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38、某车辆制造企业准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安全管理部门策划了如下的检查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①检查前准备②实施检查③提出检查结论④提出整改要求⑤组织整改⑥验证整改结果。其中,属于安全检查阶段的工作程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解析】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安全检查准备、实施安全检查、综合分析。 39、企业为了保证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需要做好安全检查的准备工作。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企业安全检查准备工作的是( )。
A.某化工企业组织检查前准备了有毒气体检测仪等工具 B.某施工企业组织检查前对相关检查人员进行培训 C.某机械加工企业参考同行业厂家编制的检查提纲
D.某发电企业针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约谈了相关人员√ 【解析】安全检查准备: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D选项“约谈”属于实施安全检查的方法。
40、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某小型采石场,发现存在严重的“神仙岩”、“一面墙”等重大事故隐患。监管人员责令该采石场立即停产整顿,但该采石场负责人自认为采石经验丰富,拒不停产整改。下列关于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中,正确的是( )。
A.依法提请该市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B.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C.没收违法所得,拍卖非法开采的产品、采掘设备 D.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
【解析】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41、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生产经营单位每季度应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上报有关隐患的内容。下列内容中,不属于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是( )。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B.隐患的治理方案
C.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D.隐患管理的缺陷√
【解析】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42、某水泥熟料生产线,在煤粉制备、水泥配料、生料粉磨工段存在沙尘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窑头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危害,在回转窑处存在高温、辐射热,设备运转中存在矂声危害。按照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矽尘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B.高温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C.噪声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氧化碳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解析】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大自然环境。矽尘、氧化碳属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因素,噪声属于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因素。
43、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给出了13种法定尘肺病。下列职业病中,不属于法定尘肺病的是( )。 A.矽肺 B.石墨尘肺 C.电焊工尘肺
D.石棉所致肺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危害识别。13种法定尘肺病,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44、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下列危险和有害因素中,属于环境因素的是( )。 A.激光辐射 B.机械性噪声 C.室内阶梯无护栏√ D.安全防护距离不够
【解析】激光辐射、机械性噪声和安全防护距离不够属于物的因素。
4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要依法开展不同类型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下列关于职业病危害评价类型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现状评价√ B.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C.预评价、设计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D.设计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解析】建设项目执业危害评价又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与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46、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属于控制化学毒物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是( )。 A.改变工艺用甲苯替代苯作为原料√ B.佩戴防毒面具 C.建立健全预防控制程度 D.合理组织劳动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危害控制。选项B属于个体防护措施,选项CD属于组织管理措施。
47、某化工企业,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氯气。按照规定,该企业应在使用氯气的区域设罝警示线。该警示线的颜色应是( )。 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解析】一般有毒作业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红色区域警示线。 48、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中,颜色为白色的部分是( )。 A.“LA”及背景√ B.盾牌及“安全防护” C.标志边框 D.标志编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参照《安全色》(GB2893-2001)的规定,标识边框、盾牌及“安全防护”为绿色,“LA”及背景为白色,标识编号为黑色。 49、某汽车加工厂的冲压车间存在着噪声,焊接车间存在着激光和高温烟尘,打磨车间存在着粉尘,喷涂车间存在着有毒、可燃气体等危险有害因素。下列该汽车加工厂为从业人员配备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冲压车间操作工配备防噪声耳罩 B.为焊接车间操作工配备有色眼镜 C.为打磨车间操作工配备防尘口罩√ D.为喷涂车间操作工配备电绝缘鞋
【解析】打磨车间存在着粉尘,应配备防尘口罩,且防尘口罩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A选项不属于特种劳动防护品,B选项应配备焊接眼面防护具,D选项应配备阻燃防护服等。 50、某化工企业的反应车间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根据国家关于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防静电服使用管理的要求,该化工企业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易燃易爆场所,穿、脱防静电服 B.穿防静电服时,与运动鞋配套使用
C.在易燃易爆场所,穿附加金属个人信息标志的防静电服 D.穿防静电服时,与防静电鞋配套使用√
【解析】A选项应穿阻燃防护服,B选项应与防静电鞋使用,C选项不能使用金属个人标志,否则容易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5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是我国一项特殊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度。根据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规定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安全标志由盾牌图形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编号组成 B.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由国家质检部门负责 C.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需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产√ D.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证书有效期为5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由盾牌图形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编号组成,选项A的安全标志由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选项B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选项D应是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的有效期为4年。 【答案】C
52、电焊和气焊均会产生紫外线而引起功能性伤害,在焊接作业现场,应设罝指令标如识和警告标识。依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焊接作业现场应设罝的指令和警告标识分别是( )。 A.必须穿防护服和当心高温表面 B.必须配戴遮光护目镜和当心弧光√ C.必须穿防护服和当心辐射 D.必须戴防护眼镜和当心烫伤
【解析】电焊和气焊均会产生紫外线而引起功能性伤害,故在焊接作业现场,必须配戴遮光护目镜和当心弧光。
53、甲建筑施工企业承接一项大型工程的施工任务,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将其中一个专项工程发包给具有专业施工资质的乙企业。由于该承包工程遇到复杂地质条件,乙企业将工程方案进行变更,更换和任命了相应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针对甲、乙企业上述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企业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人员的选拔应与甲企业共同协商 B.乙企业更换工程管理人员需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乙企业更换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人员需经甲企业同意√ D.乙企业更换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需经监理单位同意
【解析】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换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关系到施工安全及质量的特殊工种人员,特殊情况需要换人时须征得法宝单位的同意,并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单选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