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黔东低山丘陵区,黔东南主要为非碳酸盐岩层,碳酸盐岩分布零星。在黔东北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出露区,虽然发育各种岩溶型态,但地下河少而分散,径流短,长度超过5公里的不多见,流量不大。
(六)地下河天然资源总量
地下河天然资源总量,是指全省各类地下河天然资源的总和。贵州省地下河天然资源总量,从60年代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省水利科研所、省地矿局等单位,先后进行过多次测算,其结果不尽一致。近几年的最新成果是: 1、1984年省水利水电科研所,采用河川基流分割法计算全省地下河资源总量多年平均值为258.7亿立方米/年,占河川径流的24.8%,其中岩溶水214.9亿立方米/年, 占地下河天然资源总量的83.1%,非岩溶水44亿立方米/年,占总量的16.9%.按流域分布,长江流域184亿立方米/年,占总量的71.1%,珠江流域74.7亿立方米/年,占总量的29.8%。
2、1983年省地矿局,根据全省l:20万水文地质普查的新成果,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计算枯季地下河天然资源总量为229.08亿立方米/年,其中岩溶水167.72亿立方米/年,占总量的73.2%,非岩滞水61.34亿立方米/年,占总量的26.78%,按流域分布,长江流域157.5亿立方米/年,占总量的69%,珠江流域73.3亿立方米/年,占总量的31%。
贵州省地下河天然资源总量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的2.63%,居全国第12 位;其中岩溶水占全国岩溶水总量的8.24%,居全国第6位。
二、专门水文地质
年代前除朱学范、乐森寻分别于1942年和1946
年对息烽开展一些初步调查,写有简报外,未见其它报导。50年代初,主要进行矿区水文地质工作,1958年以后,省地质、城建、煤炭、冶金部门,为解决主要城镇的生活和工业供水问题,先后开展供水水文地质普查和勘探。70年代中期以来,除省地质局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732部队等对主要城镇和映水农业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和打机井开发地下水以外,地矿局其它地质队伍,煤炭厅111队、水源队、冶金系统成都勘察公司、山东泰安打井队等10几个单位亦在主要城镇打机井开发地下水。“六五”期间,省科委组织省地矿局、省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工学院、南京大学等,对贵阳、遵义、安顺、水城、独山、普定岩溶水资源进行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并列为“六五”攻关项目;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在贵阳、遵义、安顺和水城建立了 地下水监测站,对地下水动态及污染情况进行长期监测;省地矿局第一、第二水文地质队、地质科研所、贵州工学院等几个单位对热矿泉水进行调查研究,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队对贵州地下河分布规律进行专题研究,并编制全省水文地质区划;省地矿局地质研究所对南部岩溶发育规律进行专题研究,等等。通过上述专门性水文地质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水文地质成果,为贵州国民经济建
专门性水文地质工作,50
设、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基础资料,获得找矿(水)奖、科技成果奖共16项。并大大拓宽了水文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和社会影响,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技术力量,对发展水文地质科学作出了贡献。
(一)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
贵州供水水文地质勘查, 始于1958年,由建工部勘察院西南分院,首次在贵阳市开展此项工作。此后,地质、煤炭、冶金等系统的专业队伍先后在贵阳、遵义
安顺、水城、凯里、都匀、瓮安、福泉等主要城市和工矿区进行供水勘察和钻井开发地下水。随着城市需水量日益增长,从60年代开始钻第一眼机井开发地下水,到70年代中期以后,专业和非专业打井队不断增加,至今全省已钻有机井几百眼,合计每日开采量达几十万吨。此外,还开发利用许多泉水和暗河等地下水天然资源,每日开采量亦几十万吨(见下表)。
贵州省主要城市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
城市名称 贵阳市 遵义市 安顺市 六盘水市 都匀市 凯里市 兴义市 铜仁市 合计 地下开采量(万吨/日) 天然露头 机井 合计 11.123 6.00 17.12 2.43 0.79 13.89 3.21 2.10 0.04 0.68 34.62 3.13 3.21 14.6 3.94 1.70 0.14 32.73
主要城市地下水的勘查和开发概况是 1、贵阳市
5.56 4.00 28.49 7.15 3.80 0.04 0.82 67.35 其中水城特区开采量为16.15万吨/日 备注 50年代以来;先有建工部西南综合勘察分院水源四队,在贵阳辖区263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开展1:5万的水文地质测量,施工勘探钻孔12个,其中4个孔作了抽水试验。与之同时,贵州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市辖区976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1:5万水文地质测量.。 1958-1960年该队在市区及南郊舒家寨一牛郎关一带,西郊三桥、阳关、野鸭塘一带,开展1:2.5万水文地质测量,施工勘探钻孔共100个,但大部分钻孔未作抽水试验,勘探工作质量低,勘探成果的利用价值较差;1968-1977年重点在市区168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初勘,开展1:2.5万水文地质测量,施工勘探钻孔61个,抽水试验64层,基本上查明了市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探明地下水年平均天然资源(C级)20.80万吨/日,可开采资源(B级)16.50万吨/日,于1982年提交了《贵阳市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初勘报告》。 贵阳市地下水类型有岩溶水,裂隙水和孔隙水三大类,岩溶水分布最广,水量丰富,是主要的地下水类型。贵阳市区,根据其水文地质特点,大体可分为西区和东区两个水文地质单元。西区,水以分水岭为界,南至阿哈寨阻水横断层,东西两侧分别以侏罗系砂页岩、二叠系页岩隔水层为界;东区以贵阳向斜岩溶盐地为主体。
贵阳市利用地下水天然露头(泉、暗何等)有悠久历史。近20多年来,由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人口剧增,城市供水日趋紧张,原有水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除了开发利用泉水、暗河等天然露头以外,还不断钻井开发深部地下水。从1966年开始打第一眼机井至70年代中期,全市机井尚不足10眼,总开采量仅3000—4000吨/口。1976年以后,有经济能力的单位,纷纷打自备机井开发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全市已有机井130余眼,总开采水量约6万吨/日。1990年建成汪家大井供水点,日开釆量8一10万吨,天然露头和机井开采水量合计约25万吨/日。
2,遵义市
自1958年开始,先后有建工部勘察院,贵州地质局102地质大队和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大队、冶金部成都勘探公司、建工部北京水源六队和西南水源三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732部队等单位为城市生活用水及工矿用水,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作过1:5万的水文地质测量,合计施工勘探钻孔63个。1980年至1982年,贵州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大队,又系统地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在179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l:l万水文地质测绘,施工勘探钻孔61个,总进尺1.37万米,抽水试验73层,基本上查明了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探明地下水年平均天然资源11.62万吨/日,可开釆资源(8级)8.02万吨/日,提交了《遵义市供水水文地质初勘报告》。 大量资料说明:遵义市地下水有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孔隙水三大类型,其中岩溶水分布最广,水量较丰富,是区内最有供水价值的地下水类型。 50年代前,遵义市无统一供水系统,市局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露头(泉水)作供水水源。50年代始建立以抽取地下河水为主的沙坝,白杨洞自来水厂,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多,70年代以来许多有经济能力的单位,
为缓解供水紧张的局面,先后施工了自备机井,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目前市内已有机井70眼,实际正常使用57眼,开采水量约3万吨/日。还利用地下水天然露头17处,开采水量约2.50万吨/日。机井和天然露头开采量合计约5.50万吨/日。
3、安颀市
1958年开始,先后有建工部西南勘察分院、冶金部成都勘察公司、六盘水特区煤田勘察公司水源队等单位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和凿井开发地下水。其中大部分是为解决个别工厂的供水而在小范围内进行勘查和凿井的。1981—1987年,贵州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为安顾市城市供水,进行供水水文地质普查、勘探、开展l:2.5万水文地质测绘共150平方公里,施工钻孔52个,总进尺9708米,抽水试验31个孔59层,水动态观测45个点,基本查明安顾市的水文地质条件,探明地下水天然资源12.39万吨/日,可开采资源7.9万吨/日,于1988年提交《安顺市供水水文地质初勘报告》。
安顺市地下水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白云岩(T1a)溶洞裂隙水。该类地下水分
布广、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其次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石灰岩(T1d)溶洞裂隙水。安顺市区无大的地表河流可作为城市供水水源,虹山水库因受污染已不能利用。目前城市供水全部系利用地下水。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已有22个单位共开采地下水天然露头18处,每日开采量为7900—16375吨;有27个单位共施工机井50眼,正常使用37眼,每日开釆量达32131—33183吨,全市合计每日开采地下水4—5万吨。
4、水城特区
从 1965年起,先后有省地矿局等5个单位在水城盆地进行地下水普查、勘探和打井。该区以石炭系的岩溶管道水为主。据1984年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提交的《水城盆地岩溶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报告,盆地地下水可开采资源为15.99万吨/日。截止1988年已建机井20余眼,开采量约7.71万吨/日,此外,抽取泉水地下河水量约8.44万吨/日,总计实际开采量达16.15万吨/日,目前地下水是该区城市及工矿企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5、凯里市
自1984年以来,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在该市开展供水水文地质普查、勘
探,先后作过1:5万和1:2.5万的水文地质测量,施工勘探钻孔31个,总进尺共6077米,抽水试验35层,基本查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其主要含水层为寒武系炉山组、高台组和平井组白云岩,含岩溶裂隙水,局部有承压水,其中8个钻孔(井)发生自流现象,水头高出地面0.4-4.99米。目前全市水源基本上是地下水,巳建机井约30眼,但正常使用者不足20眼,实际开采量1.7万吨/
日,此外抽取地下水露头(主要大龙井)约2.10万吨/日,总计实际开采量约3.80万吨/日。
6、都匀市
1982年和1988年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先后两次进行1:5万的水文地质普查。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目前全市已有30眼机井开采地下水,正常使用者20多眼,实际开采量约3.90吨/日,开采地下水露头(泉水)12处,实际开釆量约3.2吨/日,总计开采地下水达7.1吨/日。
(二)农业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
60年代初以来,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先后在兴义杨四屯,兴仁万屯,独山四方井、基长、下司、马尾、普定马官、平坝夏云、中八、遵义南白镇、安顺天龙镇等地;第二水文地质大队在遵义深溪水、龙坪、虾子、新场、苟江、平正、山盆、鸭溪、绥阳等地;中国人民解放军732部队在玉屏朱家场等地均开展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和打井。此外,各地、县水利部门开展过地表、地下水资源规划调查,贵州工学院、南京大学、成都地质学院分别在独山、普定进行岩溶水资源研究。上述各项工作成果为贵州省农田供水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大多数农民居住区和田地都很分散以及经济落后等种种原因,采取钻井开采地下水作为农业用水,存在很多团难。有些地区十分干旱缺水,尽管进行了地下水勘查,但开发利用率很低,即或钻机井也难以正常使用。根据3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从当前贵州的实际情况出发,无地表水的地区,应以围泉筑堰、引用地下河水或修建地下水库等方式开发利用地下水为主。目前独山、普定等地,地下河较发育的地区,已建有地下水库数十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全省目前发现的矿泉水绝大多数为热矿水 (俗称温泉),冷矿泉虽已有发现,但数量极少,研究程度很低,暂不涉及。
贵州热矿水的调查与评价起步较晚,50年代前除乐森寻、朱学范(1942、1946)
对息烽温泉开展一些初步调查,写有简报外,尚未见有其它著述。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在开展全省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普查的同时,对温泉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报告中有简略记述。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以建立疗养院和地热能利用为目的,有关单位先后较系统地开展了普查工作。其中:1971年8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研究所收集体理全省温泉39处,钻孔热水1处。1972年贵州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对全省温泉进行了初步调查总结,并重点对贵阳市新添寨热水进行了普查,著有《贵州温泉简辑及新添寨地热初步勘探设计》。1980年贵州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编写贵州省构造体系图及说明书的同时,收集整理贵州温泉64处,热水钻孔两处,探讨了温泉的出露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1981年及1982年3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先后对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贵州水文地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