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 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出示课文资料袋一组图,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绍民居:同学们,以上民居只是我国民居类型中的其中几种,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俗话说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去领略一番吧。

二、通过自学,整体感知。

1、通过自学,我们知道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民居呢? 板书: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2、那么你们能说说它们分别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师:下面老师想把全班同学分为A、B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

①研究内容:

从建筑作用、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特征几方面研读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和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②研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出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2.四人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①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②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①由乙组代表介绍“傣家竹楼”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②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

3.总结:同学们交流得非常热烈。让我们细心观察,作者分别从民居的建筑作用、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特征等方面为我们具体描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 五、体会说明方法

1.与此同时,作者在介绍民居特色的时候还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下面请你们再回文中找一找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③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 ④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收获一定不少了,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这些民居。(出示邮票) 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

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我国从1986至1991年,总共发行四套民居邮票,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这些民居我们都认识了,通过查找资料,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民居吗?

2、学生介绍其它民居。(模仿作者从建筑作用、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特征几方面介绍)

3、小结:大家都像一位出色的导游带我们参观了那么多具有特色的民居,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大家会对我国的民风民俗更感兴趣吧! 发放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拓展阅读。

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在广

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

东北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见邮票下方, 以及左图)。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

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上海民居──上海“石库门”房子。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房子最具代表性。因为上海繁华,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排组成,相互毗连。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坡屋顶,并有小型晒台,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楼上楼下,小巧玲珑,青瓦覆盖,阁楼晒台,绿树掩映,十分幽雅。

陕北民居──窑洞。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

台湾民居──台湾民居的基本形态是三合院、四合院。屋顶前后坡落水。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晒农作物。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秘密性较高。

浙江民居──浙江民居-黄岩天长街住宅。该住宅面街背河、附有店面,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的房作厨房。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第二层空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遍有低,轮廓线不单调。 布置作业: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说明这节课的意图:这类课文就如课外阅读一样,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所以整节课我把所有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讨论,思考,而老

师就从旁指导。而这篇课文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除此之外,学生通过课前的自学,他们还认识了更多的民居,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家长会流程: 一、 谢雪娥上课。

二、 小结这节课的情况,并请家长指导。 三、 请韩老师说说毕业班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 家长自由交流或向老师询问报考的情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64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