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通渭县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
报告人:
2012 年 9月 15 日
实践课题:通渭县新农村建设情况 实践地点:甘肃省通渭县
实践时间:2012年7月—2012年8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兰州理工大学校党委、校团委的指导思想下,理学院分团委以本院大学生为基本开展了大学生暑期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 一、实践内容 (一)基本情况:
本次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以通渭县为基地,集中深入了解了平襄镇、北城乡、寺子乡等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走访了部分农户,与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代表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听取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看法,努力向他们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通过走访,我们已经能融入到基层,融入到群众,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水平。下面就从通过
调研浅谈如何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海拔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结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红豆草之乡”。
平襄镇位于通渭县中部,牛谷河中游。北与北城乡接壤、东与碧玉乡、南与徐川乡相邻、西南、西北分别和三铺、锦屏乡毗连。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总面积130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县城东街,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交通中心,集市繁荣,人口集中。
平襄镇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丘广布,沟壑纵横。海拔最高2147米,最低1732米,境内较大的河流有牛谷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18公里,沿河两岸形成较大开阔的河谷台地,宜于农业生产。气候较干燥,温差大,自然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6.6℃,年降雨量500mm左右,且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无霜期150天左右。旱、涝、冰雹、霜冻、沙尘暴和干热风为当地主要灾害性天气。
现辖27个行政村218个村民小组,5个社区居委会28个居民小区,总人口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万人。近年来,该镇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实际出发,按照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的
“实施五大战略,培育四大产业”及“做到两个坚持不懈,实现八个新突破”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八个着力突出,实现八个新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务实创业,造福于民,从而使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身边发生的变化。2007年,平襄镇完成生产总值达6300多万元,同比增长9.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11390万元,同比增长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98万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30元,净增100元。2007年该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先进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双培双带’工程先进乡镇”、“项目建设先进乡镇”、“梯田建设先进乡镇”等十多项荣誉奖项。同时,被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授予“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二)实践行程安排:
7月12日—7月13日 调查问卷的制作、打印,调查问题的准备以及其他手续的安排,准备行李,从学校出发;
7月14—7月20日 进行分散走访通渭县北城乡、寺子乡、什川乡等乡镇,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发放调查问卷并拍摄照片;
7月21日 整理调查问卷及收获资料,分析其结果。发现在调研过程 中的问题,讨论解决,并将情况及时反馈学院;
7月22—7月25日 集中在平襄镇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
7月26日 整理实践资料(调查问卷、图片、走访记录等),分析其结果。发现在调研过程中的问题,讨论解决,并将总体情况及时反馈学院。 二、实践结果
(一)新农村建设成功原因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平襄镇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支部和农户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一支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应当选择年龄轻、有文化、社会责任感强的村级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以及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北城乡罗家洼地处通渭县东北部,原来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偏僻小村。在新农村建设之后,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要不断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通渭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