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科针对三甲“C级”标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的汇报
1、制定了医用氧气系统故障、设备科耗材供应、医疗设备故障、设备科火灾、全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2、制定了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计划、管理制度、审批程序;建立了必备物资储备目录以及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使用登记。
3、已制定急诊抢救设备的相关规定、设备科提供了“24小时*7天”医学装备保障服务应急排班。
4、仪器设备配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标准;保障急救用的仪器设备能满足急救需要。床边X光机、自动心肺复苏机的配置已将采购计划提交给院领导。
5、重症医学科设备设施配置基本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仍在不断完善之中。
6、已制定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使用规范与流程。
7、医务人员使用的消毒与防护用品均符合相关标准,质、量均按要求进行了配备。
8、已制定试剂与校准品管理的相关制度。
9、有病理仪器、试剂所致的安全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流程,对病理科进行了相关督导。
10、厂家工程师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进行了维护,其校正工作由各科室自行完成。
11、,输血科已按照标准配备了必备的基本设备;输血器械均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的仪器设备符合相应要
求。
12、已制定消毒设备与消毒剂的购置及使用管理制度,有满足消毒要求的消毒设备、设施与消毒剂;医用耗材、消毒相关产品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证件齐全,质量和来源可追溯;定期对有关设备设施进行检测应由院感科完成。
13、已配备介入诊疗所需的必要设备;有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多普勒超声设备及相配套的专业诊断队伍。 14、有介入诊疗器材购入、使用登记制度,器材来源可追溯。 15、已取得放射治疗《放射诊疗许可证》,放疗取得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放射诊疗设备证件齐全。
16、放射治疗设备和场所设置有警示标志;今年已邀请省职防院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了检测。 17、后装源已按规范流程办理了退役手续。
18、按规定建立了高值耗材采购制度和流程;高值耗材的招标采购,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对政府采购目录外的高值耗材有严格管理和审批程序。
19、已制定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 20、供应室已配备消毒灭菌设备设施。
21、已建立三级管理制度,成立了医学装备委员会。
22、已建立装备管理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医学装备论证、决策、购置、验收、使用、保养、维修、应用分析和更新处置等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
23、已建立医学装备购置论证相关制度与决策程序,单价在50万元以上的医学装备的成本效益分析正在进行之中。
24、已建立医学装备使用评价相关制度;有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等分析评价。
25、已建立医学装备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与流程;有生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有鼓励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的措施。
26、高压容器具有生产、安装合格证明以及根据规定必备的许可证明。
27、已建立计量设备检测管理的相关制度;有计量设备清单、定期检测记录和维修记录等相关资料;2013年度全院所有的计量设备均已监测完毕,计量监测合格标志已陆续到位。
28、已建立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和考核制度与程序;医疗设备操作人员经过了相应设备操作培训。
29、已建立保障医学装备使用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以及全院装备清单;设备运行标志均已悬挂到位,对医学装备实行统一的保障(保养、维修、校验、强检)管理,并指导操作人员履行日常保养和维护。 30、已建立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已建立装备故障时紧急替代流程、应急管理程序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调配流程。
31、已建立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使用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有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与程序。
32、建立了高值耗材的采购记录,并督导各科室完善了高值耗材的使用记录。
33、科室成立了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建立了明确的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指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制定医用氧气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