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工17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模版及要求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三峡水电站厂房单向板设计
学习中心: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2017年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1基本情况
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房的尺寸,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1.1设计资料
(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10kN/m2。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3)。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采用HPB235级钢筋。
1.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的跨度为5.4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m。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l/40=2300/40=57.5mm,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所以板厚取。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1/18~l/12)=(1/18~1/12)=300~450mm,取h=400mm,截面宽b=(1/3~1/2)h=(1/3~1/2)×400=133~200mm,取b=18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14~1/8)l=(1/15~1/10)×6300=450~788mm,取hz=650mm,截面宽b=(1/3~1/2)hz=(1/3~1/2)×650=217~325mm,取b=250mm。柱的截面尺寸b×h=400×400mm2。
2单向板结构设计
2.1板的设计
本节内容是根据已知的荷载条件对板进行配筋设计,按塑性理论进行计算。
(1)、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取1m宽板带计算:
面层0.02×20=0.4kN/m
板自重板厚×γ×1=0.08×25×1=2.0kN/m
板底抹灰粉刷厚度×γ×1=0.015×17×1=0.255kN/m
永久荷载设计值:=1.2(0.4+2+0.255)=3.186
活载设计值:qk=10kN/m2×1.3=13kN/m
荷载设计值总值:gk+qk=16.186≈16.2kN/m
(2)、跨度计算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b=18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120mm,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中跨:l0=ln=2100-180=1920mm
边跨:按以下两项最小值确定
l0=ln+1/2hB=(2100-120-180/2)+80/2=1930mm
l0=Ln+1/2a=(2100-120-180/2)+120/2=1950mm
所以边跨板的计算取l0=1930mm。
板的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3)内力计算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表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下表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B
离端第二支座 2
中间跨跨中 C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l0
(m) l01=1.930 l01=1.930 l02=1.920 l02=1.920
M=α(gk+qk)l02
(kN.m) 5.486 -5.486 3.732 -4.266
4.配筋计算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板宽b=1000mm,板厚h=80mm,αs=20mm,则h0=80-20=60mm,C25混凝土,α1=1.0,fc=11.9N/mm,HPB235钢筋,fy=210N/mm2。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M2、M3)和中间支座(Mc)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板的配筋计算
截面 1 B 2 C
M(kN.m) M1 MB M2 0.8M2 Mc 0.8Mc
5.486 -5.486 3.732 2.986 -4.266 -3.413
42.84 42.84 42.84 42.84 42.84 42.84
0.128 -0.128 0.087 0.070 -0.100 -0.080
0.137 -0.137 0.091 0.073 -0.106 -0.083
466 -466 310 249 -361 -283
选钢筋 φ10@160 φ10@180 φ8@140 φ8@180 φ8@130 φ8@170
实际配筋 AS=491mm2 AS=436mm2 AS=359mm2 AS=279mm2 AS=387mm2 AS=296mm2
最小配筋率ρ=As/bh=249/(1000*60)=0.42%>ρmin=0.2%。
2.2次梁的设计
本节内容是根据已知的荷载条件对次梁进行配筋设计,按塑性理论进行计算。
1.确定次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l0=ln=5400-250=5150mm
边跨:l0=1.025ln=1.025×(5400-120-250/2)=5284mm
l0=ln+a/2=(5400-120-250/2)+240/2=5275mm
边跨计算跨度上式计算中取小值,即l0=5275mm
当跨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3.186×2.1=6.691kN/m
次梁肋自重:0.18×(0.4-0.08)×25×1.2=1.728kN/m
次梁粉刷重:0.015×2×(0.4-0.08)×17×1.2=0.196
小计:g=8.615KN/m
活荷载设计值:q=13*2.1=27.3KN/m
荷载总设计值:q+g=27.3+8.615=35.915KN/m,取荷载为35.92KN/m。
3.内力计算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表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表
α值:
次梁弯矩值计算
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B
离端支座 2 C
跨中支座
弯矩系数α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l0(m) 5275 5275 5150 5150
M=α(g+q)l02(kN.m) 90.86 -90.86 59.54 -68.05
β值:
次梁剪力值计算
截面位置 A B左
离端第二支座 B右
离端第二支座 C
跨中支座
剪力系数β 0.45 0.6 0.55 0.55
净跨度 5.15 5.15 5.15 5.15
V=β((g+p)ln(kN) 83.24 110.99 101.74 101.74
其中,M=α(g+p)l02
V=β((g+p)ln
4.正截面强度计算
1)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5150/3=1717mm,且=2010+180=2190mm考虑,故取=1717mm。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梁高h=400mm,h0=400-35=365mm,翼缘厚hf=80mm。
判定是第几类T形截面:
均大于边跨跨中弯矩和中跨跨中弯矩,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2)、钢筋截面计算如下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下: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1 B 2 C
M() 90.86 -90.86 59.54 -68.05
0.035 0.318 0.022 0.209
0.036 0.397 0.022 0.237
895 1035 547 618
选择钢筋 3φ20(弯1) 4φ20(弯2) 3φ16(弯1) 3φ18(弯1)
实际配筋 941mm2 1256mm2 603mm2 763mm2
5.斜截面强度计算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如下: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A C
V() 83.24 110.99 101.74 101.74
195.5kN>83.24kN
截面满足 182.1kN>110.99kN
截面满足 182.1kN>101.74kN
截面满足 195.5kN>101.74kN
截面满足
(kN) 64.9kN<83.24kN
需配箍筋 60.5kN<110.99kN
需配箍筋 60.5kN<101.74kN
需配箍筋 64.9kN<101.74kN
需配箍筋
箍筋肢数、直径 2φ6 2φ6 2φ6 2φ6
57 57 57 57
355.92 131.5 159.7 189.8
实配箍筋间距 150mm 不足150mm,用Asb补充 150mm 150mm
116.91kN>83.24kN 108.9kN<110.99kN 108.9kN>101.74kN 116.9kN>101.74kN
/ 40.4mm2 / /
选配弯起钢筋 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φ20 1φ20 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φ16 由于纵向钢筋充足,可弯起1φ18
实配钢筋面积 314.2mm2 314.2mm2 201.1mm2 254.5mm2
6.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每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2.3主梁的设计
本节内容是根据已知的荷载条件对主梁进行配筋设计,按弹性理论进行设计。
主梁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1.确定次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柱截面选用350mm×350mm,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则主梁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ln1=0.025*(6300-350/2-120)=6005mm,
因为0.025ln1=0.025*(6300-350/2-120)=150.1<a/2=185mm
所以边跨取:,
边跨计算跨度取小值,即l0=6330mm;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2、荷载计算:
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次梁恒载×主梁间距=8.615×6.3=45.57
主梁自重(折算成集中荷载):1.2250.25(0.65-0.08)2.1=8.978KN
梁底及梁侧抹灰(折算成集中荷载):
1.2170.015(0.65-0.08)22.1=0.733KN
永久荷载设计值合计:G=55.281KN
由次梁传来可变荷载:Q=27.35.3=144.69KN
永久和可变荷载合计:G+Q=199.971KN
3.内力计算
1)、
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L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主梁弯矩计算
项次 荷载简图
/
/
/
() 组合项次 ①+④ ①+④ ①+④ ①+②
组合值 263.83 -331.28 148.63 -203.81
() 组合项次 ①+② ①+③ ①+③ ①+⑤
组合值 306.9 -203.81 170.06 -77.06
2)、
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
主梁剪力计算
项次 荷载简图
() 组合项次 ①+② ①+④ ①+④
组合值 145.4 -230.25 202.96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配筋计算
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
梁高:h=650,h0=650-35=615mm(边跨),h0=650-35=615mm(中间跨);
翼缘厚:
判定是第几类T形截面:
均大于边跨跨中弯矩和中跨跨中弯矩,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2)、钢筋截面计算如下
支座截面按b×h=250mm×650mm的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h0=650-70=580mm,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h0=615mm。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工17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模版及要求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大工17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模版及要求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09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