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低能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三、判断题
31.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对 )
32.在“分业种减排方法”下,最主要的受益者是那些拥有着先进节能技术的国家。(错) 33.日本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资金技术投入为主体。 (错 ) 34.意大利的“白色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错 )
35.“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错 )
36.《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对 )
37.“可持续消费”, 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错 ) 38.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 )
39.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令世人瞩目。(对 )
40.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边界调节税”法案。即从2030年开始对进口的高排放密集型产品,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产品实施“碳关税”。(错)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对)
42.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错 ) 43.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错 ) 44.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回钢厂回炉再炼。(错 ) 45.国家应该无条件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市场和销售。 (错 ) 46.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对 )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 )
48.“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错 )
49.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依据。(错 ) 50.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法律依据。(错 )
职业道德答卷答案 一、单选题
(1)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所讲的“集体”指的是( )
……以下题目略
答案:保证你能考85分以上
1.B 2.D 3.C 4.A 5.D 6.A 7.C 8.D 9.C 10.D
11.AC 12.BD 13.ABCD 14.BD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BCD
21. 错 22.对 23. 错 24. 错 25. 对 26. 对 27. 对 28. 错
29. 对 30. 对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2.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 (“领跑者”制度)
3.目前世界上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着“风电王国”美誉的是(丹麦)。 4.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福田蓝图”的提出)。
5.最早发现于南美,被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称为“圣婴”的气候现象的是(厄尔尼诺)。
6.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6)年下降40%-45%的承诺。 7.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消费模式)为根基
8.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9.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0.“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1.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年1月1日) 1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
13.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上海 )。 14.我国现有能源生产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项是(太阳能)。
15.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 16.(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7.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成果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8.(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1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能源中,属于新型能源的是(原子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22.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产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销售的低碳化,消费的低碳化)。
2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而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这三大部门是指(工业,交通,建筑)
2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 遏制奢侈浪费,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5.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确定公益最大化原则,限制开发原则,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
2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观念先行性,技术先导性,物质循环性,效益综合性)。
2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28.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靠(绿色发展,科技进步)。 29.世界上已经有(德国,英国,中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低碳产品认证。
30.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低能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三、判断题
31.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对 )
32.在“分业种减排方法”下,最主要的受益者是那些拥有着先进节能技术的国家。(错) 33.日本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资金技术投入为主体。 (错 ) 34.意大利的“白色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错 )
35.“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错 )
36.《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对 )
37.“可持续消费”, 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错 ) 38.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 )
39.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令世人瞩目。(对 )
40.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边界调节税”法案。即从2030年开始对进口的高排放密集型产品,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产品实施“碳关税”。(错)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对)
42.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错 ) 43.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错 ) 44.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回钢厂回炉再炼。(错 ) 45.国家应该无条件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市场和销售。 (错 ) 46.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对 )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 )
48.“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错 )
49.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依据。(错 ) 50.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法律依据。(错 ) 一、单选题
(1)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所讲的“集体”指的是( ) 1.B 2.D 3.C 4.A 5.D 6.A 7.C 8.D 9.C 10.D
11.AC 12.BD 13.ABCD 14.BD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BCD
21. 错 22.对 23. 错 24. 错 25. 对 26. 对 27. 对 28. 错 29. 对 30. 对
3、( )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D、森林 4、“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 )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A、低碳经济实验区 B、低碳农村 C、低碳工业 D、碳汇减碳
8、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10、( )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 A、无害化技术 B、环境监测技术 C、再利用技术 D、再回收技术
12、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 A、造纸 B、汽车 C、建筑 D、运输 13、( )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A、美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最全连云港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公共课考试题库完整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