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逐步進行註冊:
你可以選擇很多種類的領域來註冊,如果想要註冊個人網站,請按下圖八所指的 (1) 處, 如果想要註冊類似 vbird.tw 這種網域的話,則可以選擇 (2) 所指的那個項目。 然後以該網站提供的功能一步一步的往下去進行,例如以鳥哥的『個人網址』之註冊為例, 按下個人網址之後,會出現流程步驟為:
圖八、以 Hinet 網站為依據介紹註冊 domain 的方法
請依序一步一步的將他完成,最後你會得到一組帳號密碼,就能夠修改自己的領域啦!
4. 選擇網站代管或架設 DNS 模式: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觀念吧?對啦!我們可以直接請 ISP 幫我們設定好 host 對應 IP 就好(最多三部),當然也可以自行設定一下我們所需要的 DNS 主機啦!如果未來您可能會架設 mail server ,所以還是自行設定 DNS 主機好了!你可以選擇圖八在 (3) 所指的『DNS異動與查詢』項目, 會出現下面圖示。記得選擇『DNS』及填寫您的 hostname 與正確的 IP 即可喔!注意: 要填選這個項目,最好您的 IP 是固定制的,浮動制的 IP 不建議用這個選項!
圖九、以 Hinet 網站為依據介紹註冊 domain 的方法
? 以 DNS 主機的詳細設定 之設定內容來設定您的主機: 如果您已經以 DNS 主機的方式申請了一個 domain name ,那麼您就必須要設定您的 DNS 主機了! 請注意,這個情況之下,您只要設定您的註冊的網域的正解即可! 反解部分則先不要理會,當然,如果您有辦法的話,最好還是請上層的 ISP 幫您設定囉!
? 測試:
設定一部合法的 DNS 完畢後,建議你可以到這個網站去查詢一下你的設定是否妥當:
?
http://www.dnsreport.com/
如此一來,您的 DNS 主機上面設定的任何資訊,都可以透過 Internet 上面的任何一部主機來查詢到喔!夠棒吧!心動了嗎?趕快去試看看吧! ^_^
LAME Server 的問題:
或許你曾經在 /var/log/messages 裡面看到類似這樣的訊息: [root@linux ~]# more /var/log/messages 1 Oct 5 05:02:30 test named[432]: lame server resolving '68.206.244.205. in-addr.arpa' (in '206.244.205.in-addr.arpa'?): 205.244.200.3#53 2 Oct 5 05:02:31 test named[432]: lame server resolving '68.206.244.205. in-addr.arpa' (in '206.244.205.in-addr.arpa'?): 206.105.201.35#53 3 Oct 5 05:02:41 test named[432]: lame server resolving '68.206.244.205. in-addr.arpa' (in '206.244.205.in-addr.arpa'?): 205.244.112.20#53 這是什麼東西吶?!根據官方提供的文件資料來看 ( 在您的 CentOS 4.x 的系統下,請察看這個檔案
『/usr/share/doc/bind-9.2.4/arm/Bv9ARM.ch06.html』 ),當我們的 DNS 主機在向外面的 DNS 系統查詢某些正反解時,可能由於 『對方』 DNS 主機的設定錯誤,導致無法解析到預期的正反解結果,這個時候就會發生所謂的 lame server 的錯誤!
那麼這個錯誤會讓我們的 DNS 主機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嗎?既然僅是對方的設定錯誤, 所以自然就不會影響我們的 DNS 主機的正常作業了。 只是我們的 DNS 主機在查詢時,會發生無法正確解析的警告訊息而已, 這個訊息雖然不會對我們的 Linux 主機發生什麼困擾,不過,對於系統管理員來說, 要天天查詢的 /var/log/messages 檔案竟然有這麼多的登錄資訊,這是很討厭的一件事!
好了,我們知道 lame server 是對方主機的問題,對我們主機沒有影響, 但是卻又不想要讓該訊息出現在我們的登錄檔 /var/log/messages 當中, 怎麼達到這樣的功能呢?呵呵!就直接利用 BIND 這個套件所提供的登錄檔參數啊! 動作很簡單,在您的 /etc/named.conf 檔案當中的最底下,加入這個參數即可: 1. 修改 /etc/named.conf [root@linux ~]# vi /etc/named.conf // 加入底下這個參數: logging { category lame-servers { null; }; }; 2. 重新啟動 bind [root@linux ~]# /etc/init.d/named restart 基本上,那個 logging 是主機的登錄檔記錄的一個設定項目,因為我們不要 lame server 的資訊, 所以才將他設定為無 (null) ,這樣就改完了! 記得重新啟動 named 之後,還是要察看一下 /var/log/messages 喔! 以確定 named 的正確啟動與否!然後,嘿嘿,以後就不會看到 lame server 咯!
利用 RNDC 指令管理 DNS 伺服器
不知道您會不會覺得很奇怪,那就是為啥啟動 DNS 後,在 /var/log/messages 老是看到這一句話: command channel listening on 127.0.0.1#953 而且在本機端的 TCP port 953 還多了個 named 所啟動的服務,那是啥?那就是所謂的 rndc 了。這個 rndc 是 BIND version 9 以後所提供的功能啦,他可以讓你很輕鬆的管理你自己的 DNS 伺服器喔! 包括可以檢查已經存在 DNS 快取當中的資料、重新更新某個 zone 而不需要重新啟動整個 DNS , 以及檢查 DNS 的狀態與統計資料等等的,挺有趣的!
不過,因為 rndc 可以很深入的管理你的 DNS 伺服器,所以當然要進行一些控管啦! 控管的方式是經過 rndc 的設定來建立一支金鑰 (rndc key),並將這支金鑰相關的資訊寫入你的 named.conf 設定檔當中,重新啟動 DNS 後,你的 DNS 就能夠藉由 rndc 這個指令來管理囉! 事實上,新版的 distributions 通常已經幫你主動的建立好 rndc key 了,所以你不需要忙碌~ 不過,如果你還是在登錄檔當中發現一些錯誤,例如: couldn't add command channel 127.0.0.1#953: not found 那就表示你 DNS 的 rndc key 沒有設定好啦!那要如何設定好?很簡單~ 只要先建立一把 rndc key ,然後加到 named.conf 當中去即可! 你可以使用 bind 提供的指令來進行這樣的工作喔! 1. 先建立 rndc key 的相關資料吧! [root@linux ~]# rndc-confgen # Start of rndc.conf key \ algorithm hmac-md5; secret \}; options { default-key \ default-server 127.0.0.1; default-port 953; }; # End of rndc.conf # 上面的輸出請將他貼到 rndc.conf 檔案當中吧! # Use with the following in named.conf, adjusting the allow list as needed: # key \# algorithm hmac-md5; # secret \# }; # # controls { # inet 127.0.0.1 port 953 # allow { 127.0.0.1; } keys { \# }; # End of named.conf # 至於上面的 key 及 controls 的項目則貼到 named.conf 當中去! # 請注意,這個 rndc-confgen 是利用亂數計算出加密的那把 key , # 所以每次執行的結果都不一樣。所以上述的資料與你的螢幕會有點不同。 2. 建立 rndc.conf 檔案 [root@linux ~]# vi /etc/rndc.conf # 在這個檔案當中將原本的資料全部刪除,並將剛剛得到的結果給他貼上去 key \ algorithm hmac-md5; secret \}; options { default-key \ default-server 127.0.0.1; default-port 953; }; [root@linux ~]# chmod 640 /etc/rndc.conf <==必需要設定好權限! [root@linux ~]# chown root.named /etc/rndc.conf 3. 修改 named.conf [root@linux ~]# vi /var/named/chroot/etc/named.conf # 找到如下的這一行: include \ # 將上述資料刪除!因為該資料是舊的!然後加入這一段: key \ algorithm hmac-md5; secret \}; controls { inet 127.0.0.1 port 953 allow { 127.0.0.1; } keys { \}; [root@linux ~]# /etc/init.d/named restart 建立了rndc key 並且啟動 DNS ,同時你的系統也已經有 port 953 之後,我們就可以在本機執行 rndc 這個指令了。這個指令的用法請直接輸入 rndc 來查詢即可: [root@linux ~]# rndc Usage: rndc [-c config] [-s server] [-p port] [-k key-file ] [-y key] [-V] command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LIUNX 鸟哥的架设 DNS教程适合菜鸟从零开始(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