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7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苏教版022544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烈日和暴雨下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体悟作者对祥子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控诉的感情。

2、掌握本文抓住特征,有层次地描写景色变化,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艺术特色。 3、掌握本文注重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4、体味文中准确生动、精妙传神的语言。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以前曾学过的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引出对老舍的介绍,在过去介绍的基础上,突出老舍的平民家庭出身及与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简要介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大体概括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课学习要求(见上,用投影打出来)。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受压迫人们的生活,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的不幸,无情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其作品语言特点是生动、幽默,善于运用北京方言。1951年老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老舍出身于一个平民家庭之中,他自己没有拉过车,但与拉车的、打拳的、卖唱的穷苦人是朋友,和他们一起长大成人,所以他才能创作出这部深切同情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优秀作品。

《骆驼祥子》(写于1937年)描写了军阀统治下北方人力车夫的生活。故事梗概:穷苦农民出身的祥子因\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来到北平租拉洋车。为了不受车行老板的气,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凭着自己年轻力壮,立志买车,三年后终于用血汗换来一辆洋车,不料,刚跑了一趟车,就被反动军队连人带车一起抓走了。他乘乱从军阀队伍中拉走了几匹骆驼,变卖以后,逃回北京。因这些遭遇,他得了外号\骆驼祥子\。回到北京后,祥子决心从零开始,靠 \拉包月\车攒钱,希望再买辆车。不料\包月\的主人又因躲避债务而出走,祥子仅有的积蓄也被侦探诈走了。这时车行老板的女儿虎妞看上了他,不顾父亲反对和他结了婚。婚后,祥子用虎妞的储蓄买了一辆洋车,还是想靠自己的力气活下去。但不久虎妞难产死去,他又不得不卖车治丧,生活理想终成为

1

泡影。无情的生活使他染上了恶习,他吸烟、喝酒、赌钱、打架,日趋消沉。他曾想再振作起来,但曾经和他有过感情的女子小福子沦入妓院被迫自缢,断绝了他最后一点希望。他最终彻底丧失了上进好强的生活态度而走向堕落,变成一个吃喝嫖赌、欺诈耍赖的市井混混。(这一悲剧是对黑暗社会的有力控诉,也是对依靠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的一种否定。)课文中的祥子,此时已经与虎妞成了家,虎妞已怀孕,为了承担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维持两口人的生活,迎接孩子的出世,他不得不拼命拉车挣钱。本文就描写了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生活。

二、板书文题,问学生看到\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个题目,是否想起曾经感受过的某次烈日或暴雨的景象,并作口头描述。

三、那么,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烈日和暴雨的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烈日和暴雨的相关段落和重要语句。(可顺便解决分段问题:“在烈日和暴雨下”→在烈日下,在暴雨下。§1-6主要描写烈日;§7-16主要描写暴雨。) 四、 研读对\烈日\的描写。

1、描写烈日这部分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段的景象?

〖明确〗:“六月十五那天”――“一夏里最热的一天”,从“太阳刚一出来”至中午。 2、小说是从哪些方面/角度描写烈日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先总写天气特点“天热得发了狂”(“狂”形容天气酷热的厉害程度,具体体现在阳光灼热、气压低、没有风),正面描写天气的酷热,制造了一种赤日炎炎的氛围;接着抓住景物在烈日下的特征,调动多种感官,分写了街上的柳树(拟人手法—“病”、“懒得动”、“无精打采”)、马路(视觉—“干巴巴”、“发着白光”)、便道上的尘土灰沙(“飞起多高\、\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触觉--\烫着行人的脸\)、狗(\趴\、\吐\)、骡马(\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不敢吆喝”)、柏油路、铺户门前的铜牌(夸张—“晒化”,听觉—“寂静”、“单调的丁丁当当”)、车夫(“打盹”、“喝茶”、“看看”、“奔”、“灌”、“栽”--引出对祥子的具体描写),从侧面描写烈日,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干燥、憋闷;§5通过写祥子的感受,调动多种感官从侧面表现酷暑高温。 五、研读对暴雨的描写。

1、小说是怎样有层次地写暴雨到来的过程和暴雨时的景象的?

〖明确〗: 总的来说,小说分两个阶段写暴雨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第一个阶段:§7-9这是暴雨将至的前兆。第二个阶段:§10写暴雨到来的景象。

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细腻,通过阳光和天色、风、云、雨、柳枝等的变化情况写暴雨到来的过程(详见书),以雨和柳树为例:雨星--雨点--雨道--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一个水世界;柳枝微微地动了两下--柳条飘洒地摇摆,都像长出一截儿来--柳枝随着风狂舞--柳枝横着飞。

2

(小说有层次地写出了风、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作者还写了天气自身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如云、阳光和天色,这些都是直接写天气情况的变化;同时小说还通过写柳枝的变化间接描写天气的变化【从侧面写风的变化】。)〖详见书〗

2、小说描写暴雨逐步到来和暴雨景象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拟人、夸张等。(例句见书) 六、布置作业

§1-2从“太阳刚一出来......永不起来”描写夏日的酷热,却并没有出现一个“热”字,请你仿照作者的这种写法,以“冷”为题,试写一段话,描述天气的寒冷,注意文中也不要出现“冷”字。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所授内容,提问:课文是否单纯是为了描写烈日和暴雨等自然景象?

〖明确〗:若将题目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可以补上主语--人物:祥子,谓语--事情:拉车。“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个介宾短语可以充当状语,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自然环境的背景。

二、具体讨论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拼命\情况和痛苦感受,明确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1、小说是怎样描写烈日下祥子的行动和心理的? ① 祥子三次出车的心理活动。

作者先写祥子\有些胆怯了\,那是怕自己也会像有的车夫那样中暑倒下把命送了,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可见其贫困(一般车夫\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拉了趟车以后,\他不敢再动了\,说明祥子自知体力消耗过大,不敢接着再拉。他坐了好久,虽然腿懒、身软,心里不舒畅,可是再也坐不住了,\爽性出去试试\,反映了祥子的勤劳、顽强、不怕苦。然而一出来,他又感到自己错了,炽热的阳光折腾得他\不知怎么好了\。他走走坐坐,\始终懒得张罗买卖\,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回家,在这一天最热的午后一点,他挣扎着\又拉上个买卖\。

板书:有些胆怯--拉了买卖--不敢动了--出去试试--懒得张罗--又拉买卖。 ② 祥子拉车的痛苦感受。

\一跑,就喘不过气来\,\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明明心里不渴,也见了水就想喝\,写出烈日下拉车的痛苦和矛盾心理。\只觉得到处都闪眼\,\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低着头,拉着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从视觉、听觉、嗅觉和神志等方面写祥子在烈日下受煎熬

3

的感受。\一直到了正午,他还觉不出饿来\,\看见食物就要恶心\,装满了各种各样水的肚子里\光光光地响动\,\像骡马喝完水那样\,这里的感受暗含着祥子过的是牛马一般生活的意思。

③ 作者细致地刻画了祥子矛盾的心理和痛苦的感受,是为了深入揭示恶劣的社会环境在祥子身上施加的重压,为了养家糊口,祥子不得不强忍痛苦在烈日的煎熬下奔走卖命。

2、小说是怎样描写祥子在暴雨中挣命的形象和心理活动以及难以忍受的感觉的?

〖明确〗:\直砸......,横扫......\从正面写暴雨对祥子的无情袭击;\过\、\裹\写出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艰难;四个\不能\与四个动词紧相呼应,构成排比,写祥子在暴雨下难以忍受的感觉。\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这些句子逼真地再现了祥子的心理活动,表现出祥子在暴雨的淋砸之下神志近于麻木的状态。\水裹住他的腿\,\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他咬上了牙,蹚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真实地描写出祥子在暴雨中拼命的形象。

3、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

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人物和景物有时可以交织、穿插和揉合起来进行描写,从而有助于增强文章的感人魅力,突出中心思想。本文就是这样,小说把烈日和暴雨与祥子的感受和心理活动交织起来写,用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了祥子拉车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

三、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感受是否仅来自于自然界的烈日和暴雨?由\预习提示\引用的老舍谈《骆驼祥子》的创作时说过的话:车夫\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可见旧中国的车夫受到哪些痛苦?末句\他哆嗦的像风雨中的树叶\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感受不仅来自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来自于造成底层劳动人民贫苦的根源--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环境:如果\今天还不至于挨饿\,祥子就不会出来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如果坐车人不那么冷酷无情,祥子就可以\避避\再走。因此,造成祥子痛苦生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天气而在于社会制度。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情形,是祥子苦难生活的写照,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痛苦生活的一个缩影。

老舍的话告诉我们,车夫\吃的苦,喝的苦\,受尽达官贵人、军阀兵匪和流氓势力的欺凌,\甚而至于\一场风雨都能使他遭到巨大痛苦,充分表现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车夫的非人生活。

末句\他哆嗦的像风雨中的树叶\一语双关,既写祥子当时的状态,也暗示像祥子一样的劳动人民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7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苏教版0225448在线全文阅读。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7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苏教版022544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972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