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没有记录的不得分。
8、劳动工具:垃圾桶及洒扫工具摆放整齐得1分,摆放不整齐的不得分。(扫帚、拖把等应一律头向下摆放)。
9、各种电器:灯管(罩)、电脑及电脑台不干净无灰尘得1分,不干净不得分。
10、学生离开后要关闭门窗,未关闭者扣2分。 环境区:(3)
环境区:环境区包括本班教室前的小院和政教处安排的环境区,按档次(优、合格、不合格)得5分、3分、1分(优:环境区打扫且干净无杂物;合格:环境区打扫但有杂物;不合格:环境区打扫但不干净有杂物);不打扫的不得分。
宿舍(初中):(9分)
1、床铺:床铺干净、无杂物得1分,不干净有杂物不得分;被子、枕头、床单叠放平整得1分,不平整不得分。
2、地面、物品摆放:室内地面干净无灰尘得1分,不干净不得分;各种物件摆放整齐得1分,不整齐的不得分。
3、墙壁:墙壁干净整洁得1分,乱涂乱画、乱挂东西不得分。 4、室内空气: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得1分,有异味的不得分。 5、门窗、玻璃:门窗、玻璃干净、窗台内外无杂物得1分,门窗、玻璃不干净、窗台内外有杂物、窗帘不整齐不得分。
卫生用品:垃圾桶及洒扫工具摆放整齐1分,垃圾桶及洒扫工具摆放不整齐拖地、桶内有脏水,杂物不得分。(扫帚、拖把等应一律头向下摆放)。
宿舍前、走廊:宿舍前、走廊干净无杂物脏水得1分;有脏水或有杂物不得分。
宿舍(小学):
1、宿舍两表一制度健全并上墙悬挂得当者得1分,否则不得分。 2、班主任负责的宿舍,每次检查卫生良好得3分,合格得1分,不合格不得分。
3、学生离开宿舍后要锁门、关门窗,不锁门、关门窗者扣1分。
30
(二)日常情况(20分)
1、校服:每天必须穿校服,小学生必须佩戴红领巾,不穿校服,不佩戴红领巾的每人次扣0.1分。最多每月扣5分。(周三下午可以不穿)
2、发现佩戴首饰、抽烟、喝酒、拿手机,每人次扣1分。 3、迟到:每人次扣1分。最多每月扣5分。
4、追逐打闹的每人次扣1分;说脏话的每人次扣1分。
5、下午18:00-19:00的自习,由值班领导检查,班级纪律良好、无违纪现象发生的得1分,班级纪律不好或有违纪现象发生不得分。
(三)安全(30分)
1、会议记录:所有和学生有关的安全会议必须有记录。每周最少一次,少一次扣2分。
2、跳墙外出的每人次扣5分。 3、参与打架的每人次扣5分。 (四)早操、课间操、午休、就寝
1、早操:班主任到场的得1分,不到场的不得分。
2、课间操:课间操检查四项,班主任到场得1分,不到场不得分。 队伍整齐得1分,不整齐不得分;口号整齐宏亮得1分,不整齐宏亮不得分;做操按整齐、标准、规范得2分、1分(检查方式:抽查)。
3、午休:午休班主任检查宿舍并签字的得1分,没有检查或者没有签字的不得分。
4、就寝:就寝班主任检查宿舍并签字的得1分,没有检查或者没有签字的不得分。
(五)其他项目
1、学校安排劳动,能圆满完成任务的,每次加2分。
2、学校组织的集体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班级加10分;第二名加7分;第三名加4分,第四名2分;最后一名不加分。
3、班主任能够准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加1分。
4、学生营养餐班主任8:00前到的加1分;8:00-8:20到的得0.5分;8:20以后到的不得分;本人不能到,经政教处同意可用代班主任管理
31
(长期),不出现其它问题的,可视为班主任得分。(一到四年级检查有政教处负责,五到九年级由值班领导负责)
5、班级发生安全事故,情节严重的一票否决。 二、年终考核加法方法
每月考核第一名,年终考核加1分,每月考核第二名,年终考核加0.5分,每月考核第三名,年终考核加0.3分。
三、统计方法
卫生工作、日常情况、安全管理、课间操、其他项目按所得相应的分值相加,每月算总分,班级名次按总分排名。
四、检查方式
检查方式为必查和随机抽查相继合,每周必查一次,随机抽查次数不定。
五、名次及发放经费补贴方法
①基数计算方法:小学 班级学生人数*1分 初中 班级学生人数*1分。
②月班主任费发放方法:月班主任费总数除以各班班级总得分数,再乘以本班得分数。即
月班主任费总数
月班主任费 = ×本班得分数 各班班级总得分数 ③班主任费,每月考核出结果后的下月第一周发放。 代理班主任补贴发放方法:
1、学校委派班主任外出,代班主任除享受学校补贴班主任费外,小学每天另补6元,初中每天另补8元。
2、请假需学校安排代班主任的除扣学校补贴班主任费外,初中每天另扣8元;小学班主任自己找代班主任的不扣费,需学校安排每天扣5元,代班主任补5元。
3、代班主任时,学校每天补贴班主任费=本月班主任补贴/22天
32
防震减灾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国家、省、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精神要求,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自救和互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二)规划目标
普及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增强紧急救援力量,增强我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综合防震能力。
(三)主要任务
1、加强校园基础信息调查提高学生对于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完善突发地震事件处置机制,提高教师、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并实施学校地震安全方案,推进避难防灾场所建设。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防震减灾避险知识,对学生进行地震、地质灾害、火灾等内容的防范自救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防震避险的理念、常识和心理素质等,保证每年举行一次及以上的演练,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以及师生自救互救技能和应对突发地震的能力。
3、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知识受教育程度;充分发挥校园网在防震减灾教育中的作用。
4、落实各项应急救援规定制度,保证从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系统内工作人员24小时通讯联络无障碍,学校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度,确保反应迅速,救援及时。
5、学校为周边社区防震减灾教育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四)具体计划
33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震减灾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各年级班主任齐抓共管的格局,形成一套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网络。
2、建立畅通无阻的防震减灾安全信息渠道。建立“教师通讯号码簿”和“学生安全通讯号码簿”,确保校长、各责任人、班主任、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
3、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学校严格执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时刻留心校舍安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补救、整改,防患于未然。
4、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为防震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宣化区第三实验中学 宣化区崞村小学校
3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2017宣化区第三实验中学、崞村小学各类安全工作制度(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