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拍号34 3、 为三幅图配节奏
二、 教学目的:1、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
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2、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
三 、教学重点: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演唱歌曲 四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五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大家来唱》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
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的,请大家来听。
2 聆听录音范唱: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24拍强弱规律。 3 再听: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4 先学习第二声部旋律:用三拍子指挥图边打拍子边
看书唱谱要求: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学唱。
(1) 前8小节注意连线,第3、4小节同音相连只
唱一音时值相加共唱5拍。
(2) 再学唱后8小节。
5 再学习第一声部旋律也分两个8小节学唱:前8小节
1—ⅰ跳跃要唱准想好音高再唱。
6二声部合唱
(1) 先唱好两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 一句一句合唱,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11 要求: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另一个声部使自
己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唱好一句及时鼓励,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7 在二声部旋律唱好的基础上填唱歌词。 8配上打击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9小结:这首歌曲表达了孩子们快乐课间生活,你们知
道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
(意大利威尼斯)
课件出示:介绍意大利威尼斯。 (二)24与34对比及三幅图配节奏。
1导入:
威尼斯美吗?请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随着音乐《欢
迎进行曲》片段,来畅游威尼斯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同学们不禁跳起了舞蹈,你们听杜鹃也和你们一起分享,放《杜鹃圆舞曲》 2教师在参与时可以做24、34拍的指挥图式。
3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感受24与34拍后,完成书上配节奏。
骑马: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图谱也可以用强弱
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
荡秋千: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 时钟:用二拍子。 第三课时 3-2
一、 教学内容: 1欣赏《陀螺》、《旋转木马》
2两首歌曲复习
二、 教学目的:
1、课外听到《陀螺》,知道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的管弦乐
12 《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一首小曲,乐曲描写儿童转陀螺的情景。 2、知道《旋转木马》一首电子琴曲。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巩固24、34拍的节拍感。 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聆听乐曲。
四、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乐曲描写的内容。
五、 教学过程:
(一)歌曲复习 1《哦,十分钟》 2《大家来唱》 (二)音乐欣赏:管弦乐《陀螺》
1导入:教师拿一个陀螺问学生谁玩过或见过,说说怎样玩法。 2课件出示介绍陀螺及作者比捷。
3初听全曲: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 ?
4复听全曲:学生边听边看教材中两谱——简谱与图形谱,让学生知道较快的音乐速度和旋律音程的大跳是造成欢快热烈气氛的原因。
三 音乐欣赏:《旋转木马》
1导入:同学们玩了陀螺这个传统游戏活动,现在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坐电动木马。请看书上插图,让坐过旋转木马的同学给大家说一说坐旋转木马是什么样?(上下起伏)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象到孩子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
设问:(1)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部分与最后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
13 吗?
(3)当最后一部分再现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听出来了。 4小结:这两首乐曲都是用了快速的节奏和高低起伏的大跳音程,描绘了孩子们快乐的课间活动,你们能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吗?
课后小记:课间课余是同学们放松快乐的时刻本课五个作品仅仅反映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学习本课,同学们会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
课题: 国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了解、接受)
(2)认识并学唱三连音。(了解、初步学会) (3)认识并学唱重音记号。(了解、初步学会) (4)学奏口琴7、1两个音(了解、模仿)
二、教学内容
(1)欣赏
(2)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认认
1、三连音 2、重音记号 (4)读读 唱唱
三、教材分析
这首欣赏曲目《歌唱祖国》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
乐曲。乐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乐曲由长度相
14 等的两部分组成。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部分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似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进行曲风格,很鼓舞人心。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四十多年来,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作出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一开始就富有号召性和战斗性,又给人以一种压迫感。结束句再现了进军号的音调,使歌曲更富有推动力。这首进行曲在战争年代曾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去战斗。现在唱着它,就会感到今天的江山来之不易,从而激励我们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和
风格,掌握歌曲坚定有力、强弱分明的节奏。
(2)难点:歌曲难度较大,主要是弱起节奏和三连音。
五、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4-1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