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平台|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改变徐某抢劫罪为寻衅滋事罪的轻罪辩护
本案系一起成功改变罪名的轻罪辩护,徐某因为涉嫌两起抢劫犯罪,被诉至法院,公诉机关建议量刑四年半,本人接受徐某委托为其辩护,发现案情事实认定基本清楚,但是罪名确定错误,通过对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专业法理分析,为其作罪名不成立辩护。法官确认辩护意见成立,徐某被以寻衅滋事罪名判处一年零八个月有期徒刑。 辩 护 词 (徐某抢劫案)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山东法程律师事务所接受徐某的委托,指派我担任其辩护人,现我依据庭审查清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发表如下辩护意见,请法庭采纳。
定罪方面的辩护意见: 徐某在本案中不构成抢劫罪。
一、第一起案件以抢劫罪认定罪名错误,应为寻衅滋事。 本案的主观、客观构成符合寻衅滋事犯罪的特殊,并不符合抢劫罪的特征。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九 4、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寻衅
1
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平台|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滋事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的行为时,客观上也可能表现为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特征。这种强拿硬要的行为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方法强拿硬要财物,而后者行为人则以暴力、胁迫等方式作为劫取他人财物的手段。
1、二者主观故意、犯罪目的、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强拿硬要”)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寻求刺激、蓄意生事、挑衅社会,“强拿硬要”行为是寻衅滋事的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耍弄威风,追求精神上的刺激,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是次要目的,只是被作为寻衅公共秩序的一种手段而已。抢劫罪的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以暴力控制或暴力威胁来占有财物。因此,占有财物才是其主要的、终极的目的,而暴力控制或暴力威胁则被作为一种手段。 本案被告人在公共场所无理取闹、强拿硬要,侵犯了公共秩序,应定寻衅滋事罪。
2、二者的犯罪客体、犯罪地点不同。寻衅滋事“强拿硬要”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公共秩序,其犯罪地点多发生在公共场所,行为表现为公然藐视法纪,向社会挑战,在公共场所以强制方法随意拿要他人的财物;抢劫所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和公私财产权,其犯罪地点多发生在偏僻处所。抢劫的行为人在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时,一般顾忌被害人周围的人员,其不希望其抢劫行为被他人所见。而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改变徐某抢劫罪为寻衅滋事罪的轻罪辩护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