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年代,孩子们没有机会上学读书。他们勇敢地参加战斗,像嘎子这样的小战士还有很多。老师简单讲述《小英雄雨来》《鸡毛信》的故事。请学生听完之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1.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体会张嘎的英雄形象是本课的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张嘎的英雄气概?②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
2.让学生广泛收集课外的其他英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张嘎是一个英雄,但这样的英雄不仅仅只有一个人。让英雄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3.这篇课文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是很值得学生效仿的。教师在分析、理解课文的同时,这个写作特点的渗透要足够全面。另外,怎样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有效地渗透写作指导,这将是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
1.给多音字组词。
2.选词填空。
激励 鼓励 鼓舞
(1)我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进步。
(2)运动员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激励)着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3)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大家争着做好事。 3.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无意) ..
(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左顾右盼) ....
4.嘎子是怎样从鬼子军官手里夺到那把手枪的?
5.你还读过哪些描写抗日小英雄的故事?选出一位,给大家介绍一下。
1.作者简介
徐光耀,中国当代作家,电影编剧家。生于1925年,笔名越风。河北雄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8年写成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和同名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小兵张嘎》出色地塑造了一个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爱国少年张嘎的形象,深受观众的好评。影片公映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小说和电影均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2.小兵张嘎成长记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儿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部队要攻打敌人的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年级语文s版26 小兵张嘎夺枪记(详案)内附全解(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