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2.2.2地层
库区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上统炉山组地层,可分为上下两段。 2.2.3地质构造
库区范围无区域性地质构造通过,局部发育有次一级断裂,对水库稳定及库区蓄水无影响。 2.2.4水文地质
库区河流流向近北东30°,地下水类型以纯炭酸岩溶洞裂隙水为主,岩性主要为厚层块状白云岩,地下水埋藏较浅,泉点出露高程均高于河流,两岸山体地下水向河流补给。
水库周边无低矮邻谷,两岸山体宽厚,不存在邻谷和库区渗漏问题。
2.2.5库区工程地质评价
库区两岸坡度多在10°~20°之间,植被较发育,库岸相对稳定。由于库区为宽谷型河谷,故不存在水库浸没问题。
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以纯炭酸岩溶洞裂隙水为主,地下水埋藏较浅,地下水位较高,两岸山体均有地下水出露,且均多高于河水水位,水库两岸山体雄厚,库区内又无大的垂直河床方向的构造发育,库区成库条件良好,无绕渗及邻谷渗漏之忧。
总之,水库不存在可渗漏邻谷,库区内地下水向河流补给,有较好的水文地质条件,库区内库岸相对稳定,无大型固体径流源,不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3库区工程地质 2.3.1 地形地貌
库区地貌以溶蚀类地貌为主,主要表现为丘峰浅洼地貌,河
第 11 页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谷多为宽浅的“U”型横向谷,河流坡降4.2‰。岩层总体倾向右岸偏上游,致使左岸以顺向边坡为主,右岸以反向边坡为主;库区两岸坡度多在10°~20°之间,植被较发育。库区河流两岸有两级阶地分布,一级阶地高出水面1~4m,二级阶地5~7m。
2.3.2地层
库区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上统炉山组地层,可分为上下两段。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Q):以坡积、冲积、崩积、残积层为主,成份为砂、粘土、砂卵石、碎石及块石等松散堆积物。厚0~10m。
炉山组上段(?3l2):为浅灰、浅灰微带红色厚层粗晶白云岩,夹暗色白云岩,下部20~100m为含砾鲕状白云岩夹浅灰色白云岩,底部还有一层黄绿色粘土质砂砾岩。厚62~694m。
炉山组下段(?3l1):为浅灰、灰白带肉红色厚层中晶白云岩,夹深灰色白云岩,底部常有含砾鲕状白云岩一层(与中统分界的标志)或多孔白云岩夹少量白云岩,白云岩中含被重结晶破坏过的白云岩砾石,向上每隔50~100m夹有含砾鲕状白云岩一层。厚421~826m。
2.3.3地质构造
库区范围无区域性地质构造通过,局部发育有次一级断裂,对水库稳定及库区蓄水无影响。
2.3.4水文地质
库区河流流向近北东30°,地下水类型以纯炭酸岩溶洞裂隙水为主,岩性主要为厚层块状白云岩,地下水埋藏较浅,泉点出露高程均高于河流,两岸山体地下水向河流补给。地下水一般流
第 12 页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量10~90 l/s,地下水径流模数3.01~6.43 l/ s﹒m2。
2.3.5库区工程地质评价
库区范围无区域性地质构造通过,局部发育有次一级断裂,对水库稳定及库区蓄水无影响。库区两岸坡度多在10°~20°之间,植被较发育,库岸相对稳定。由于库区为宽谷型河谷,故水库浸没问题不严重。
库区河流流向近北东30°,岩层走向主要为北东0°~10°,与河流流向大体一致。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以纯炭酸岩溶洞裂隙水为主,地下水埋藏较浅,地下水位较高,两岸山体均有地下水出露,且均多高于河水水位,水库两岸山体雄厚,库区内又无大的垂直河床方向的构造发育,库区成库条件良好,无绕渗及邻谷渗漏之忧。
总之,水库不存在可渗漏邻谷,库区内地下水向河流补给,有较好的水文地质条件,库区内库岸相对稳定,无大型固体径流源,不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4坝区工程地质
坝址区地形为近横向宽浅的不对称“U”型谷,右岸多为陡岩,左岸地形较为平坦,地形坡度约15°~25°,河流坡降4.2‰。
坝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寒武系上统炉山组上段(?3l2),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Q):为砂土、亚粘土、粘土夹碎石、卵砾石等。厚度0~5.0m。
寒武系上统炉山组上段第四层(?3l2-4):出露岩石为浅灰带肉红色厚层到块状细—中晶白云岩,细小晶洞较发育,局部有硅
第 13 页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化现象。厚度>100.0m。
寒武系上统炉山组上段第三层(?3l2-3):出露岩石为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粗晶白云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厚75.0m。
寒武系上统炉山组上段第二层(?3l2-2):出露岩石为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夹薄层灰质白云岩。厚34.0m。
寒武系上统炉山组上段第一层(?3l2-1):出露岩石为灰白带肉红色中厚层至厚层微—细晶白云岩。厚度>100.0m。
岩层总体倾向NE,倾向上游偏右岸,倾角24~31°。 坝区构造较简单,无区域性断裂及褶皱发育,仅在大坝下游发育有两条规模较小的断层。 2.5枢纽区工程地质
坝区构造较简单,无区域性断裂及褶皱发育,仅在大坝下游发育有两条规模较小的断层,距离大坝较远,对水库蓄水及稳定均无影响。
近坝区两岸山体雄厚,无低矮邻谷存在,坝区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溶弱发育,无深部基础渗漏之忧,局部沿裂隙或开挖破碎带渗漏,经基础固结及帷幕灌浆后,能达到稳定及防渗要求。
坝后河床基岩裸露,岩体中至弱风化,未见断裂构造发育。岩体垂直弱风化深 3~5m ,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岩体抗冲刷力一般。推荐值如下:
白云岩: (强风化)a=1.6~1.9 抗冲流速2m/s (弱风化)a=1.4~1.5 抗冲流速3m/s 2.6 岩体力学参数
第 14 页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坝区地层为寒武系上统岩炉山组上段地层,出露岩石为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且局部有细小晶洞发育,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及《岩石力学参数手册》建议微—弱风化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如表3-3:
表2-1 岩石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
岩石类别 抗压强度 (Mpa) 弹性模量(Gpa) 干燥 饱和 干燥 饱和 μ , fRC, (Mpa) f 白云岩 55 45 50 47 0.22~0.24 0.9 0.5 0.75 0.55 1.45 灰质白云岩 45 30 45 40 0.22~0.24 0.9 0.5 0.75 0.5 泊桑比 抗剪断 强度指标 抗剪 强度指标 纯摩(层面) 抗冲刷系数 2.7 天然建筑材料
大坝枢纽及厂房扩建工程共需砂石料约2.5万m3,为方便施工,减小投资,特选定以下两个料场:
1、Ⅰ料场(主料场):该料场位于大坝下游左岸,距大坝320m,需新建公路200m,;出露岩石为?3l1地层灰白带肉红色厚层至块状细—中晶白云岩,局部有细小晶洞发育,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物理力学性质参考值:密度(2.77g/cm3)、饱和抗压强度(50MPa),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储量相对较少,且距离大坝相对较远,可作为备用砂石料场。有用层储量约15.6万m3。
2、Ⅱ料场(备用料场):该料场位于大坝上游右岸,距约大坝310m,有简易公路通往;出露岩石为?3l2地层浅灰带肉红色中厚层至厚层中—粗晶白云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局部为铁质
第 15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