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移情入境,让散文教学富有诗情画意
作者:杨勤长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年第05期
语文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古今中外,多少教育家为探究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配合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美国教育家杜威及他的学生克伯屈认为教学过程的模式是:“创造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成果,重视开发学生智力和技能训练。”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创设情境,美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没了学习兴趣、热情和动机,一切教学都是枉然。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李吉林老师在小学教学园地里辛苦探索了几十年,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凝聚成了情境教学法,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让教学更加生活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散文篇目很多,采用情境教学法,会让语文课堂更有生活情趣、更有诗情画意。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脍炙人口的散文,家喻户晓;《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济南的冬天》……文质兼美的散文,熟能成诵。为什么这些散文家喻户晓,人们熟能成诵?就是因为人们一读到这些散文,眼前就会再现散文中所描写情境,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没有去过岳阳楼,没有看过洞庭湖,只是凭借滕子京寄来的《洞庭晚秋图》想象而写作的,画即是文,文即是画,文中的情境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语文老师在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春》时,黑板上展开的总是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散文教学中,教师如何选择切入点,移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既接受知识教育,又受到美的熏陶?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现代媒体技术,通过朗读、讲述故事、师生表演等教学手段展现生活场景,引领学生深入场景,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也使得情操得以陶冶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创设情境,再现文中的情境,指导朗读,品味语言,分析情感,概括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文本、教师和学生三者在课堂教学中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散文《散步》,贴近生活,情浓意切。这一单元是一组讨论生命意义、书写人生体验的文章,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也有很强的文学性。它把一家人的感情浓缩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事件中,写的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片段,反映的却是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移情入境,让散文教学富有诗情画意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