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5.7状态反馈于状态观测器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5.7 状态反馈于状态观测器

5.7.1 实验目的

1. 研究现代控制理论中用状态反馈配置极点的方法 2. 研究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3.进一步学习用Multisim、MATLAB仿真软件对实验内容中的电路进行仿真。

5.7.2实验原理与线路

给定控制系统,通过设计反馈增益阵使闭环系统具有期望的极点,从而达到适当的性

能,这就是极点配置问题。但极点配置问题是基于状态反馈,因此状态必须可测,当状态不可测时,则应设计状态观测器。设计的状态观测器也应具有适当的频率特性,因此也可指定其极点位置,从而使状态观测器的设计转化为极点配置问题。离散控制系统和连续控制系统的状态观测器设计与连续系统类似,也是借助于对偶原理实现的。对于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包括:全阶和最小阶状态观测器的设计。设计方法此处不在细述。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极点配置的方法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1. 被控对象模拟电路如图5.7.1所示。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G(S)?100S?3.928S?103.57)2

被控对象状态方程为:

X?AX?Bu Y?CX

式中 ??0A???103.57????0?? B??? C??100????1??3.928??10? ??

图5.7.1 被控对象模拟电路

2. 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方框示于图5.7.2所示。

图5.7.2 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方框图

图中 G?eH?At

At??(t)dtB0t ?(t)?e

K—1×2维状态反馈系统巨阵,由计算机算出。

L--2×1维观测器反馈巨阵,由计算机算出。

Kr—为使C(S)跟踪R(S)乘的比例系数,它由计算机自动地递推算出。 希望的系数极点(参考值):S=7.35±j7.5,它对应在Z平面上应为

Z1,2?0.712?j0.22

观测极点参考值为:

Z1,2?0.1?j0

5.7.3 实验内容

(1)测出阶跃响应曲线。 (2)测出跟踪状态响应曲线。

5.7.4 实验步骤

1. 测试系统与计算机的连接

(1) 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自动控制实验系统]运行软件。

(2) 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 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2. 阶跃响应

(1) 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电路的输入R(S)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C(S)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 选中[实验课题一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一阶跃响应]菜单项。

(3)鼠标点击[阶跃响应]菜单将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窗口。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确认,等待观察波形。

3. 跟踪响应

(1)选中[实验课题一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一跟踪响应]菜单项,鼠标点击该选项将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窗口,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确认,等待观察波形。

(2)修改实验参数设置窗口中所用的参数值,观察波形的变化。

5.7.5 仿真实验

1. Multisim仿真实验

在Multisim仿真平台上建立如图5.7.3(a)所示极点配置后系统的模拟电路,图5.7.3(b)所示为系统响应仿真结果,为了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图中增加了一级比例放大。

(a)极点配置后系统的模拟电路

输入信号 输出响应

(b) 系统仿真结果 5.7.3极点配置后系统仿真

2. MATLAB仿真实验

启动MATLAB 6.0,进入Simulink后新建文档,在文档里绘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双击各传递函数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相应的参数。点击工具栏的

按钮或simulation

菜单下的start命令进行仿真。双击示波器模块观察仿真结果。被控对象的结构如图5.7.4所示,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Gp(s)=

R(S)

47(0.4s?1)(0.7?1)

C(S)

图5.7.4 被控对象结构图

系统状态结构如图5.7.5所示,系统状态传递函数为:

G(s)=

R(S)

100s?3.945s?103.572

C1(S)

图5.7.5 系统状态结构图

用如下MATLAB命令由传递函数转为状态方程: [A,B,C,D]=tf2ss(100,[1,3.945,103.57])

为了使系统响应速度更快更稳定,采用状态反馈把极点配置成希望的极点 MATLAB法:num=100; den=[1,3.945,103.57];

[A,B,C,D]=tf2ss(num,den);%把系统传递函数转为状态方程 P=[-7.35+7.5j,-7.35-7.5j];%希望的极点(自己可以按要求设定) K=place(A,B,P);%所求的状态反馈矩阵 At=A-B*K;Bt=B;Ct=C;Dt=D;

[fz,fm]=ss2tf(At,Bt,Ct,Dt)%配置极点后的传递函数

采用状态反馈后的状态结构如图5.7.6所示(阶跃输入的幅度为1,起始时间为0)。图5.7.7 (a)为原系统响应图,图5.7.7(b)为加状态反馈后系统响应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5.7状态反馈于状态观测器在线全文阅读。

5.7状态反馈于状态观测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2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