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词。 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演示这部分“开心辞典”的片段。 (2)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用音词,使用时需要加以认真辨析。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小结,让学生读题。 (2)让学生思考每题的括号里应填什么词。 (3)师生共同给出正确答案。

(4)学生照上一部分的样子回答问题。(可以同桌相互问答) (5)共同小结积累同音词的使用和辨析方法。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认真回忆:我们还学过哪些像这样的同音词。(学生思考、交流,列出一组或几组这样的同音词)

(3)根据列出的同音词,自己出题,同桌或小组回答。(题目形式也可以有所变化)

(4)师生评议。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诵读《我不期望回报》

(1)说说题目的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不懂的词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范读。

(4)学生理解着去诵读。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感悟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如果付出,便不期望回报”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湖水与堤岸、山岭与青草”的关系是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读过诗歌后的个人感受。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临写《船长》中的最后一段,提醒孩子:字写在每一行的中间,标点占一格。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明确采访中的基本注意点 2、知道采访的具体要求。 3、在实际活动中学习采访。 教学过程:

1、采访其实是一种交往。但并不是随意地交谈。

2、同学们在生活中,特别是想小记者的同学少不了要采访。怎样学采访呢? 我们要学会采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 1、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⑴要确定被采访的对象,采访的目的以及相关的内容。要尽可能地多了解被

采访对象,从而掌握采访前的第一手资料。

⑵事先预约。写信或电话联系被采访对象,让其也有个心理准备,可以使其对你的提问做到心中有底,从而顺利地接受你的采访。

⑶编拟采访提纲。采访前把准备提出的问题一一列出,再排个队,即先问什么,接着问什么,最后再问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点,对刚刚学做采访的人尤为重要,建议根据提纲,演练一遍。

⑷准备好必带之物。如小记者证章、证明、笔、笔记本、照相机、小型收录机等。为了采访中的安全或有个照应,最好两三人一道前往采访。

2、采访时,要有礼貌,随机应变。

⑴礼貌。首先,要守时;其次,要主动出示有关身份证明,主动自我介绍;第三,采访中不能强人所难,对一些被采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要尊重别人;第四,自始至终,要注意礼貌用语,说话别高喊大叫,要自然大方,音量使别人听清楚为宜,过于胆小、拘谨、不好意思,都会影响应变。

⑵留意观察,记录要点。

采访过程是个双向接受的过程。采访中要做到一个有心人,注意被采访对象的动作、举止、神态及周围环境的显现,要力求又快又准地记录被采访者的话语,至少记录下要点,如一些数据、精彩的语言等。回到家后要趁热打铁,边听录音,边整理记录。

3、采访后要致谢。

采访结束后,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留下被采访者的合影,作为此次采访的证据,也是你采访的珍贵资料。最后别忘了话别致谢,诸如“非常感谢您(你)的合作,我回去将谈话整理成稿件后,请您(你)审阅”等。

二、练习采访

请你小记者的身份进行一次采访活动。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运动员、书法家、小手风琴手、故事大王等其中之一为采访对象,填写下列表格。

采访对象 性别 年龄 身份 主要外貌特征 采访目的

采访中心内容 主要事迹 采访提纲: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部分。 教学第一部分。

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教学第二部分 根据上一部分。

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小结。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散文。

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指名读,齐读 感悟

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师生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3、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 中的第八节。 引导学生读贴

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 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练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1—练习7教学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48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