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祝福教案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祝福》教案设计

桂林中学 杨生春

课题 教材分析 祝福 《祝福》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名篇,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达了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 人教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编排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作品阅读,感知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把握人物形象,领会鲁迅小说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2、学习剖析人物的方法,分析祥林嫂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理解小说的反封建主题,体会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创作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倒叙手法的运用;2、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3、小说的主题。 1、理解祥林嫂周围的人物;2、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3、课文中的议论性语句。 教法与学法 教学资源 教学时数 教学流程图 1、自读与讨论;2、启发与点拨;3、多媒体辅助教学。 1、电影《祝福》 2、《解密鲁迅:祥林嫂之死》 三课时 课前设计学案,并观看电影《祝福》→情境导入→分析情节结构→通过三次肖像描写的对比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教的行为 (对教师“怎么教”进行设计,即以什么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布置学生什么学习任务。如讲授、提高、板书、教学过程) 学生的行为 (对学生“如何学”进行设计,即学生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怎么做:方式、方法、成果呈现) 教学意图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设计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1

预习课文,完成学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并观看电影《祝福》 步感知。 二、情境导入 三、简介作者和小说的有关常识 四、整体感知课文,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在中国农村,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可是,20世纪20年代,却有一位勤劳善良、朴实厚道的农村妇女在别人欢乐的祝福声中寂然死在冰冷的雪地里。她就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 PPT演示: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根据自己的认知回答,并明确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大节日,中国人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 做笔记,作补充。 通过乐与哀的对比,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进入课文情境。 让学生了解作者和文体常识。 让学生学会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 1、让学生阅读全文,快速浏览全文,在书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并上划出情节的六个部分,并试拟写小标题。 可与同学讨论,准备回答老师提问。 各拟写一个小标题; 2、向学生提问,与学生讨论后,通过PPT演示情节结构图。 3、提问:通过情节结构图可以看出,作者2

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做好笔记。 讨论后回答:倒叙。作用有二:1、把祥林 让学生明确倒叙及其作用。 叙述祥林嫂的故事采用了什么记叙方式?这种叙事方式有什么好处?(教师启发点拨) 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有吸引力;2、把祝福的欢乐景象和祥林嫂的悲惨死去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课后作业 1、思考:小说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描写祥林嫂的?对比三处肖像描写有何异同。2、完成教辅练习的“基础知识”部分。 板书设计 情节 内容 叙事方式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叙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分析祥林嫂形象 1、导语:上节课我们 讨论分析了课文的情节结构,本课时,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刻画。 2、提问:祥林嫂是小说的主人公,课文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描写这个人物? 3

实现第一、二课时的过渡,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复习已有旧知,明确人物描写的手法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各种细节描写等。本课中,鲁迅先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学会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人物描写手法。 复习旧知,迁移能力。 3、点拨:在本课的多种人物描写手法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祥林嫂的肖像描写。那么请同学们再次翻阅全文,找出描写祥林嫂肖像的有哪几处? 4、全班齐读或指名让学生朗读这三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并通过讨论交流,比较三处描写的异同点。 5、借助PPT演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三处生描写祥林嫂多种手法兼用。 浏览全文,与同学交流,明确小说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一共有三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 朗读课文并讨论交流,比较三处肖像描写的异同点。 做好笔记,并随时补充。 让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人物描写,领会肖像描写的意义与作用。 肖像描写的异同点: 初到鲁镇: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顺着眼。 再到鲁镇: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夹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沦为乞丐:头发已经分析:脸色青黄----生活艰辛;两颊红润----青春的活力;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 眼角带泪,眼光无神----遭遇悲惨,内心痛苦。 长期的沉重打击和精 全白,脸上瘦削不堪,神折磨,使她陷入极4

二、分析悲剧根源 课后作业 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开了裂的竹竿。 6、总结:三处的肖像描写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体现了作者精妙的构思,深化了小说的反封建主题。 提问: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同学们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探讨。 度悲哀之中难以自 拔,精神完全麻木。 做笔记。 分组讨论交流,并选出代表在班上发表意见。 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合作学习,学会个性表达。 1、思考: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完成教辅练习的“核心要点”部分。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 祥林嫂 三次肖像描写:初到鲁镇、再到鲁镇、沦为乞丐 性格特点:善良朴实,安分耐劳;遭遇悲惨,精神麻木。 第三课时 一、分析悲剧根源 1、导语:上次课,同学们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热烈的讨论,各小组的代表也汇报了讨论的成果,很好。下面,我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对5

实现第二、三课时的过渡,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这个问题作归纳总结,以便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 2、借助PPT演示,归纳总结: 主观原因:(1)奴隶性格。祥林嫂善良朴实、安分耐劳,但她总是“顺着眼”,甘心做牛马,一味遵从“从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深入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深刻主题。 一而终”的封建伦理。 (2)无谓抗争。祥林嫂面对悲惨命运虽说有抗争,但这种抗争是无谓的抗争,所以越抗争越显得愚昧,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深入理解。 越抗争命运越悲惨。 (3)迷信思想。祥林嫂相信命运,相信鬼神,相信地域,相信灵魂,为了赎罪,她去捐门槛,但捐门槛不但没有给她带来好运,反而将她逼上了绝路。 客观原因:(1)封建礼教的压迫。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大绳索编织成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在其中,直至她窒息而死。(2)周围人的迫害。祥林嫂的周围生活着四类人:6

二、概括祥林嫂的形象和小说的主题 三、分析环境描写 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以柳妈为代表的愚昧迷信者,以“我”为代表的有同情心却又自私、懦弱的进步知识分子,还有一群拿祥林嫂寻开心的“活得有趣”的人们。他们或有意或无意、或直接或间接地将祥林嫂逼上了绝路。 1、点拨:通过以上人物描写的分析和祥林嫂悲剧根源的探讨,同学们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有了什么样的认 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要点,形成认识。 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识?大家交流一下。 2、总结: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吞噬。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做笔记。 1、引导启发:《祝福》再次浏览课文,划出7

是鲁迅小说中的重要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极强。在艺术表现上,除了精彩的人物描写,还有一点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中有哪些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的段落。 2、提问:祝福景象是这篇小说重要的社会环境描写,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祝福?这样写有何作用? 3、提问:文中有几处自然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8

课文中描写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其和自然环境的段落。 作用。 思考并回答:3处,分别在小说开关头、 结尾和中间。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2)逐步展示祥林嫂的悲剧,推动情节发展;(3)将祝福的欢乐与祥林嫂的悲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4)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思考并回答:3处,都是有关雪景的描写。作用:(1)为人 物活动渲染气氛;(2) 雪的阴冷暗示着人际关系的冷漠;(3)烘 托了祥林嫂的形象。

四、解析议论性语句 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课后作业 查看注释,联系上下让学生重视文本,训文理解其深刻含义。 练语言能力。 1、完成教辅练习的“能力提升训练”。2、以“祥林嫂之死”为题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悲剧根源: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小说主题:反封建 批判国民的愚昧和知识分子的懦弱 环境描写:祝福景象(社会环境) 雪景(自然环境) 教学感悟或反思 对于小说,特别是鲁迅小说,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鲁迅思想的深刻性也有了一定的感知,这是所谓的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是实施教学的有利条件。然而,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上,而是要通过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从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本课中,情节结构的分析这一环节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的小说基本常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倒叙手法,学生能够顺利识别,但是对于倒叙手法的作用,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讨论、启发、点拨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从中获得认知。 鉴赏小说,回归文本很重要,不能脱离文本空洞说教,否则就会使语文课失去语文味。 本文知识点众多,理解鉴赏的内容千头万绪,在有限的3个课时内要完成教学任务有点些困难,需要教师把握好时间,突出重点。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祝福教案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祝福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155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