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
(2018年版)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一、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 队伍建设
一、医院人员配备合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1
第三章 骨伤专科建设
一、骨伤专科建设成效显著,亚专科设置合理,专科床位、设备、人员等达到规定要求。
二、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
三、中医类别和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专科医师熟练掌握常用的中医骨伤诊疗技术。
四、骨伤专科中医特色突出,优势病种以中医治疗为主,充分利用中医技术方法,优势病种服务量逐年增加。
五、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六、专科可独立开展骨伤专科常见临床技术,具有急性创伤等急症的救治能力,现代诊疗技术应与中医诊疗技术相结合。
七、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专科学术继承人。
八、开展骨伤专科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积极开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专科临床科学研究工作。
第四章 临床科室建设
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
2
室,医院和科室命名规范。
二、参照《中医医院骨伤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和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四、住院诊疗行为规范,中医优势病种以中医治疗为主 五、积极开展骨伤专科会诊,体现对骨伤专科有效的技术支撑。
六、加强中医康复能力建设,提供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
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八、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广泛、合理应用中医诊疗技术。
九、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使用达到要求。
第五章 中药药事管理
一、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合理遴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
二、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三、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采购、验收、储存、养护、
3
调剂、煎煮符合要求。
四、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建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并落实。
五、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
六、积极开展个体化特色中药服务,挖掘整理特色中药疗法和传统中药加工方法,并推广使用。
七、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安全与合理用药。
第六章 中医护理
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中医护理管理职能及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
二、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中医护理人员配置合理。 三、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四、积极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人次逐年上升。 五、开展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并持续改进。
第七章 文化建设
一、医院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
二、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体现中医药文化。
三、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四、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
五、参照中医医院环境形象建设范例,开展中医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
第八章 治未病服务
一、医院为发展治未病服务提供支撑。 二、治未病科功能定位准确。
三、治未病科基本条件满足业务需求。 四、按照要求规范提供治未病服务。
五、积极开展中医健康宣教,为下级医院提供技术指导。
第二部分 综合服务功能
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
(一)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保持适度规模,医院编制及实有床位数均≥100张,科室设置、每床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符合《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基本标准》。
二、医院服务
(一)医院有改善诊疗环境,提高工作绩效,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4.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