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西南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建设路小学 李延玲
2015年12月12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嘉峪关市教育局组织的在西南大学举行的为期五天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短短的五天使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一、 坚定了教学理念
受益最深的是李大圣院长的讲座《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我是第一次聆听李大圣院长的讲座,李院长的讲座是真实、真情、真挚、真能的自然流露,李院长结合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用鲜活而生动的案例让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欢笑声。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院长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啃苹果,教师不能只给学生苹果,教师要注重啃的过程;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山顶风景绝佳,还要告诉学生到达山顶欣赏美景的路径。这也正是我平时教学中所做的,但做的不够好,李院长的讲座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尤其是教会学生啃苹果的过程值得深入。
二、 培训内容丰盛
这次培训授课老师倾注了很多心血,毫不保留地把他们的所知所学传授给我们。除了李大圣院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外,我还知道了?要做教研必懂教育?、?校本研修的内涵?、?有效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就是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问题‘活’起来,让教师‘静’下来? 、?讲课、评课、说课及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多媒体应该
辅助教学?、?翻转课堂是以个性化学习突破?等等。我们还参观考察了西南大学附属小学,这是一所以绿色为主题的学校,在这所校园里教师自由成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培训内容很丰盛,结合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教育教学,我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一路走下来,填补了我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很多漏洞。
三、 劳碌而充实的每一天
培训期间,虽然天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坚持每天上午、下午都到学校听讲座、记笔记,生怕错过精彩的一页。虽然日子过得很劳碌,但每位教授的激情讲座都带给我一种动力,促使我认真地聆听、详细地记录。培训已经结束,但我知道,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虽然我已人到中年,魄力、精力都比不上年轻人,但我有充分的信心,只要肯努力,相信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是我一直坚定不变的信念。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的、目标、内容,力求使自己由专业性、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遵循专家的足迹,不断实践,不断体验,不断创新,提升自我,以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我将会铭记这段培训的日子。
新培训,心启程
主讲: 雷英
——赴西南大学教师培训感悟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嘉峪关市教育局2015年12月11日------17日在西南大学的培训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从而让我能在这次外出培训中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一直以来,我意识里的培训就是听听令人昏昏欲睡的理论,记记繁杂的教学规则,照照一摞摞的幻灯片,然后回到家,看着平均分很低的学生们,只好摇头兴叹,哎,实施不开呀。 可是,这次培训却似醍醐灌顶,让我收获颇丰。在这里,我想说,这次的培训是新的,是让人心灵得到启迪,得到升华的培训。说新,是我觉得,给我们做讲座的老师,都是专家型的教授,都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理论知识和经验都非常丰富;听了7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我细细回味,专家们的理论甘甜如清泉,滋润我们理论知识干涸的心田,正如赵福浩院长在开班典礼的讲话中说的一样,“希望你们珍惜这次机会,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为大家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真正转化成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新理念,转化成优化教育教学的新思路,转化成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办法,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集中听取了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教授的讲座《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重庆三峡教育文化研究院陈定凡教授的讲座《更新教研理念、提升教研能力》、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教授的讲座《校本研修设计的案例分析》、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晓斌教授的讲座《讲课、说课、评课基本策
略及教学思考》、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玮虹教授的讲座《小课题研究方法》、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涂涛教授的讲座《云时代的教育新思维》、重庆聚奎中学张渝江教授的讲座《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等 。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个人应有洞察力、决策力、执行力,只有通过教学中、教学后反思来积累经验,才能具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学到了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下面就这次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回想这一个星期的学习,感悟颇深。此次学习,无论是时间、形式,还是内容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合情合理。培训中,教授们的教学形式多样,紧密联系学员们的工作实际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学员们学习认真专注,发言积极,在案例中反思,在交流中探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由于这次培训时间安排得比较紧,每天6个多小时的学习时间。等到躺倒床上时已是精疲力尽,不禁想到自己面对的那些学生:他们每天都要承受比这个还要长的学习时间,他们会累吗?自己训斥他们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时,想到过他们的艰苦吗?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面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呢?于是,接下来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李大圣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师的魅力,信手拈来的例子更是让人在捧腹之余深省。作为教师,渊博的知识是首先要具备的,但能关注时代热点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课堂是难得的,其他专家、教授的讲座也是精彩纷呈。
三、方法灵活、多与学生互动
这次培训对自己最大的触动就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一定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我们此次培训中也体现了这个问题,在这次培训中,培训的时间是上午3个小时,下午3小时,这对于我们学员老师以及授课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是12月12日上午李大圣教授的《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讲座,学员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总结一下原因,主要在于李教授的课堂风趣幽默,所讲的内容都是通俗易懂的,用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解,而不是简单的理论分析与解释,同时,李教授多次与我们交流、互动,这大大提高了学员老师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她深入简出的给我们娓娓道来,让我们感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整堂课不敢走一会儿神,恐怕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所以,这也让我深思:平时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上课时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学生为什么不能认真地听课,这是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赴西南大学学习心得体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