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基础考查小论文
题目:请阐述两大类阻抗匹配的原理和方法;试用导纳圆图讨论三株线匹配器的匹配原理。
答:一、两大类阻抗匹配原理及方法: 1、利用λ/4阻抗变换器进行匹配: 原理:利用λ/4传输线的阻抗变化作用。
方法:(1)、利用λ/4线对纯电阻性负载进行匹配,当一个特性阻抗为Zc的λ/4传输线终端接以纯电阻性负载Rl时,其始端输入阻抗Zin=Zc2/Rl,即其具有变换电阻值的作用。
(2)、利用λ/4线对复数阻抗的负载进行匹配,需要先将复阻抗变为实阻抗,然后再利用方法一对其进行变换。复阻抗变为实阻抗方法有两种,法一:将λ/4线接于主传输线中的电压波节点或波腹点处;法二:将λ/4线仍接在终端,但在终端再并联长为l的短路线等。 2、利用并联电抗性元件进行匹配:
方法:单株线匹配器进行匹配、双株线匹配器进行匹配和三株线匹配器进行匹配。 原理:(1)、单株线匹配器:在主传输线上距负载d处,并联一长度为l的短路(或开路)支节。具体工作原理是:在距离负载d(d<λ/2)处的线上找到归一化导纳为y1=1+jb1的点,由此可确定d;再在该处并联一个归一化电纳y2=-jb1,由此可确定l,进而实现与主传输线的匹配,y=y1+y2=1。
(2)、双株线匹配器:距负载两个固定的位置处各并联一个短路线(或开路线)支节。具体工作原理是:在AA'和BB'截面处各并联一个短路支线(A和B),支线A距终端负载的距离d1可选定,两支线距离d2可选取λ/4,λ/8,3λ/8等,为了得到系统匹配,应有yb=1,且需yb'=1+jb',即应使yb'落在导纳圆图的g=1的电导图上,即实部为1,其虚部可利用调节枝节B的长度,使其产生的导纳抵消虚部的影响,从而在截面BB'处得到yBB'=1,使传输线得到匹配。
(3)、三株线匹配器:距负载三个固定的位置处,各并联一个短路线(或开路线)支节。具体工作原理是:在传输线截面AA'、BB'和CC'处各并联着短路支线A、B、C,A与B,B与C之间距离均为d2,通常取d2=λ/4或λ/8,。归一化
微波技术基础考查小论文
导纳中的电导总是大于1或小于1,如下图,若电导小于1,若取d2=λ/4,则yiA不在盲区之内,此时可用支线A和B进行调配,而支线C不起作用;若电导大于1,则yiA已落在A和B两支线不能起调配作用的盲区内,此时可利用支线B和C调配到匹配状态,A不起作用。
l2l1d2d1ZLd2d1jB2jB1ZLjB3d3jB2BB’d2jB1d1ZLCC’A’ABB’A’A双株线调配器原理示意图 双株线调配器等效电路 三株线调配器等效电路 二、导纳圆图讨论三株线匹配器的匹配原理:
在传输线截面AA'、BB'和CC'处各并联着短路支线A、B、C,A与B,B与C之间距离均为d2,通常取d2=λ/4或λ/8,。归一化导纳中的电导总是大于2或小于2。
电导小于2时(如下图),若取d2=λ/8,则yiA不在盲区之内,此时可用支线A和B进行调配,而支线C不起作用,为使其不对传输线产生影响,可令其长度为λ/4,此时对于支线A和B组成的调配系统用双株线导纳原图进行分析:首先d2=λ/8时,其辅助圆为g=1的电导圆逆时针旋转π/2所得的圆。根据负载导纳Yl(Yl=1/Zl)在导纳图上找到表示归一化负载导纳的点,以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半径,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画等反射系数圆,因在信号源侧,所以沿圆周将此点顺时针旋转(4πd1/λ)rad,得到表示截面AA'处未考虑支线A的作用时的归一化输入导纳yiA的点。然后,调节支线A的长度L1,使该点沿着等g圆移动,直至与辅助圆相较于一点,此点即表示截面AA'处总的归一化输入导纳yAA',以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半径,以原点为圆心画等反射系数圆,沿圆周顺时针将此点旋转π/2,落在g=2的圆上的一点,此点即表示截面BB'处未考虑支线B的作用时的归一化输入导纳yiB。然后调解支线B使它所产生的电纳与yiB中的电纳相抵消,从而使截面BB'处总归一化输入导纳yBB'=1,是传输得到匹配。 若电导大于2,则yiA已落在A和B两支线不能起调配作用的盲区内,此时可利用支线B和C调配到匹配状态,A不起作用。此时将AA'开路,这时从负载端到BB'的距离为d1+d2,旋转的角度增大能转出死区,以下的的方法同上。
微波
d3jB3CC’jB2技
d2jB1A’A术
d1基础考查
B’小论文
A’ZLB
BB’
三株线调配器等效电路 导纳圆图 A 死区 d/8和3λ/8时
2=λ
死区d2=λ/4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两大类阻抗匹配原理和方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