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B14 35B15 35B16 35A10 35A11 35A12 35B17 35B18 35B19 35B20 35C05 35C06 35C07 35C08 35A13 35A14 35B21 35B22 35B23 35B24 35B25 35B26 35A15 35B27 35B28 35B29 35B30 35B31 35B32 35C09 35C10 35C11 35C12 钢管杆 双 鼓型 单 上字 35kV G ≤1000 角钢塔 双 鼓型 单 上字 混凝土杆 单 上字/水平 35kV F ≤1000 角钢塔 双 鼓型 单 上字 混凝土杆 钢管杆 双 单 双 鼓型 上字 鼓型 35kV E ≤2000 角钢塔 双 鼓型 混凝土杆 单 双 单 上字 鼓型 上字 双 鼓型 LGJ-150/20 LGJ-240/30 LGJ-300/40 LGJ-95/20 LGJ-185/30 LGJ-185/30 LGJ-150/20 LGJ-240/30 LGJ-150/20 LGJ-240/30 LGJ-185/30 LGJ-300/25 LGJ-185/30 LGJ-300/25 LGJ-185/30 LGJ-185/30 LGJ-150/20 LGJ-240/30 LGJ-300/40 LGJ-150/20 LGJ-240/30 LGJ-300/40 LGJ-185/30 LGJ-150/20 LGJ-240/30 LGJ-300/40 LGJ-150/20 LGJ-240/30 LGJ-300/40 LGJ-185/30 LGJ-300/25 LGJ-185/30 LGJ-300/25 GJ-35 GJ-50 GJ-50 GJ-35 GJ-35 GJ-35 GJ-35 GJ-50 GJ-35 GJ-50 GJ-35 GJ-50 GJ-35 GJ-50 GJ-35 GJ-35 GJ-35 GJ-50 GJ-50 GJ-35 GJ-50 GJ-50 GJ-35 GJ-35 GJ-50 GJ-50 GJ-35 GJ-50 GJ-50 GJ-35 GJ-50 GJ-35 GJ-50 7 7 7 8 8 2 7 7 7 7 5 5 5 5 6 2 7 7 7 7 7 7 6 7 7 7 7 7 7 5 5 5 5 平地 平地/山区 平地/山区 平地 平地/山区 单 上字 2. 典型设计技术原则 2.1. 设计气象条件
66kV线路主要采用在东北地区,根据东北地区66kV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采用最大风速30m/s、最低温度-40oC和最大覆冰10mm,组合成气象条件C。
35kV全国各地均有采用,根据各网省公司提供的典型设计技术导则,最大风速25m/s、最低温度-20oC和最大覆冰5mm,组合成气象条
5
件A,主要适用于华中和华北部分地区;最大风速25m/s、最低温度-10oC和最大覆冰10mm,组合成气象条件B,主要适用于湖南、湖北地区;最大风速30m/s、最低温度-10oC和最大覆冰10mm,组合成气象条件D,主要适用于华中、华北部分山区;最大风速30m/s、最低温度
-30oC和最大覆冰10mm,组合成气象条件E,主要适用于西北地区;最大风速30m/s、最低温度-20oC和最大覆冰5mm,组合成气象条件F,主要适用于一般沿海地区;最大风速35m/s、最低温度-10oC和最大覆冰0mm,组合成气象条件G,主要适用于台风出现频率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 2.2. 导线和地线
目前我国导线采用的标准为GB 1179-199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该标准于1999年颁布实施,用于替代1983年版标准,基本参照IEC相关的架空线路导线标准编制的,在导线设计、制造和检验方面基本与国际接轨,应该说该标准对提升我国架空线路导线的制造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本次典型设计推荐采用1999年标准。
由于设计覆冰分别为0mm、5mm和10mm,参考以往工程的设计情况,对于导线型号推荐如下表;对于66kV双分裂导线暂按垂直布置,分裂间距400mm。
6
表3-1 导线参数表
综合弹性 标称截面 线膨胀系数结构,根数/直径( mm)系数2铝钢(mm) (1/℃) (MPa) 铝 钢 95/20 150/25 185/30 240/30 300/25 300/40 76000 76000 76000 73000 65000 73000 18.5x10 18.9x10 18.9x10 19.6x10 20.5x10 19.6x10 -6-6-6-6-6-6计算截面(mm) 铝 95.14 148.86 181.34 244.29 306.21 300.09 钢 18.82 24.25 29.59 31.67 27.10 38.90 总计 113.96 173.11 210.93 275.96 333.31 338.99 2直流电阻不交货长计算拉断计算重量外径(mm) 大于(Ω度不小力(N) (kg/km) /km) 于(m) 13.87 17.10 18.88 21.60 23.76 23.94 0.3019 0.1939 0.1592 0.1181 0.09433 0.09614 37200 54110 64320 75620 83410 92220 408.9 601.0 732.6 922.2 1058 1133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7/4.16 26/2.70 26/2.98 24/3.60 48/2.85 24/3.99 7/1.85 7/2.10 7/2.32 7/2.40 7/2.22 7/2.66 7
输电线路地线主要根据系统对地线是否有特殊要求来进行选择,当系统要求地线采用OPGW光缆时,地线型号的确定要考虑OPGW光缆对热稳定的要求。35kV线路采用OPGW的概率较小,本次典型设计35kV单地线不考虑采用OPGW情况,地线采用GJ-35和GJ-50两种型号;考虑到目前66kV线路大多在240mm2截面及以上导线才采用OPGW光缆,荷载与GJ-50钢绞线接近,所以地线不再特殊考虑架设OPGW光缆的条件。
2.3. 导地线安全系数
角钢塔和混凝土杆的导线安全系数取2.5,地线安全系数原则上大于导线,各设计单位根据导地线配合要求自行确定。
钢管杆的导线安全系数取6~8,地线安全系数各设计单位根据导地线配合要求自行确定。 2.4. 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 2.4.1.
绝缘配合原则
依照GB 50061-1997《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和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进行绝缘设计,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情况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一般35~66kV线路的绝缘设计上,以防污设计为主,根据以往工程的设计经验,大量的线路处于Ⅱ级污秽区,考虑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对于典型设计我们选择按Ⅲ级污秽区进行绝缘配合设计,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爬电比距≥3.2cm/kV(对应系统最高电压),若在具体工程的设计中,线路经过地区污秽程度低于或高于上述条件时,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绝缘子型式来满足要求。 2.4.2.
绝缘子片数
经统计和计算表明,操作过电压对绝缘子片数不起控制作用,依
8
照规程按工频电压的泄漏距离要求来确定绝缘子片数,可由下式计算
n?dUeLo
式中n——直线杆塔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
Ue——线路额定电压(kV)
d——单位泄漏比距(cm/kV)
Lo——绝缘子几何泄漏距离(cm)
根据上述原则计算出的绝缘子片数见表3-2。 表3-2 绝缘子片数选择一览表
电压等级(kV) 66 35 回路 单、双 单、双 海拔高度(m) ≤1000 ≤1000 1000~2000 片 数(片) 5 4 4 绝缘长度(mm) 730 584 584 注 爬电比距为按照瓷或玻璃能达到的最大数值。 2.4.3.
空气间隙
典型设计的空气间隙完全按照规程的相关规定选择,高海拔地区相应修正,其采用的空气间隙值见表3-3。
表3-3 空气间隙推荐采用数值
电压等级 (kV) 66 35 回 路 单、双 单 海拔高度 (m) ≤1000 ≤1000 1000~2000 空气间隙(m) 运行电压 内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带电作业 0.20 0.10 0.13 0.50 0.25 0.30 0.65 0.45 0.53 0.70 0.60 0.65 注 带电作业对操作人员需停留工作的部位应增加0.3~0.5m 2.4.4.
防雷保护
本次典设35kV混凝土单杆考虑了无地线的情况;对有地线的杆塔,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家电网公司66kV和35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