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复习演唱歌曲《小小少年》人手,简单回忆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谈谈对主人公海因切的印象。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节奏型与一字一音中,感受主人公海因切的自信与自豪的性格特点。还请学生听出不同情绪的两个乐段,为后面编创活动做铺垫。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海因切的自豪心情。让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来表现。如:手握空拳随音乐的节奏来挥动,以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自信。抒情段落时,把握拳的手张开,随乐句划动。
4、鼓励学生尝试编创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教师启发学生模仿歌曲的节奏型来编创旋律,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节奏,只不过有一些我们要适当整理,有一些却可以直接拿来用,而学生中有一些特别的“有心人”,他们对这些节奏就非常敏感。χ0节奏学生总唱不准,不能够把那种轻盈、利索表现出来,于是我就启发学生,谁看过小鸡吃米?来模仿一下它的声音?有好多学生举手了,大家开始评价他们的模仿“他不象,小鸡吃米声音很轻,边吃还边抬头呢??”“他最像,声音轻,还很干脆”。最后选出一位小老师,学生们跟他一起学会了。
充分发挥“小老师”奖励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滑雪歌》,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从对比聆听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曲入手。先复习演唱歌曲《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滑雪歌》,请学生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3、视唱歌啦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
(1)视唱“编创与活动”中的旋律,请学生唱后在歌曲中找出这一句旋律。
11
(2)请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慢速、轻声地试唱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划分乐句。抓住歌曲弱拍起唱的典型节奏、基本上是四小节为一句这些特点,启发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乐句划分的规律。
4、学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曲的旋律优美舒展,所表现的银色世界让人感觉恬静甜美。在演唱时,注意气息和音量的控制,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歌词中有不少的词语重复,教师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去演唱,给歌曲的演绎赋予更多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与体会歌曲为影片渲染“雪花飞舞的银色世界”所起的作用。
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与造型等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 6、表演唱歌曲《滑雪歌》。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我以“雪孩子”的生活为主线,充分运用生动
形象的教学语言和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用优美的图片、短小的诗歌、动人的故事、动听的歌曲让学生去感受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情感的关联。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DO RE MI》,分组和分角色表演歌曲;复习歌曲《滑雪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这是一首经典英文歌曲,很多学生对歌曲旋律并不陌生,本节课我们一起学唱歌曲《DO RE MI》。
2、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歌曲的旋律。采用分组、分句自学,或者师生接龙的形式来唱(奏),
12
带有变化音的乐句教师要多做示范,让学生先聆听后模唱。
3、复习巩固“d0、re、mi、fa、sol、la、si”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的排列中,感知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
4、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文来演唱。
5、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合唱效果。 6、分小组合角色进行表演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表演更精彩。
7、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的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唱的其他插曲。
8、全班分角色表演《DO RE MI》,复习歌曲《滑雪歌》。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让学生从中体验并
表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音乐剧。在授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节拍、呼吸、发声、音准、二声部的课堂常规有效训练。通过节奏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的稳定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发声训练,调整唱歌的正确姿势,这种方法在唱歌课上作课前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在呼吸的常规训练中运用生活中的闻花香或者打哈欠掌握缓吸缓呼的方法,学生没有枯燥的感觉,很有兴趣很放松很快乐。通过表演《Do Re Mi》让学生观察了解音阶,从中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唱歌曲,结合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在学唱中我运用不同演唱形式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歌曲练习;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剧的魅力,师生合作歌唱表演,感受角色的不同音高和学习的无限快乐。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段,让学生思考音乐剧是靠什么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通过了解《音乐之声》剧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促进学生思维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对老师的喜爱,同时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四课 美好祝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龙腾虎跃》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出乐曲主要演奏的乐器。 2、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并编创拍手的节奏和新歌词,以
13
增加歌曲的气氛,表达对文明友爱的美好祝愿。
3、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并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形式,与同伴一起表现。 4、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会自制小乐器。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友谊与未来的美好祝愿;学唱歌曲《拍手拍手》唱出了少年儿童对文明新风的热情赞美。
2、使学生在多种节奏的复习和歌词的编创活动,进一步提高合作能力与歌曲表现能力,在歌声中情感世界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龙腾虎跃》,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由于乐曲较长,采用先分段后整体的欣赏方式进行。
2、从曲名入手,如设问:“龙腾虎跃”这首乐曲是用西洋乐器演奏的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角度来谈谈,从而进入对乐曲的聆听。
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听出演奏的乐器。截取乐曲第一部分的片段,听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龙腾虎跃”的理解,谈谈乐曲所表现的喜庆、欢乐的情景。学生基本能听出乐曲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鼓、唢呐、镲以及二胡后,请学生边听边模仿乐器演奏。有条件的学校,听后提供相关的演奏视频给学生观看,直观了解演奏的乐器。
4、聆听乐曲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对比聆听主题1和主题2的不同情绪,熟悉主题旋律。聆听中,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如:(1)鼓励学生分组编创短小的节奏,拍手或敲鼓为主题1伴奏。由于乐曲的速度较快,因此,节奏型不宜过于密集。(2)请学生哼唱或用竖笛吹奏主题1和2。
5、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此乐段是鼓的独奏,也是鼓的多种奏法的展现,聆听时,教师引导学生从鼓的不同奏法、鼓点的变化以及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中,去感受和想象乐
14
曲所表现的场面。
6、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听出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旋律。 7、完整聆听全曲,简单介绍作者。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
教学反思: 这首曲子比较短,便于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我的设计思路也是依据我校学生实际进行的,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差,所以从入学开始,我就从最基础的抓起,一点点一步步,使学生有了一些对音乐的新的认知,水平也有了提高,一些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龙腾虎跃》这首曲子,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如果顺利应该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拍手拍手》,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知识与技能”中的发声练习,然后从重音记号和“拍手”进入本歌的学习。 2、初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请学生从歌名和歌词内容中,谈谈歌曲对“文明友爱是每个公民的道德素养”等思想内涵的理解。
3、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随音乐在“× ×”的处用拍手表达对文明友爱的赞美,并引导学生编创出不同的拍击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 X”还以作怎样的节奏变化?
4、学唱歌曲。歌曲节奏感强,拍手的掌声贯穿全曲,充满活力,学生爱唱也容易掌握。在学唱时注意:
(1)齐唱部分采用分组分句自学曲调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特点。 (2)合唱部分借助课堂乐器竖笛或口风琴把握音准,注意两声部的和谐。
5、完整地、充满热情地演唱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增添热烈的气氛。 6、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歌词,并唱一唱。引导学生从文明礼仪、赞颂美好事物等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