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宜阳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2宜阳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2.1宜阳地区自然地理特点
2.1.1宜阳县交通位置
实习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李沟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宜阳县城关镇管辖,北侧与宜阳县城相邻,西至头道沟水库,东至宜阳采石场,南至葛家崖断层,面积约36 km2。
区内有简易公路通往县城,县城距洛阳市28 km,有柏油路面相连,并有洛阳—宜阳铁路相通,实习区东距焦枝铁路26 km,交通便利。(图2-1-1)
图2-1-1宜阳县交通位置
2.1.2宜阳县地形地貌
宜阳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宜阳地质实习及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东西全境穿”。地理区划大致可分为洛河川区、宜北丘陵区、宜南丘陵区、白杨和赵保盆地、宜西南山区五大区域。宜北属秦岭余脉,宜南属熊耳山系,境内有花果山、灵山、锦屏山等22座知名山峰。花果山主峰海拔1831.8 m,为全县最高峰。
实习区属南低山丘陵区,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兰家门北侧山头,海拔555.2 m,最低点为李沟河北端,海拔233.7 m,相对高差为321.5 m,一般海拔高380~450 m;剥蚀夷平面约为海拔400 m。 2.1.3宜阳县水文条件
5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宜阳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水系属黄河水系,洛河支流。主要河流北侧有洛河,其支系李沟河、十字河源于实习区。李沟河为区内主要河流,常年流水不断,李沟河自南向北流入洛河;十字河为李沟河支流,属季节性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实习区西部汇入洛河,洛河经宜阳县城自西向东经实习区北侧外围穿过,水资源丰富。李沟河河床两侧多有第四系冲积层,见下降泉。
2.1.4宜阳县气象条件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最高气温43.7 ℃,最低气温-18.4 ℃,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雨量694.9 mm,年平均蒸发量2106.9 mm,平均绝对湿度11.9 mbar,全年日照在1847.1~2313.6小时,日照率为47%,全年无霜期平均228天,最大冻土深度18 cm,年平均气压977.8 mbar,最大风速为18 m/s,最多风向为西及西北风。 2.1.5宜阳县社会概况
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西长67.8 km,南北宽47.5 km,总面积1670 km2,全县平均海拔360 m,县城海拔195 m。宜阳县属洛阳市管辖,下辖城关镇、锦屏镇、丰李镇、白杨镇、寻村镇、柳泉镇、韩城镇、三乡镇等8镇和樊村乡、赵保乡、董王庄乡、上观乡、莲庄乡、张午乡、穆册乡、盐镇乡、高村乡等9乡和1个工矿区办事处,369个行政村。2008年末全县共有户籍人口73.1万人,非农业户口9.8万人,城镇化率24.4%,劳动力资源富足。
2.2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陕渑地层小区。区域地层除缺失寒武系上统长山组至石炭系下统及侏罗系、白垩系外,自元古界熊耳群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中间有缺失地层)。元古界地层主要分布于陈宅沟断层以西;寒武系地层主要出露于煤田北部及李沟向斜的西翼,南部高山矿区亦有零星分布;石炭、二叠系主要出露于宜洛矿区和高山矿区诸井田之内;三叠系则大面积分布于李沟向斜轴部及殷桥断层以东;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广布煤田的中部和南部。
2.3区域构造特征
2.3.1区域构造特征
实习区位于华北板块南部的近边缘地带,隶属华熊构造区的西北部。构造运动集中发育于燕山期,构造格架以北西和北东向两组断层为主,并发育了受北西向断层制约、
6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宜阳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轴向近北西的背、向斜。矿区划分以葛家崖断层为界,分为北部的宜洛矿区(宜洛区)和南部的高山矿区(高山区)。
宜洛矿区由于李沟向斜和沙坡背斜的发育,使近东西向的地层褶皱成反“S”型,总体南倾,倾角20°~45°。高山矿区地层总走向近东西,南倾,倾角22°~35°。 2.3.2实习区构造特征
实习区位于华北板块南部的近边缘地带,隶属华熊构造区的西北部。构造运动集中发育于燕山期,构造格架以北西和北东向两组断层为主,并发育了受北西断层制约、轴向近北西的背、向斜。实习区构造形态基本为一不对称向斜构造,地层总体走向81°~179°,倾向179°~89°,倾角25°~45°。区内发育褶曲和断裂构造,总体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图2-3-2)
图2-3-2实习区特征
7
8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剖面描述
3剖面描述
二叠系孙家沟组下自平顶山砂岩之底,上至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砂岩之底,厚176.81m。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分为平顶山段(P2sh1)和土门段(P2sh2)。与下伏上石盒子组地层整合接触。
孙家沟组在宜阳出露较好,剖面描述如下:
上覆地层 刘家沟组(T1l) 中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局部含砾.
整 合 孙家沟组(P2s) 总厚176.81m
土门段(p2sh2) 厚88.16m 16粉砂与泥岩旋回,底部有紫红色细粒砂岩和泥岩互层,节理发育 顶部有一层50cm层状泥质粉砂岩,具压扁层理 14.3m 15褐色厚层状泥岩夹灰绿色薄层粉砂岩 5.57m 14灰绿色细粒石英砂岩,发育剪节理,含有泥质结核 2.09m 13褐红色厚层状泥灰岩并夹有薄层砂岩 10.09m 12褐红色泥岩,与10类似,但非厚层状 0.35m 11黄色石英砂岩,细粒结构,含砾粒 0.7m 10褐红色泥岩,泥质结构,块状,厚层状 1.39m 9泥质粉砂岩,具楔状交错层理 2.09m 8第四系黄土覆盖 3.48m 7灰白、灰绿、褐色、褐红色泥灰岩依次出现,具水平层理,褐色、 褐红色泥灰岩中夹有钙质淋滤层,由粘土和钙质胶结而成 13.92m 6细砂岩粉砂岩互层,整体颜色为灰黄色 8.29m 5灰绿色厚层状细砂岩,夹有两层薄层粉砂岩 10.03m 4灰白色粉砂岩,平行层理,风化严重 0.7m 3细粒石英砂岩,具有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部分夹灰白色粉砂岩 1.92m 2粉砂岩与细粒砂岩互层 13.26m 平顶山段(P2sh1) 厚88.64m
整 合 1灰黄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节理发育 88.64m 下伏地层 上石盒子组(P2sh) 灰白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河南宜阳二叠系孙家沟组沉积环境分析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