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掌握理解汉字意思的方法。 2.完成本单元的练习题,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3.学会理解古诗,背诵并积累古诗。
4.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5.向别人介绍自己知道的生活小窍门,能简单说明“小窍门”中的“大学问”,最后把它写下来。
[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向别人介绍自己知道的生活小窍门,能简单说明“小窍门”中的“大学问”,最后把它写下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掌握理解汉字意思的方法。
2.完成本单元的练习题,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3.学会理解古诗,背诵并积累古诗。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了解朿和束的意思) (1)看书中的图,了解朿和束的意思。
①\朿\这个字很像一株荆棘,原意是植物上的刺。所以它和今天的\刺\读音一样,在古时候这个字和\刺\通用。两个\朿\在一起,就是棘,这就表示许多\朿\了。
②原意是用绳索把树枝捆扎起来。 (2)读图下的字。个人读,齐读。 投影:策 枣 棘 刺 速 赖 烂 辣 (3)说说这些字的意思。
(4)说说通过理解字义,你知道了什么。
(由“广”组成的字多和房屋有关,由“疒”组成的字多半与疾病有关。)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再读一读。 (1)学生试着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小组交流,订正错误。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①溪中的鲤鱼五颜六色:有灰黑的、丹红的、金黄的,有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 ②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③他想不明白走马灯转起来的奥秘,就去问大人。大人告诉他:“是蜡烛的热气熏的。” (4)读一读,看自己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 (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冒号
①冒号的形式为\。
②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③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③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④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⑤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顿号
①顿号的形式为\、\。
②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二 读读背背
1.读读背背。
(1)默读古诗《元日》,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自学生字。 (2)了解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
(3)朗读古诗。
①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 ②反复诵读,把古诗读流利。 (4)理解古诗的意思。 ①自己理解。
②小组进行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相互补充)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5)练习背诵。 2.我的采集本。
(1)朗读“我的采集本”的内容。 (2)说说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用爱心去帮助盲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3)互相交流,写在各自的采集本。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向别人介绍自己知道的生活小窍门,能简单说明“小窍门”中的“大学问”,最后把它写下来。
投影。
一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一个被捏瘪的乒乓球,谁能将这个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先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而后教师当场演示实验:将捏瘪的乒乓球放进玻璃杯中,然后倒入开水,让学生仔细观察其变化。
3.为什么瘪了的乒乓球能够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4.这就是一个小窍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小窍门,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生活中的小窍门。
板书:生活中的小窍门
[来源:学,科,网]
5.学生独立阅读课本67页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说清楚你的小窍门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还可以说说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小窍门的。 (二)交际指导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建立课题,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 2.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自愿结成了小组,并根据本组的主题确定将要查找的资料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例:
(1)第一小队研究的主题可是关于生活中“吃的窍门”。
A.要求第一小队的队员为同学们介绍食物挑选、保存与保鲜的窍门,然后为了让同学们能够了解更多生活中吃的小窍门,
B.第一队同学将资料按照不同的分类制作成了精美的资料集,还在大展板上将标签有序的排列起来,其他同学现场提问。
C.第一队的同学们在资料集上找到相应的窍门为他们解答,全体同学有问有答,课堂上才会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
(2)第二小队研究的主题可选关于生活中“穿的窍门”。
A.第二队同学从衣服挑选和保存、祛除衣服污渍、衣服保养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B.介绍形式多样可采用现场展示或制成手抄报…… (3)第三个小队,研究的主题可是关于生活中“用的窍门” ①要求小队给同学门观看了队员在家中录制的节电小片段。 ②向大家介绍了几个生活中用的小窍门,并做了现场展示。 例如:
A.像框夹不住照片,在后面加上两个皮套,相片便不会掉下来了。
B.煮完鸡蛋后,将它放到凉水中冷却一会,再将水倒出一些,剩少许,将盆盖上盖儿,微用力摇晃,不久鸡蛋皮便全部掉下。
C.第三队的队员展示废旧的易拉罐制作了许多的生活必需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三)小窍门课题的延伸
师:听了这么多的小窍门,都是我们在网上,书上查阅的资料,或者是留心爸爸、妈妈的做法,那你们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小窍门呀!
(四)小组交流,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五)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明确说话要求。
(1)把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一件事讲给同学们听。 (2)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百花园五》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