防 解 武 敗 集 益 朱 大 母 (棄) 降
夜 逐 封 糞 甜 表 莫 疫 吕 前 雨 姐 甘 讓 來 利 之 佞 宅 亭 寒 迪 及 訪 止 卽 戍 列 行 綱 果 特
膏 叔 歸 羔 秋 恬 習 卒 弃队 理 在
[练习二]
一、解释下列术语,并各举三例: 1.异体字—— 2.繁简字—— 3.通假字——
二、写出下面例句中加点字的今字:
1.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左传·哀公二十三年》) .2.不辟死伤,不畏众强。(《荀子·荣辱》)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乎? (《孟子·梁惠王上》) .4.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齐策四》)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7.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
8.昔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墨子·兼爱》) .9.虽为庶人,取妻必告,死必赴。(《礼记·文王世子》) ..
1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三、查阅工具书,写出下列各字的异体字,越多越好: 啖—— 诉—— 疏—— 奔—— 浚—— 搜——
脉—— 俯—— 碗—— 吻—— 札—— 憔—— 補—— 球—— 婿——
四、查阅工具书,写出下面简化字对应的所有繁体字,并说明各繁体字的本义: 摆—— 才—— 丑—— 冲—— 复—— 筑—— 历—— 获—— 台—— 干—— 五、仔细阅读,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3.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战国策·秦策二》)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秋水》) 6.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7.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贾谊《治安策》) 8.薄伐玁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9.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史记·大宛列传》) 10.老而无妻谓之矜,老而无夫谓之寡。(《礼记·王制》) 11.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棠棣》) 12.未见君子,惄(nì)如调饥。(《诗·周南·汝坟》) 13.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
14.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国语·齐语》) 15.有成德者,有达财者。(《孟子·尽心上》)
16.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史记·周本纪》) 17.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18.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19.伊尹之状,面无须麋。(《荀子·非相》) 20.张良出,要项伯。(《史记·项羽本纪》)
[练习三]
一、名词解释:
1. 古今字 2.亦声字 3.六书 4.重文 5.《说文》四大家
6.隶变 7.讹变 8.战国文字
9.秦系文字 10.今隶 11.隶古定(隶定) 二、写出下列古文字的楷书,并说明属于六书的哪一书:
1. 2. 3. 4.7. 8. 9. 10.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假借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2.举例说明汉隶与小篆从笔形到结构的不同。 3.试举例说明古今字产生的途径。
4.举例说明异体字形体构造差异的几种情况。
三 词 汇
[练习一]
一、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词的意义: 1.运斤.成风 2.不刊.
之论
5.6. 11. 12.
3.口诛笔伐 .4.家给人足 .5.苟且偷安 .6.不足为训 .7.洞若观火 .8.尾大不掉 .9.日薄西山 .10.比肩继踵 .
二、解释下列双音词中加点的语素的意义: 1.楷模 .2.逗留 .3.讽诵 .4.树艺 .5.功伐 .6.劝勉 .7.字孕 .8.法则 .9.容止 .10.丰登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根据同义联合的构词方式另写出一个含有其字的双音词: 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孟子·公孙丑上》) .2.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
3.以防止水,以沟荡水。(《周礼·地官·稻人》) .4.文繁而义诡,意局而辞野。(《晋书·潘岳传》) .5.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
7.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
8.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世说新语·德行》) .9.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论语·雍也》) .10.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2.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孟子·梁惠王上》) ..
3.假令韩信学道廉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史记·淮阴侯列传》)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蔺列传》) ...5.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史记·魏公子列传》) ..6.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柳宗元《捕蛇者说》) .
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梁惠王上》) .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9.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0.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庄子·胠箧》) .
[练习二]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并说明理由:
1.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 ..
2.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史记·淮阴侯列传》) ..3.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韩非子·五蠹》) ..4.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贾谊《鵩鸟赋》) ..5.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史记·项羽本纪》) ..6.数犯主之颜色。(《史记·汲黯列传》) ..7.安贫乐潜,味道守真。(《后汉书·申屠蟠传》) ..
8.卫将军张世安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汉书·苏武传》) ..9.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10.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杜甫《北征》)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 具 书 练习一(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