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线整理布置: 1)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接线正确。 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转弯位应该设置专人排放电缆,转弯处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过渡自然。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控制电缆带铠装、铜其他为10D(D为电缆的直径)。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 控制电4 缆敷设及接线 3)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及转弯处必须固定。对于控制电缆支持间距,设计有要求的按设计要求做支持,设计没有要求的应按水平0.6m、垂直1.0m 做支持间距。 4)在电缆头制作结束后,接线前应进行芯线的整理工作。 5) 网格式接线方式, 适用于全部单股硬线的形式, 电缆芯线扎带绑扎应间距一致、 适中。 6) 整体绑扎接线方式, 适用于以单线束的绑扎应间距一致、 横平竖直, 在分线束引出位置和线束的拐弯处应1)每根电缆的芯线宜单独成束绑扎。 2)电缆芯线的扎带间距应一致,间距要求3)每一根芯线接入端子前应有完整的标识, 正面写电缆号及回路编号, 侧面写所在位置端子号。 同一接线端子上最多不能超过两根线。 隔)编号。 5)备用芯线可以单独垂直布置,也可以同时弯曲布置。 6)备用芯线顶端应有所在电缆标识。 7)电缆敷设同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电缆,每敷设一条电缆要及时固定并装设标识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8)控制电缆敷设完毕后,及时对终端电缆口进行封堵。 9)箱体内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10)控制电缆中间不应有接头,导线线芯无损伤。 11)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12)电缆终端头制作是采用的绝缘胶布、热缩带颜色统一。热缩带长度统一,电缆终端 2)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上端引出,( 15-20cm ) 屏蔽的应为12D,不带铠装的最小为6D,4)对于集中式的保护屏(柜)应有单元(间 股硬线为主, 底部电缆进线宽阔形式, 色。 有绑扎措施。 7)槽板接线方式, 适用于以多股软线为主形式, 在芯线接线位置的同一高度将芯线引 出线槽,接入端子。 8)芯线标识应用线号机打印不能手写,并清晰完整。 9)芯线接线端应制作缓冲环。 10)备用芯应留有足够的余量预留长度应统一, 并有所在电缆标识。 头美观、整齐。 13)双屏蔽的电缆,为了避免形成感应电位差,采用两层屏蔽层在同一端相连并接地. 二次电缆就位: 1)材料规格、 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1) 电缆绑扎应牢固,在接线后不应使端子排受机械应力. 2)电缆外观完好无损, 铠装无锈蚀、 2)电缆绑扎应采用扎带, 绑扎的高度一致、 无机械损伤, 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 方向一致。 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3)电缆布置宽度应适应芯线固定及与端子排的连接。 4)电流、电压等交流电缆应与控制电缆分开,不得混用同一根电缆。 3) 设备引入部位的二次电缆应避免交叉现象发生。 4)二次电缆敷设前套用具有阻燃的波纹软管或PVC管。 1)单层布置的电缆终端高度应一致; 多层二次电缆终端制作: 1)电缆终端制作时缠绕应密实牢固。 2)电缆头制作应高度统一、 样式统一。 3)电缆头制作过程中, 严禁损伤电缆芯线。 布置的电缆终端高度宜一致, 或从里往外逐层降低,降低高度应统一。 2)使用热缩管时应采用长度统一的热缩管收缩而成。 电缆的直径应在热缩管的热缩范围之内。 3)电缆头制作完毕后, 要求顶部平整密实。 4)电缆开钎或熔接地线时,防止芯线损伤。 (1)根据施工图确定安装方式。 (2)光设备安装一般分为螺栓固定和导轨卡接两种方式。安装后设备必须固定牢靠。(3)设备在机柜内排列整齐,接线(光纤、网线等)排列整齐、美观。 (4)设备外壳必须可靠接地。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通信终架可靠地连接。 (5)从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网络接线,全部汇接到统一的网络配线模块中,线缆整齐美观不交叉,转弯弧线一致,线缆与模块的卡线坚固、接触良好。 (6)尾纤布放,超出机柜的部分,必须穿管(PVC管、波纹管等)保护,余量的尾纤盘圈成圆状,用活扣扎带捆绑起来,避免折断。 (7)设备、光纤以及网线的标识清晰。 补充,根据信通施工单位实际情况 7 端 接入 (1)电缆屏蔽接地线应压O形线耳,可靠接入接地铜排。 (2)接地铜排与接地网连接应使用规范要求的绝缘导线或电缆。 (3)屏蔽线接至接地铜排时,可以采用单根压接或多根压接的方式,但多根压接根数不得超过2条。 (4)屏蔽线接至接地排的接线方式一致,弧度一致,工整美观。 (5)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电缆沟屏蔽接地及 消防封堵 封堵电缆孔洞时,封堵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的裂缝和可见的孔隙,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进行封堵。 (6)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者进入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7)使用油泥封堵后可做表面处理,尽量做到美观。油泥应按一定的厚度,将盘内或端子箱的电缆密封好,用泥板轻轻抹平至无缝隙,然后用刀将油泥外缘切割整齐、统一。 (8)使用的防火阻燃材料必须经过技术或者产品鉴定。 (9)封堵完成后,清理盘内的卫生,扫除灰尘、杂物,使盘内清洁完整。 (1)单个接线端子压接接地线的数量不大于 4 根。 (2)用 4mm2 多股二次软线焊接在电缆铜屏蔽层上并引出接到保护专用接地铜排上,均应采用扁钢 ( 5mm × 50mm )。 (3)应将一侧的接地线用扎带扎好后从电缆后侧成束引出。 并对线鼻子的根部进行绝缘处理。 (4)应使用压线鼻子压接接地线。 严禁将地线缠绕在接地铜牌上。 内杂物,做好电缆防火封堵,盖好电缆盖板。(5)零线与中性点接地线应分别敷设。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0421)配电自动化施工工艺规范(户内DTU)(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