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1.(3分)
庄子处世的特点是顺人而不失己,无用乃为大用。
√ ×
问答题(共1题,共2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22.(20分)题干显示时间:0秒
从子学的内容回答中国哲学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答: (不限字数) 一是天人论。早在先秦,中国哲学就围绕着天人关系问题形成了天道说、天命说、天志说和天德说。天人论是构成中国子学的理论基础。二是本体论。分为两个视角:其一是以道家为代表,讨论万物的本源,将道、无、太极、无极等作为万物的起源,并试图讨论起源的衍生过程。其二是以儒家为代表,侧重讨论人之本体,将人的内心如何外化作为建立社会秩序的基础,实际上把它视为心性论更贴切一些。三是名实之辨。这里所说的名实之辨,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名称和实质的辨析,也指名实之辨为逻辑学说的建构。阴阳、动静、虚实等关系的讨论,则形成了中国哲学认
03国学经典选读-000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5题,共2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
隋代的子学著作( )在思想上开启了宋明理学。
A、《无能子》 B、《文中子》 C、《金楼子》 D、《刘子》
2.(4分)
( )提出的心物交格,将理论与经验并重,并有对立统一的意识,其学说代表了清代子学的新趋势。
A、方以智 B、魏源 C、谭嗣同 D、康有为
3.(4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先秦经典( )。
A、《论语》 B、《庄子》 C、《老子》 D、《周易》
4.(4分)
在先秦,墨学与( )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A、道家 B、儒学 C、佛学 D、名家
5.(4分)
( )继承了孟子的学说,作《复性书》专门讨论性,认为性是纯善无恶的,但情分善恶,复性是要求人恢复到本性的善良上来。
A、刘禹锡 B、李翱#柳宗元 C、韩愈
多选题(共6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6.(5分)
竹林玄学的代表人物是( )。
A、何晏 B、嵇康 C、王弼 D、阮籍 7.(5分)
先秦子学燕齐派的代表人物是( )等。
A、孟子 B、荀子 C、邹衍 D、淳于髡 8.(5分)
《淮南子》的思想宗旨可概括为( )。
A、旨近老子 B、出入经道 C、淡泊无为 D、蹈虚守静 9.(5分)
墨家以( )为其宗教思想。
A、天志 B、明鬼 C、尚贤
D、非命 10.(5分)
《吕氏春秋》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一诸说、弃封建 B、隆君主、明时变 C、天人感应、受命改制 D、蹈清静、尚实用 11.(5分)
( )对天人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可看做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总结。
A、韩愈 B、李翱 C、刘禹锡 D、柳宗元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2.(3分)
老子认为德是道的外化,外化到天地万物和社会的运行与治理上。
√ × 13.(3分)
在道家看来,相对于天地大道和自然来说,人类的所有活动,以及社会中所产生的礼法都不过是大道所派生出来的残渣而已。
√
× 14.(3分)
玄学的学术基础是对《论语》和《墨子》等经典的解释。
√ × 15.(3分)
朱熹和陆九渊同为南宋重要的哲学家,但二人的逻辑不同,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被称为理学;朱熹认为性即理,被称为心学。
√ × 16.(3分)
“白马非马”是先秦名家合同异派的标志性观点。
√ × 17.(3分)
庄子的修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心斋,二是坐忘。
√ × 18.(3分)
王阳明将陆九渊心学理论进行完善和总结,并仿照朱熹的“求理于物”,提出了“求理于心”的观点。
√ × 19.(3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三(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