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C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C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D、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B )
A、实践性 B、物质性 C、运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包含的哲理是( D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 B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 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描写的 哲学原理是 ( A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包含的哲理是 (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公孙龙“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 A、内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 D ) A、抛弃 B、事物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C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二 、多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B C )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空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其主要含义是( CD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4、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是( ) A、因祸得福,福祸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5、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BD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2
AB )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6、下列那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B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7、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 ABC ) 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 D、欲擒故纵
8、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BCD ) A、 一分为二 B、 和而不同,同则不继 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9、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CD )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0、下列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 AD)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1、“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BCD A、 他对否定的理解是片面的 B、 他对肯定的理解是片面的
C、 他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 他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2、辩证的否定是指( ABCD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13、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BD) A激变论 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14、“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BD )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15、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ABD )
3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二、多项选择题
1.(2007年第17题)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 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 明( AD )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2.(2∞7年第18题)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 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 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 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 到的启示是( ABD )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3.(2[1()9年第17题)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 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 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BD )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是不必难,知难不难
4.(2009年第18题)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 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 们( ACD )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5.(2010年第17题)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 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 的词义作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 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
4
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 直到23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 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CD )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D. 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得分 评卷人 三 、辨析题:(每题5分) 1.某人被汽车撞死,他的死是由于汽车所给予的外力造成的,所以说,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3、经济基础就是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得分 评卷人 四 、简答题:(每题5分) 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2、 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5
3、 简述先进生产力的判断标准和特征。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 (共25分)
1、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及其现实意义。(15分)
2、用认识的辩证过程的原理说明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10分)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