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阻止折叠门开启的力最大不应大子()N。B、 150 182、最低的轿厢停靠站,叫( )。 D、底层端站 183、最高的轿厢停靠站,叫( )。 C、顶层端站
184、电梯的定期检验周期为每( )年检验一次。 A、1
185、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两侧, D、7
186、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工作制动器与梯级、踏板或胶带驱动装置B、非摩擦传动元件 187、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及其周边,特别是在( )的附近应有足够和 B、梳齿板 188、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遒每小时理论输送的人数口 B、理论输送能力
189、自动扶梯倾斜角Q不大于300时,最大额定速度不应超过( ) m/s。C、0. 75 190、轿厢门和层门完全开启的净宽,称之为( )。C、开门宽度 191、轿厢内部净高度最小不应小于()m。C、2.0
192、轿厢内指层灯设置在轿厢内,显示其运行( )的装置. B、层站
193、轿厢停靠层站时在地坎上、下延伸的一段区域。当轿厢底在此区域内时A、开锁区域 194、轿厢停靠站上方和(或)下方的一段有限区域。在此区域内可以用平层( )B、平层区 195、轿厢一厕的门表面不得有大于()mm C、3
196、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的电梯()D、2500 197、轿厢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控制装置()B、50 198、轿厢有效面积是指() C、地板以上1M高度处
199、轿厢运动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关门位置上,只有锁紧元件啮合至少 B、7 200、轿厢只允许有下列开口( )。 B、轿厢安全门和轿厢安全窗 201、井道安全门的高度最小不得小于( )m,宽度不得小于0.35mo A、0. 50 B、0.80 C、1.40 D、 1.80
202、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车厢外景物的电梯,称之为( )o(D) A、住宅电梯 B、杂物电梯 c、船用电梯 D、观光电梯
203、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即使在所有的门关闭时,在轿顶面以上和底坑地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为( ) lx。 (B) A、30 B、50 C、80 D、100 204、卷筒上只能绕( )层钢丝绳。 (A) A、一 B、两 C、三 D、四
205、可以摺叠,关闭后成栅栏形状的轿厢门,称之为( )。 (C) A、水平滑动门 B、铰链门 C、栅栏门 D、垂直滑动门
206、离轿项外侧边缘有水平方向最步超过()m的自由距离时,轿项应装设护栏。(C) A、0. 10 B、0.20 C、0.30 D、0.4 207、连接围裙板和护壁的盖板叫( )。 (B)
A、围裙板 B、内盖板 C、护壁板 D、外盖板
208、每一扶手装置的顶部应装有运行的扶手带,其运行方向应与梯级、踏板或胶带(A)。 A、相同 B、相反 C、都可以
209、每一轿厢地坎上均须装设护脚板,其宽度应(B) 于相应层站入口的整个净宽度。(B) A、小 B、等 C、大
210、门的一侧为铰链联系,由井道向通道方向开启的层门,称之为( )。(B ) A、水平滑动门 B、铰链门 C、栅栏门 D、垂直滑动门 211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C ) A、不能 B、可以 C、无规定
212、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的电梯额定载重量为( ) kg。(D)
A、320 B、400 C、630 D、1000 213、平行于轿厢入口宽度的方向,在距桥厢底()m高处测得的轿厢壁两个内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之为轿厢宽度。 (C)
A、0.5 B、0.8 C、1 D、1.5
214、强制驱动电梯的轿厢从顶层向上直到撞击上缓冲器时的行程最小不应小于()m,轿厢上行至缓冲器行程的极限位置时应~直处于有导向状态。 (A) A、0.50 B、0.80 C、 1.40 D、1.80
2l5、柔性液压管应采用高压橡胶管,满负荷压力相对于爆裂压力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A、10 B、20 C、15 D、8 (D)
216、胶带式自动人行道从倾斜区段到水平区段过渡的曲率半径最小不小于( )m。 A、0.4 B、0.6 C、 0.8 D、1.0 (A) 217、如果轿顶有援救和撤离乘客的轿厢安全窗,其尺寸最小不应小于( )。(B)
A、0. 25m?0.50m B、0.35m?0.50m c、0.45m?0.50m D、0.50m?0.50m
218、如果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链条上,则应设有一个符合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在一根钢丝绳或链条发生( )时电梯应停止运行。(B)
A、润滑不够 B、异常相对伸长 c、断丝 D、表面粗糙
219、如果同一导管中的导线或电缆中各芯线接入不同电压的电路时,则所有的电缆应具其中( )电压下的绝缘。 (C)
A、最低 B、平均 C、最高
220、如果向上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最大操作力不大于()N,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以便借用平滑且无辐条的盘车手轮能将轿厢移动到一个层站。(C) A、200 B、300 C、400 D、500
221、如果用弹簧来平衡各绳或链的张力,则弹簧应在( )状态下工作。 (B) A、伸长 B、压缩 C、即不伸长也不压缩
222、如果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设置( )装置。 (C)
A、安全 B、照明 C、报警 D、救生
223、设置在井道上的作检修用的向( B )开启的门,叫检修活板门。 A、内 B、外 C、上 D、下
224、使梯级与围裙板之间夹持异物的危险为最小的一种附加装置,称为(C) A、扶手带 B、 梳齿板 C、防夹装置 D、防撞装置 225、使用人员正常出入轿厢入口的净高度最小不应小于( )m。 A、0.8 B、 1.8 C、2.0 D、2.5 (C)
226、锁紧元件的啮合应能满足在沿着开门方向作用( )N力的情况下,不降低锁紧的效能。(C) A、 100 B、 150 C、300 D、400
227、所有检修活板门,当处于关闭位置时,均应能支撑( )个人的体重。 (B) A、一 B、两 C、三 D、四
228、停止开关的动作应能( ),有效地使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止运行。 (C) A、切断插座电源 B、切断照明电源 C、切断驱动主机电源
229、通道门的宽度不应小于0. 60m,高度最小不应小于( )m,且门不得向房内开启。 (C) A、0.8 B、 l C、 1.8 D、2.0
230、通风孔应这样设置:用—根直径为( C ) mm的坚硬直棒, A、5 B、IO C、 15 D、20
231、通往机房的需要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控制屏和控制柜净空场地的通道宽度最少不应小于
( )m,在没有运动部件的地方,此值可减少到0. 40m。 (A) A、0. 50 B、0.80 C、 1.40 D、1.80
232、围裙板应垂直,围裙板上缘或内盖板折线底部或防夹装置的刚性部分与梯级、踏板或胶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h2,最小不应小于( )mm。 (D) A、 10 B、 15 C、20 D、25
233、为了防止物体通过位于井道上方的开口,包括通过电缆闱的开孔坠落的危险,必须采用圈框,此圈框应凸出楼板或完工地面至少( ) mm. A、30 B、50 C、80 D、 100 (B)
234、位于出、入口处扶手装置的两端,扶手带在此改变运动方向叫( )。 A、围裙扳 B、扶手转向端 C、护壁板 D、外盖板 (B)
235、位于轿厢上部及下部通风孔的有效面积均至少不应小于轿厢有效面积的( )%。(B) A、0.8 B、 1 c、 1.8 D、2.0
236、位于两端出入口处,为方便乘客的过渡并与梯级、踏板或胶带啮合的部件称( )。(B) A、扶手带 B、 梳齿板 c、防夹装置 D、防撞装置 237、下列( )不是电梯的额定载重量系列的参数。(C)
A、 320kg B、630kg C、 1500kg D、2000kg
238、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张力不应小于安全钳装置起作用的所需力的两倍,且允许最小值为()N。 (C)
A、 100 B、200 C、300 D、400
239、限速器绳的公称直径最小不应小于( ) mm。 (B) A、3 B、6 C、8 D、12
240、限速器绳的最小破断载荷与限速器动作时产生的限速器绳的张力有关,其安全系数最小不应小于( )。 (C)
A、3 B、6 C、8 D、12
241、限速器绳轮的节圆直径与绳的公称直径之比最小不应小于( )。 (C) A、 12 B、25 C、30 D、35 242、蓄能型缓冲器(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只能用于最大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 ) m/s的电梯。(C) A、0. 63 B、0.8 C、 1.O D、0.9
243、蓄能型缓冲器的行程距离无论如何,最小下得小于( )mm。 (C) A、45 B、55 C、65 D、75
244、悬挂链的安全系数最小不应小于( )。 (C) A、5 B.8 C、10 D、12
245、悬挂绳滑轮的直径最小不应小于绳直径的( )倍。 (B) A、 12 B、25 C、30 D、35
246、悬挂用的绳、链、皮带,其设计安全系数最小不应小于( )。 (C) A、3 B、6 C、8 D、12
247、沿门导轨和地坎槽水平滑动开启的层门,称为( )。 (A) A、水平滑动门 B、铰链门 C、栅栏门 D、垂直滑动门 248、沿门两侧垂直门导轨滑动开启的门,称之为( )。 (D)
A、水平滑动门 B、铰链门 C、栅栏门 D、垂直滑动门
249、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标准规定条件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关于该保护装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该装置动作后,应能自动释放
B、该装置释放时,应不需要接近轿厢或对重
C、释放后,该装置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如果该装置需要外部的能量来驱动,当能量没有时,该装置应能使电梯制动并使其保持停止状态
250、曳引绳的强度用静载安全系数来衡量,我国规定用三根或以上的曳引驱动电梯的静载安全系数为( )。 (C)
A、8 B、 10 C、 12 D、 14
251、如果安全钳释放后.限速器未钝自动复位,则在限速器未复位时,置应在不使用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的情况下防止电梯的( )。(C)
A、减速 B、停止运转 c、启动 D、快速平层
252、以油作为介质吸收轿厢或对重产生动能的缓冲器,称之为( )。(C)
A、蓄能型缓冲器 B、弹簧缓冲器 c、耗能型缓冲器 253、用来减小电梯运行振动和噪声的装置,叫( )。(D) A、防晃器 B、平衡器 c、消音器 D、减振器
254当轿厢停在完全压缩的缓冲器上时,卷筒的绳槽中应至少保留( )的钢丝绳。(B) A、一圈 B、一圈半 C、二圈 D、三
255当相邻两层地坎之间距离超过llm时,在其间井道壁上开设的通往井道供( )用的门,井道安全门。 (C)
A、安装 B、维修 C、援救乘客 D、检查
256、当主驱动装置或制动器装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载客分支和返回分支之间时,在工作区段应提供一个适当的接近水平的立足平台,其面积不应小于0. 12平方米,最小边尺寸不小于( )m。 (C)
A、0.1 B、0.2 C、0.3 D、0.4
257、地坎是轿厢或层门入口出入轿厢的带槽( )踏板。 (C) A、木制 B、混凝土 C、金属 D、橡胶 258、电气安全装置应包括( )。(A)
A、安全触点 B、二极管 C、整流器 D、晶闸管
259、电梯,是指动力驱动,( ),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 (A)
A、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 B、水平并垂直运动的箱体 C、沿非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 D、沿挠性轨道运行的箱体 260、电梯的产品标牌上应标明( )内容。 (A)
A,电梯额定载重量及乘客电梯的乘客数 B、电梯额定速度 C、电梯自重 D、电梯起升高度
261、电梯的供电电压的波动应在( )范围内。 (A) A、a7 B、a8 C、a9 D、a10
262、电梯钢丝绳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 )mm。 (A) A、8 B、9 C、10 D、 11
263电梯工作环境中含有( )影响不大。(D)
A、腐蚀性气体 B、易燃性气体 C、导电尘埃 D、二氧化碳 264、电梯机房必须通风,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之间。 (B) A、3~55 B、5~40 C、20~30 D、40-- 60 265、电梯检修运行时的速度,称之为( )。 (B)
A、电梯额定速度 B、检修速度 C、最高速度 D、最低速度 266、电梯轿厢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 )。
(C)
A、1W灯泡用电0.5h B、2W灯泡用电1h. c、1W灯泡用电1h D、1W灯泡用电2h 267、电梯可分为V类,其分类方法是根据( )进行分类的。 (C)
A、电梯的额定速度 B、电梯额定载重量 c、电梯的使用功能 D、电梯的拖运方式 268、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至少不小于( ) mm的垂直净空距离。 (A) A、300 B、500 C、800 D、 1000
269、电梯停止后,允许在装载或卸载期间迸行校正轿厢停止位置的一种动作,叫( )。 (D)
A、轿厢连续运动 B、点动 C、互动 D、再平层
270、电梯悬挂钢丝绳最少应有( )根,每根钢丝绳应是独立的。 (B) A、1 8、2 C、3 D、4
271、对相互邻近平行或交错设置的自动扶梯,扶手带的外缘间距离至少为( ) mm。(C) A、60 B、80 C、120 D、 160
272、对应乘客电梯,电梯轿厢门关闭后,门扇之间或门扇与门柱、门楣、地坎之间允许间隙的最大值为( ) mm。 (B)
A、5 B、6 C、7 D、8
273、多台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井道的顶层高度应按( )要求确定。(A) A、速度最快的电梯 B、速度最慢的电梯
C、按电梯的平均速度 D、所有电梯底坑深度之和
274、多台连续而无中间出口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具有相同的( )。(B)
A、理论输送人数 B、理论输送能力 C、设计输送能力 D、设计输送人数 275、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 )台。 (B) A、7 B、8 C、9 D、 10
276、额定速度大于0. 63m/s小于Im/s的交流双速电梯轿厢平层准确度最大偏差为( )。 (A) A、a30 B、a15 C、a10 D、a20
277、额定速度小于等于0. 63m/s的交流双速电梯轿厢平层准确度最大偏差为( )。 (B) A、a30 B、a15 C、a10 D、a21 278、额定速度小于等于2. Sm/s的交流调速电梯和直流电梯轿厢平层准确度最大偏差为( )。 (B) A、a30 B、a15 C、a10 D、a20 279、而为对重(或平衡重)导向的单绕或复绕的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轿顶的上方,其条件是( )。(C)
A,它们位于轿顶投影部分的外面 B、它们位于轿顶投影部分的里面 C、从轿顶上能完全安全地触及它们的轮轴
D、检查、测试和维修工作能够安全地从井道外进行
280、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于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差为( )%。 (D) A、0~a2 B、a2 C、-1~+2 D、0~+2 281、钢丝绳公称截面积(mm2)和钢丝绳的公称抗拉强度(N/mm2)与一定结构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换算系数的连乘积,叫( )。 (C)
A、钢丝绳最大应力 B、钢丝绳的屈服强度
C、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 D、钢丝绳的最大破断载荷
282、钢丝绳与其端接装置的接合处(绳头组合)机械强度, 至少应能承受钢丝绳最小破断负荷的( )%。 (A)
A、 80 B、90 C、 100 D、 1 10 283、各类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在( )范围内。 (D)
A、0. 1~0.2 B、0.2~0.3 C、0.3~0.4 D、0.4~0.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梯电气安装维修作业练习题库总(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