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稀溶液依数性质如何理解?
17.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过冷程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18.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为什么寒剂要不断搅拌?
19. 为什么水没有过冷到零度以下,温度便开始回升?
20.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温度回升后达到平台后温度有波动,为什么?
21.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盐为什么要磨细?加多少合适?
22.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冰的大小多少合适?
23.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测量水温时为什么最后一位老是变化?
24.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寒剂调节的稍微过低?可以吗?
25.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书上为什么精确测量溶剂的凝固点时候降至近0.7℃?
26.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晶种是什么?还用加入吗?
27.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测量时先慢搅拌,后快速搅拌再改为慢搅拌,为什么
这样操作?
28.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为什么溶剂或者溶液的温度放在寒剂里不下降?
29.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温度还没有降至比粗测凝固点低0.7℃时温度便开始回
升?可以吗?
30.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测定近似凝固点的目的是什么?当溶液过冷到一定程
度时需要快速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31. 为什么测定溶剂的凝固点时,过冷程度大一些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而测定溶液凝固点
时却必须尽量减少过冷现象?
32.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试验中,水的凝固点不是0℃吗?为什么还要粗测和精测?
33.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寒剂温度是不是越低越好?为什么?
34.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体系的过冷度是不是越小越好?
35.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所加晶种是什么物质?
页 第 11
36.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所加晶种的的量有何要求?
37.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是把所加晶种加到寒剂中还是凝固点管中?
实验四 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1. 为什么步冷曲线会出现转折点?纯金属低共溶混合物及合金的转折点各有几个?为什么?
2. 什么是步冷曲线?普通热分析对试样有何要求?
3. 金属相图实验的步冷曲线测定时,若热电偶未插入样品中心所测步冷曲线会是什么形状?
4. 列出测金属相图实验步冷曲线的实验仪器清单,并画图将它们组装起来。
6. 金属相图实验中T-t图,一般用降温法测得,为何不用升温法?在什么情况下,T-t图可用升温法获得?
7. 普通热分析对什么样的体系适用?对什么样的体系不适用?为什么?
8. 通常认为若体系发生相变时的热效应很小,则热分析法很难获得准确的相图,为什
么?
9. 从步冷曲线上可得到哪些信息?说明什么问题?
10. 某样品热效应很小,其步冷曲线拐点不明显请你自己组装一套仪器准确测出该样品
的拐点
11. 铅、锡二组分构成的不同组成的二组分体系,如果总重量彼此不相等,是否影响步
冷曲线形状和相图?为什么?
12. 步冷曲线测量中,由于样品热效应很小,拐点不明显,若仍用该法测量,应采取什
么措施?画出装置简图。
13. 对不同组分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
14. 做步冷曲线时,不同样品的拐点温度有什么特点,其拐点以后的线段斜率怎样变化?
15. 相同重量的两种纯金属,步冷曲线上的水平线段是否相同?为什么?
16. 金属相图试验中步冷曲线上拐点和水平线段不明显可能是什么原因?
页 第 12
17. 在金属相图试验中冷却曲线上为什么会出现转折点? 纯金属、低共熔金属及合金的转
折点各有几个?曲线形状为何不同?
18. 若已知二组分系统的许多不同组成的冷却曲线,但不知道低共熔物的组成,有何办法确定?
19. 纯金属,低共熔金属及合金的步冷曲线形状为何不同?
20. 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持冷端温度恒定?
21. 二组分合金相图中,最低共熔点是几相:
22. 步冷曲线上为什么会出现转折点?纯金属、低共熔物及合金等的转折点各有几个?曲线形状有何不同?为什么?
23. 相同重量的锡和铅其步冷曲线平台相比,谁的平台较长?
24. 两种金属的混合物(A和 B),如果熔化热不同,当将含量80%(A)和20%(A)的两份样品做步冷曲线时,那条曲线的拐点温度较明显?
25. 金属相图绘制实验中,T~t图不采用升温方式获得,其原因是什么?
26.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为什么还要测定沸水的温度?
27、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冷却速度对相图的绘制有何影响?
28、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如果所绘步冷曲线只有平台而无其它转折点,试分析之。
29、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如果所绘步冷曲线只有转折点无平台,试分析之。
30、在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实验中,所绘步冷曲线平台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31. 在铅锡相图实验中,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可否用锌锡相图
代替铅锡相图来作实验?
32. 试写出Sn-Bi双金属相图的相律公式?指出在实际测定中,哪些条件是一定的,并进一步写出条件相律公式?
33. 在双金属相图中,指出在低共熔点时,物种数、相数,并根据条件相律公式计算出自由度为多少?
实验六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第四题、简答题
1. 温度升高,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还是降低?
页 第 13
2.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吉布斯(Gibbs)吸附方程???的意义是什么?
3.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C?d????,表面吸附量?RT?dc?T
4.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所用毛细管的要求是什么?
5.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所用毛细管的半径太大或太小有什么不好?
6.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中,毛细管尖端为何必须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
7. 什么是表面活性物质?请举几个例子。
8. 什么是非表面活性物质?请举几个例子。
9.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什么是正吸附,什么是负吸附?
10.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时,某同学发现,当毛细管管端不是刚刚与液面相接触,而是插入液面一小段距离时,测得的 △h 偏高。因而该同学在讨论中说毛细管管端插入液体内部,将使测得的表面张力值偏高,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11.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写出本实验所用的Gibbs吸附方程。
12.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毛细管不清洁对实验有什么样的影响?
14.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分析本实验误差产生的几个主要来源。
15.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微压差测量仪在什么情况下校零,ΔP指的是什么?
16.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实验过程中毛细管出双泡或者多泡对实验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17.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中,实验过程中气泡出的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18. 测定表面张力的其它方法还有什么?
19. 最大气泡法的优缺点?
20. 吸附接近平衡时,能用Gibbs公式计算正丁醇的吸附量吗?
实验九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页 第 14
1. 粘度计的毛细管太粗或太细有什么缺点?
2. 乌式粘度计与奥式粘度计相比有何优点?
3. 用乌式粘度计测粘度时,使液体流速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4. 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中,毛细管两端的气泡对测粘度有影响吗?为什么?
5. 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中,毛细管两端的气泡对测粘度有影响吗?为什么?
6. 对某一种高聚物,[η]是一个常数吗?
7. 乌式黏度计如何洗涤?
8 .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溶液起泡太多怎么办?
9.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混合均匀时溶液别吹出或者吸出怎么办?
10.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往上吸溶液时带入气泡怎么办?
11.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测量时间时没有撤掉C管夹子,可以吗?
12.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为什么测量的时候需要测量五六组什么更多数据才能得到三个相差在0.5s以内的数据?
13.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为什么每个组的水的t0都不一样?
14.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 先测量溶剂的t0行吗?
15.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测量 t0时,加入溶剂的体积可以改变吗?
16.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溶液的加入水的体积可以改变吗?
17.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一定要使用秒表吗?
18. 与奥氏粘度计相比,乌氏粘度计有何优点?本实验能否用奥氏粘度计?
19. 乌氏粘度计中支管C有何作用?除去支管C是否可测定粘度?
20.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为什么用[η]来求算高聚物的分子量?它和纯溶剂粘度有无区别?
21.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实验中,分析ηSP /C-C及lnηr / C-C作图缺乏线性的原因?
页 第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物理化学实验简答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