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遵从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建筑节能设 计,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 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推行低碳建筑 设计理念,提高低碳建筑的市场份额。加 强城市垃圾废弃物处理设施,大气净化设 施,污水处理设施和噪音弱化设施的维护 与升级。在建筑规划方面,不能局限于城 市内部的设施完善及自然绿化带、城市绿 洲建设,还应综合考虑城市内外两个系统 的相互作用,让太阳能电源建筑一体化成 为建筑节能先锋。
第四,水循环规划规划“低碳生态” 城市时,在生态用水节水方面,对于严重 缺水和严重水污染的规划防治,需要建立 16
更为长远和实效的目标。国家在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硬性规定中明确指出:开发建设不得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危害和冲击,不得恶化水源质量。对相应技术要求也有规定:要求“低碳生态”城市必须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工程以及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循环利用方面,不仅要考虑水量和水质问题,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洁净度;还要考虑空间分布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
废水的就地再生和就地利用的生态化发展;提高灌溉水的生产率,修建水库,收集雨水,提高非农业用水的生产率;解决和改善供水的质量,从“高碳”到“低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降低过去高碳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还可以避免 由于能源过渡消耗带来的资源危机。在城 市规划中融入低碳理念,给我国的城市建 设规划增添新的元素。建设“低碳生态”城 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自身层次,也增强 了我国应对能源危机、化解环境风险的能 力,是大势所趋。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 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新兴复杂、涉及面 广的系统工程,它的一些新型的理念有悖 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因而在实施过程 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因 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不 同领域的科研合作,因地制宜,更灵活更 有效地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对整座城市 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构思安排的规 划师来说,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李平康怡【经济观察网】本文网址:http: //www.eeo.com.cn/zt/dtcsbd/zjgd/2010/05/ 18/170361.shtml,2010-05-18
[2]王江欣,《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http: //big5.lrn.cn/stratage/resposition/201003/ t20100316_472192.htm,2010-03-16 [3]徐艳萍编辑,http://www.cebbank.com/ Info/21723886,2010-01-11 [4]Wang F,Guldmann J M.A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 for region size, urbanization ratio,and rural structur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7,29: 929-941.
(作者单位: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摘要:城镇化与人口区域发展密切相关。在认识湖南城镇化与人口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湖南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推进湖南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湖南人口区域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湖南人口区域发展 一、湖南城镇化与人口区域发展现状
湖南人口密度很大,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省区之一。据统计,湖南省2006年末的人口密度为320人/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34倍;湖南省土地面积居全国第十位,而总人口居全国第七位。按照国际标准,除炎陵县、双牌县、城步县外,湖南其它县市区均属人口密集区。
1、城镇化发展起步较低,进入新世纪后加速发展
2000年至2008年,湖南城市化水平在中部六省排在湖北和山西之后居第三,但2005年至2008年城市化发展年均增速为1.72个百分点,居中部首位。湖南是传统农业省份,1949年城市化水平仅为7.90%。2000年城市化水平为29.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7个百分点。进入“十一五”后,全省城镇基本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2000年到2008年的8年间,城镇人口年均增速为5.00%,高于全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3.55%的速度;城市化率年均上升1.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年均上升1.19个百分点的速度。2008年,湖南省的城市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已由2000年的6.47个百分点,缩小为3.55个百分点。
2、城镇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湖南省城镇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区域间城市化水平差距较大,大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重要的交通节点上,中心城市大都沿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在14个市州中,湘潭市人口密度最高,为582人/平方公里;长沙市次之,为532人/平方公里。张家界市最低,为170人/平方公里;其次是湘西自治州,为175人/平方公里。在全省101个人口发展功能区划单位(县、市、省辖市区中,土地面积最大的是沅陵县,达5825.5平方公里,其次是浏阳市和安化县,土地面积分别为4998.7和4948.1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最小的是韶山市,只有210平方公里,其次是嘉禾县为696.2平方公里。长沙市区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达3858人;人口密度最高的县是邵东县,为每平方公里673人,最低炎陵县,为每平方公里88人,其次是双牌县和城步县,分别为98人/平方公里和99人/
平方公里。湖南省2006年人均GDP为1181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5973元/人的70.89%,在全国排名第20位,居中下水平,市、县相差悬殊:长沙市人均GDP最高,达28609元/人,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54倍;邵阳市人均GDP最低,为5487元/人,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8.66%。2006年人均GDP最高的长沙市区达50088元/人,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4.44倍;人均GDP最高的县是长沙县,为30649元/人,为全省的2.72倍;最低的永顺县为3268元/人,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28.98%,只相当于长沙县的10.66%。
3、城镇经济实力偏弱,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
从城镇化进程来看,2008年湖南省城市化率为42.15%,非农产业占GDP的82.0%,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从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来看,2008年,湖南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56.0%,相对应的城市化率应为49%左右,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就业结构的转变。湖南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相当大,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湖南城市化率1980年只有12.7%,低于全国18.6%的5.9个百分点;2000年为29.8%,低于全国36.2%的6.4个百分点;2006年虽达38.7%,低于全国43.9%的5.2个百分点;到2009年城市化率仍
湖南城镇化与人口区域发展 □彭万力
□□□□□□□□□□□□□□□□□□□□□□□□□□□□□□□□□□□□□□□□□□□□□ 经济论坛 1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 - 低碳生态 - 城市规划的几点设想(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