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94、简述工业和城市减灾规划。...................................................................................32 95、如何促使和谐发展?...............................................................................................32 三、下篇分

论...........................................................................................................................33

96、简述中国海底地貌的基本特征。...........................................................................33 97、中国海岸带开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33 98、简述渤海的区域环境特征。...................................................................................33 99、简述黄海的区域环境特征。...................................................................................33 100、环渤海经济圈.........................................................................................................34 101、简述东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与资源特征............................................................34 102、试述东北区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2010年真题★★★★★).......................35 103、简述东北平原农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5 104、简述东北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方略................................................35 105、简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路与对策(真题)............................................36 106、简述东北区发展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及其软硬环境优势................................36 107、简述北京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真题★★★)....................................36 108、如何理解首都经济圈.............................................................................................36 109、试述华北区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措施(2012年真题★★★★★)...37 110、论述华北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和专业化发展的措施和主要成就........................37 110、简述环渤海地区的地域范围、区域优势及其发展的重点地带(重点)........38 112、简述长江中下游区湖群分布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真题★★★★★)........38 113、怎样评价长江中下游区的地理位置?.................................................................38114、简述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的优势、制约因素并论述其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及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真题★★★★)..................................................................39 115、试述长江中下游地理特征(城环院,基地班2014真题)..............................40116、长江中下游区水土流失危害起因、表现、防治措施及生态建设的主攻方向40

117、论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农业现状及发展与布局农业的有利条件........................41 118、论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工业现状及工业布局条件的优劣(真题★★★)........41 119、论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方向及布局.........................................................41 120、简述东南区资源与环境的特点(真题)............................................................42 121、简述闽、粤、琼三省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42 122、简述东南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及重点建设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42 123、简述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3 124、简述台湾经济转型的主要体现。.........................................................................43 125、中国中部地带的发展条件分析。.........................................................................43 126、概述晋、陕、内蒙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真题)............................................43 127、晋陕甘宁地区的发展优势分

析.............................................................................43128、简述晋、陕、内蒙古的接壤地区将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原因(“乌金三角”)

(2012年真题)..............................................................................................................44 129、简述晋、陕、内蒙古区土地利用的特点............................................................44 130、为什么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有优势和潜力的畜牧业基地............................44 131、简析内蒙古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城环院,基地班2013真题)................44 132、论述晋、陕、内蒙古区沙漠化、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45

133、分析为何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的类型多、范围广(真题★★★)............45 134、简述西南区的土壤地理特征及其成因................................................................45 135、简述西南区交通运输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的表现................................................46 136、简述西南区的气候特征.........................................................................................46 137、西南区对外开放政策(真题)................................46

138、分析西北区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47 139、简述西北区作为我国后备能源基地的条件(2012年真题)...........................47140、试分析新疆绿洲经济的特点,并分析新疆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和治理措施。(城

环院,基地班,2014真题)..........................................................................................47 141、分析新疆作为国家后备能源基地的有利条件。................................................48 142、概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及主要的植被类型(真题★★★★★)..................48 143、青藏高原冰冻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48 144、青藏区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影响?....................................................................49 145、论述“第三极”的地理意义。.................................................................................49 IV

一、上篇总论(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1、与美国相比,为什么我国的荒漠区偏北? 中国:

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中国北部荒漠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常年干燥少雨,经常被高气压控制。

②地势低洼,大陆性强,增温快

③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进入。 美国:

①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又受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所以北部不干旱。③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减温减湿。

2、简述中国地理特征。

(1)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

中国的地理景观复杂多样,首先体现在地形上,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不同的地形显示出对人类活动不同的影响,如在农业方面,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而高原的主要作物为青稞。在建筑景观方面,高原、山地的房屋为了防止低温风冻等灾害多以砖瓦结构为主,而平原和盆地由于气候炎热,夏季多降雨,考虑到通风排水等因素,多以茅草结构为主。同时由于各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造成人类经济、社会、文化、行为认知上相异。(2)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

………………

(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第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尤为深刻,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3、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真题★★★) 我国地表结构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展布。影响:使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 阶梯并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

(3)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表结构。影响:山地和高原的面积最广,其次是盆地、丘陵和平 原,它们所占的比例都较少。因此,山地和高原是构成我国地貌基本轮廓的主体,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系构成了巨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控制着盆地、平原与丘陵空间分布的格式。

4、简述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及其影响。

(1)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这一逐级下降的态势形成了我国地貌总轮廓的 1

显著特征。

(2)西高东低阶梯状层层下降的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最显著,主要表现有:

①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

③由于我国雨带基本上呈与江河干流平行分布的态势,使各河段的调水能力小,从而导致了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

5、概述我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1)我国的山脉纵横交错,其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构成了我国宏观地貌分布格局的 网格状骨架,控制着镶嵌于网格中的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格式。 (2)我国南北向山脉和东西向山脉还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

①南北向山脉把全国分成地势显著变化的东、西两大部分,西部多为海拔逾3500米的高山和逾5000米的极高山,山脉多为北西、北西西向,而东部则多为海拔低于3000米的中、低山,以北北东向山脉为主。

②东西向山脉中,西部的昆仑山为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天山则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东部的北列——阴山为内蒙古高原的边缘,东部的中列——秦岭不仅是长江、淮河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更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南方片区与北方片区的地理…………

6、简述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12年真题★★★★)。中国气候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1)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也有明 显的季节性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使我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发生旱涝灾害,旱季农业要求灌溉,雨季又要求防洪,作物生长季与雨季一致则有利于农业生产,而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要有灌溉才能发展种植业。

………………

(3)气候类型多样,不仅拥有除寒带之外的其他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 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这决定了我国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4)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和冰雹等 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7、简述我国水热条件的特点

(1)1月0℃等温线东部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东折向西南终止于江孜

附近。亚热带气候北界在秦岭——淮河一线,比欧洲地中海区偏南了10个经度左右,淮河是我国最北的一条冬季不结冰的大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都户形成季节性土。

………………

(3)夏季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暖湿气流,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北方的太阳高度角虽然偏

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部分地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引起的热量不足。因此,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8、简述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征(2011年真题★★★★)。 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1)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雨量线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南部 川滇一隅稍为特殊,其等雨量线自西北走向东南。 ………………

(3)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有所增多;台风登陆频率大的地方, 降水量也因而增大。

9、简述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真题★★★)。 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有三: (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异。 ………………

(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巨大。

10、简述台风的定义、成因、在我国的登陆地域、走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2)台风的形成同热带洋面上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存在赤道辐合带和东风波,促使大量 湿热空气上升而释放潜热有密切关系。

(3)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各省区,但主要集中于浙江以南各地,其中以广东 为最多。

(4)台风在移动过程中往往随着环流形势或地形条件而发生转向,登陆后移动速度逐渐减 慢,强度减弱。

(5)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其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 产;二是台风雨往往可以解除江南伏旱,有利于农业生产。 ………………………………

58、试论我国“中部五省经济区”的范围和主要特点,并论述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2007、2010年真题★★★★★)。

(1)全中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的“中部五省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5省,其特点有五:

①地处国土中部地带中段,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带向西部的过渡带和上海、连云港、广州3个对外开放“窗口”的连接地带。

………………

④经济和科技力量比较雄厚。 ⑤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2)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有五:

①中部地区是全国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与东部地区相比在能源、原材料供给和劳动力成本等很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②促进中部崛起符合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的要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⑤促进中部崛起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和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59、中国综合区划中如何协调自然与行政边界的关系?

(1)综合区划界线基本不打破行政区域界线,这一方面是由于各项统计资料均以行政区为 单位;另一方面,很多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按照行政区域予以实施。相对而言,行政区界线较稳定,经济区的界线一般处于变动之中,所以在讨论区域发展时,又不能完全受行政界线的约束,例如内蒙古东部在自然环境、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与东北区相近似,而且又是东北区最便捷的…………

(2)以下三个区划具有独特性,值得一提:

①把沪、苏、浙与皖、赣、湘、鄂划为一个区(即长江中下游区)主要是考虑到长江中下游产业带开发的需要,一方面沪、苏、浙需要皖、赣、湘、鄂在水电、原材料上的紧密协作,另一方面皖、赣、湘、鄂的发展也需要沪、苏、浙的经济联合,通过在生产要素上进行互补,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之便,统一规划开发。

………………

③广西被划入西南区,主要是考虑到为西南区提供出海口,而目前广西与西南其他省市的联系将随着南防、南昆等铁路的建成而得到加强。

60、简述实施我国TYIs战略必须加速的各项建设及相关的国土治理战略 (1)为了实施我国生产力布局TYIs战略,必须加速四项建设: ①合理布置沿海港口的建设。 ②加速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 ………………

④加强各I字型结构的出海港口的扩建和腹地建设,以及二者之间的交通联系,修建京汕线,振兴沿海中部近腹地经济低谷。

(2)产业结构的布局着重国土开发和利用,但决不能忽视国土的治理与保护,其发展战略有二:

①合理布局城市工业,污染工业应布置在城市的下风下水方向。从全国来看,污染工业布置在沿海比在河流上游优越,当然仍须重视“三废”治理。

②加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防治,如加强山区的封山育林、黄土高原的农田改造和沙漠边缘的防风固沙工程建设与维护。

二、中篇专论(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61、土地退化及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城环院,基地班2013真题)土地退化:指在自然和人类因素驱动力下,土地质量变劣、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过程,

通常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污染等土地退化过程。空间分布规律:

(1)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发展快。 ………………

(3)危害严重:土地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短缺,影响食物安全;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 全;加剧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全;降低固碳能力,加剧气候暖干化。 62、水土流失的成因

1)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和较低的森林覆盖度

(1)阶梯状地势和多山的地貌,通过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倾斜侵蚀面等对水土流失产 生作用。 ………………

(3)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多暴雨,常造成流 水侵蚀和洪水灾害。

2)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相互作用 (1)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加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2)在线全文阅读。

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0865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