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 填空题(10分)
1、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 2、静态作业的特征是( ),却很容易疲劳。 3、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 )所致。
4、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 )和环境因素等。
5、视觉疲劳可以通过( )、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6、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 )提出来的。
7、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 )来辨别。
8、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
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 )浓度表示法。 9、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
10、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照度( ),避免频繁的适应。 二、判断题(10分)
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 10、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
三、名词解释(10分) 1.作业能力
2.微气候
3.人机界面
4.作业空间
5.人体测量
四、简答题(25分) 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
2.微气候评价的主要方法?
3.人为失误产生的原因?
4.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
5.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五、计算题(20分)
1.某车间噪声8小时内,81分贝噪声暴露2小时,86分贝噪声暴露3小时,91分贝和100分贝噪声暴露1.5小时。试求等效连续A声级。(6分)
2.工作台前方设置一个按钮开关,按钮距台边距离为790mm,它适合于10%的人群使用。已知人的臂长平均值为730 mm,标准偏差为40 mm。拟改为适合95%的人群使用,试问改变后按钮距台边的距离?(5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人因工程学试卷及解答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