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x Aggregate Throughput D:以上都不是
111.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主要包括有:(A、B、C)
A:小区间干扰随机化(Inter-cell interference randomisation) B:小区间干扰消除(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D:小区间干扰平均(Inter-cell interference average)
112.基于覆盖的频内切换可以用哪个事件判决:(B、D)
A:A1事件 B:A2事件 C:A3事件 D:A5事件 ? ? ? ? ?
A1 -> Serving cell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 A2 -> Serving cells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 A3 -> Neighbour becomes offset better than serving A4 ->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
A5 -> Serving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 1 &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 2
113.物理信道PDSCH映射为传输信道为:(C、D)
A:BCH B:MCH C:PCH D:DL-SCH
114.LTE定时同步包括:(A、B、C)
A:无线链路监测(Radio link monitoring) B:小区间同步(Inter-cell synchronisation) C:发射定时调整(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D:以上都不对
115. (FDD)TTI bundling也称为子帧捆绑,是LTE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调度方式,它是针对
处于小区边缘的VoIP用户而设计的,其定义是:(ABCD)
A:在连续的4个上行子帧发射同一传输块 B:且只在第一个TTI对应发射时刻有PDCCH
C:只在最后一个TTI(即,第4个TTI)对应的发射时刻有PHICH D:重传也是针对4个连续上行TTI发射
116.(FDD)下面哪种场景可以使用TTI bundling:(ABCDE)
A:对于覆盖面积大的小区中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最好是使用TTI Bundling。 B:如果UE的RSRQ和RSRP都很低,则最好是使用TTI Bundling C:如果SRS的SINR很低,则最好是使用TTI Bundling
D:如果UE的RSRQ、RSRP和SRS的SINR都很低,则最好是使用TTI Bundling E:如果扇区中总的UE数较多(例如,多于10个/MHz),则对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最好是使用TTI Bundling
117. LTE下行最多支持( B )个层的空间复用。
A:1 B:2 C: 3 D: 4
118. 为了减少小区间的干扰,在PUSCH的功控方案中使用的是:(A、C)
A:部分路损补偿 B:开环功控 C:闭环功控 D:全部路损补偿
PPUSCH(i)?min{PCMAX ,10log10(MPUSCH(i))?PO_PUSCH(j)??(j)?PL??TF(i)?f(i)}?dBm?119. 上行功控的目的是:(A、B、C)
A:补偿路损 B:补偿阴影余量 C:抑制小区干扰 D:降低手机发射功率
120. E-UTRA小区搜索基于( A、B、C )完成。
A:主同步信号 B:辅同步信号 C:下行参考信号 D:PBCH信号
121. 在LTE中,功率控制包括:(A、D)
A:上行功率控制 B:上行功率分配 C:下行功率控制 D:下行功率分配
122. 系统消息( BCD )包含小区重选相关的其他系统邻小区信息。
A:SIB5 B:SIB6 C:SIB7 D:SIB8
123. 上行链路自适应包括:(A、B、C)
A:自适应发射带宽——ATB
B:发射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 C:自适应调制和信道编码率——AMC D:自适应天线选择性发射分集
124. LTE系统峰值速率需求是根据如下天线设置定义的:(A、B、C、D)
A:下行峰值速率指标需要在UE配置2个接收天线的情况下满足 B:下行峰值速率指标需要在基站配置2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下满足 C:上行峰值速率指标需要在UE配置1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下满足 D:上行峰值速率指标需要在基站配置2个接收天线的情况下满足
125. 关于解调参考信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
A:与PUSCH有关 B:与PUSCH无关 C:与PUCCH有关 D:与PUCCH无关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时频位置上的不同
126. LTE操作中涉及到哪些物理层过程:(A、B、C、D)
A、小区搜索 B、功率控制 C、随机接入过程 D、HARQ相关过程
127. OFDM技术的优势包括:(A、B、C、D)
A、频谱效率高 B、带宽扩展性强 C、抗多径衰落 D、频域调度和自适应
128. LTE系统的L2(Layer 2)包括哪几层:(A、B、C)
A、PDCP B、RLC C、MAC D、RRC
129. LTE系统中上行支持哪些调制方式:(A、B、D)
A、QPSK B、16QAM C、BPSK D、64QAM
130. MAC子层的功能包括:(A、B、D)
A、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B、RLC协议数据单元的复用与解复用 C、根据传输块(TB)大小进行动态分段 D、同一个UE不同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管理
131. SSS的主要功能是:(A、C、D)
A:获得物理层小区ID组号 B:完成符号同步 C:完成帧同步 D:获得CP长度信息
132. LTE中,不同无线技术之间,触发切换测量报告的事件有:(A、C)
A:邻区优于门限值
B:邻区优于本小区,并超过偏置值 C:本小区低于门限值,并邻区优于门限值 D:本小区低于门限值
B1:异技术邻小区信道质量大于门限值
B2:服务小区信道质量小于门限值1, 同时异技术邻小区信道质量大于门限值2
133. 随机接入的过程分为哪几种?(A、B)
A:竞争式 B:非竞争式 C:混合竞争式 D:公平竞争式 竞争式:主要体现在PRACH过程; 非竞争式:主要体现在Handover过程中
134. LTE同步过程中,时频同步和帧同步分别是通过什么信号来实现的?(B、C)
A:PBCH B:PSS C:SSS D:RS
135. PDCP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如下:(A、B、C、D)
A:头压缩和解压缩 B:执行安全机制 C:支持切换功能 D:丢弃无效数据
136. 在LTE中,以下哪些信道是属于逻辑信道?(A、B、C、D)
A:BCCH B:PCCH C:DTCH D:CCCH
LogCHTrCHPhysicalDL synch.DL TrCHBCCHPCCHBCHPCHDL-SCHDCCHCCCHDTCHMTCHMCCHMCHUL TrCHUL-SCHPUSCHPUCCHDemod. Ref.RACHPRACHPMCHDL referencePBCHPDSCHPDCCHPCFICHSounding Ref. 137. OFDM的主要缺点是:(B、D)
A:易造成自干扰,容量往往受限于上行 B:信号峰均比过高,能量利用效率不高 C:时间同步要求较高 D:频率同步要求较高
1、判断题
1. X2接口是E-NodeB之间的接口(对)
2. 一个时隙中,频域上连续的宽度为150kHz的物理资源称为一个资源块(PRB)(错)
(一个PRB在频域上包含12个连续子载波,在时域上包含7个连续的OFDM符号。即,频域宽度为180kHz,时间长度为0.5ms(1个时隙))
3. 对于每一个天线端口,一个OFDM或者SC-FDMA符号上的一个子载波对应的一个单元叫
做资源单元(RE)(对)
4. LTE的天线端口与实际的物理天线端口一一对应(错) 1.1 天线端口(天线逻辑端口与天线物理端口)
一个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可以是一个物理发射天线,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发射天线的合并。在这两种情况下,终端(UE)的接收机(Receiver)都不会去分解来自一个天线端口的信号,因为从终端的角度来看,不管信道是由单个物理发射天线形成的,还是由多个物理发射天线合并而成的,这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就定义了这个天线端口,终端都可以根据这个参考信号得到这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
LTE定义了最多4个小区级天线端口,因此UE能得到四个独立的信道估计,每个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特定的参考信号模式。为了尽量减小小区内不同的天线端口之间的相互干扰,如果一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用来传输一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那么其它天线端口上相应的资源元素空闲不用。
LTE还定义了终端专用参考信号,对应的是独立的第5个天线端口。终端专用参考信号只在分配给传输模式7(transmission mode)的终端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上传输,在这些资源块上,小区级参考信号也在传输,这种传输模式下,终端根据终端专用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终端专用参考信号一般用于波束赋形(beamforming),此时,基站(eNodeB)一般使用一个物理天线阵列来产生定向到一个终端的波束,这个波束代表一个不同的信道,因此需要根据终端专用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
总之,一个天线端口就是一个信道,终端需要根据这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
5. LTE系统中在4天线端口发送情况下的传输分集技术采用SFBC与FSTD结合的方式(对)
SFBC: 发射分集,两路天线发送的是相同的信号源,只是之间做了某种变换; SFBC+FSTD: 发射分集+空分复用。即提高了传输效率,又保证了可靠性
6. 小区之间可以在S1(X2)接口上交换过载指示信息(OI:Overload Indicator),用来
进行小区间的上行功率控制(错)。
作为上行调度和功率控制的参数,在小区间X2接口上交互的信息有两种: 1)过载指示(OI:Overload Indicator):指示本小区每个PRB上受到的上行干扰情况。
2)高干扰指示(HII: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or)指示本小区每个PRB对于上行干扰的敏感度情况。
在ICIC(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中,HII是已经发生的上行干扰的“预警”,OI是对将要发生的上行干扰的指示。
7. LTE小区搜索基于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对)
8. 如果采用TD-LTE系统组网,必须采用8天线规模建网,2天线不能独立建网。(错) 1.3 LTE2/8天线组网 1.3.1
2/8天线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 覆盖:
对于业务信道,8天线相对于2天线大约有3~4dB的增益(若考虑干扰余量则增益更大)。对于业务信道覆盖受限的场景,该增益体现为边缘和平均吞吐量。
对于控制信道,8天线相对于2天线大约有1dB的增益。
? ? ?
1.3.2
吞吐量:8天线比2天线在吞吐量上有较大增益 成本:8天线相对2天线而言,建网成本有一定优势 施工难度:8天线产品的施工难度明显高于2天线产品
2/8天线及相应多天线技术应用场景建议
? 城区/郊区室外连续覆盖:建议部署8通道产品,可优选4+4双极化天线类型。
在常规环境下使用波束赋形,移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60KM/h)切换到空间复用/发射分集
? 室内覆盖:建议部署单/双通道产品,使用单天线发射/发射分集/空间复用 ? 室外热点/盲点覆盖:建议部署2通道产品,使用发射分集/空间复用 ? 高速(>120KM/h)场景覆盖:建议部署2通道产品,使用发射分集/开环空间
复用
9. 采用空分复用可以提高用户的峰值速率。(对)
10. 从3G系统看,一般城市密集区,比如CBD区域,对室内业务要求较高。(对) 11. 室分系统建设中应尽量避免室内用户切换到室外(对) 12. 链路预算的覆盖半径是由中心用户速率要求确定的。(错)
链路预算的覆盖半径是由边缘用户速率要求确定的。
13. OFDM信道带宽取决于子载波的数量。(对)
14. OFDM可以在不同的频带选择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更好的适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对)
频率选择性衰落,多径干扰的频率响应呈现周期性的衰落,这在通信原理中称为“频率选择性衰落”, 在不同频段上衰落特性不一样。 15. 一个时隙中不同的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必须相同(错)
第一个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要比其他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长5.21us : 4.69us。
16. MCH不支持HARQ操作,因为缺乏上行反馈。(对)
17. 现行的LTE上行仅仅支持MU-MIMO,这是一种MIMO模式。(对) 18. LTE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可以在频域进行信道调度和速率控制。(对) 19. LTE上下行传输使用的最小资源单位是RE。(对) 20. 对于同一个UE,PUSCH和PUCCH可以同时进行传输。(错)
21. E-UTRA小区搜索基于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以及下行参考信号完成。(对)
PSS: 时频同步、PCI扇区号; SSS: 帧同步、PCI组号; RS: 信道估计、频偏纠正 22. LTE支持上下行功率控制。(错)
上行功率控制(OLPC、CLPC)、下行功率分配(Power Boosting) 23. LTE支持FDD、TDD两种双工方式。(对) 24. LTE上下行均采用OFDMA多址方式。(错)
上行SC-OFDMA、下行OFDMA
25. 采用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可提高小区边缘的数据率和系统容量等(对) 26. 资源调度的最小单位是RBG。(RB)(错)
27. 当LTE增加天线,就在所有天线中分享功率。(对)
28. 对于控制信道PDCCH,配置不同的CCE等级有不同覆盖。(对)
PDCCH的CCE分配采用1/2/4/8方式
29. 非MIMO情形下,不论上行和下行,在每个TTI(1ms)只产生一个传输块。(对) 30. PHICH符号个数是由PBCH获得(对)
PHICH组数=Ng*(N/8)
Normal方式下,每个PHICH组是由8个PHICH合并在一起,频域上占用3个REG(可以分布式映射,来获得分集增益),时域上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
Extended方式下,每个PHICH组是由4个PHICH复用在一起,频域上2个PHICH组占用3个REG。此时如果PDCCH配置为3时,PHICH可以占用多个OFDM符号上。 31. 在整个系统带宽内,所有导频SC的功率相同。(对)
32. 多天线传输支持2根或4根天线。码字最大数目是2,与天线数目没有必然关系(对)
码字是指来自上层的业务流进行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不同的码字q区分不同的数据
流,其目的是通过MIMO发送多路数据,实现空间复用。 由于LTE系统接收端最多支持2天线,所以发送的数据流数量最多为2。这决定了不管发送端天线数为1、2或者4,码字q的数量最多只为2。
当发送端天线只有一根时,实际能够支持的码流数量也只能为1,所以码字数量最多也只能为1。
如果接收端有两根接收天线,但是两根天线高度相关。如果发送端仍然发送两组数据流(两个码字),则接收端无法解码。因此,在收端信道高度相关的情况下,码字数量也只能为1。
33. 传输分集(发射分集)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弱相关性,结合时间/频上率的选择
性,为信号的传递更多的副本,提高信号的质量,从而改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对) 34. 功率控制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维持接收端一定的信噪比,从而保证链
路的传输质量。(对)
35. 在承载相同速率时,给边缘用户配置更多的RB,覆盖变差。(错)
36. 由于LTE是多载波的宽带系统,每个用户的业务可能只是占用总带宽中的一部分(以1
个RB的180KHz为单位)。因此某个用户收到的热噪声不是在整个LTE带宽上积分,而是应该在它占用的RB带宽上积分获得。(对)
37. ACK/NACK和CQI的发送将持续一个子帧,如果仍无法达到覆盖要求,则可在连续多个
子帧中重复发送。(对)
38.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承载一个子帧中用于PUCCH传输的OFDM符号格式的
信息。(错)
承载用于PDCCH传输的OFDM符号个数信息。
39. 一个物理控制信道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粒子CCE上传输。(对) 40. PHICH信道承载HARQ的ACK/NACK。(对)
41.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在天线端口0-4中的一个或多个端口上传输。(错)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在天线端口0~3上传输; MBSFN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在天线端口4上传输;
UE专用参数信号在天线端口(DRS)在天线端口5上传输; 42. LTE系统采用了上行SC-FDMA和下行OFDMA的多址接入方式。(对)
43. FDD LTE采用无线子帧长度为10ms,10个子帧,每个子帧包含2个时隙即共20个时隙
的结构。(对)
44. RACH的作用包括探测UE进行网络接入请求和进行定时提前量的估计。(对)
45. 一个RB(资源块)由12个数据子载波(15KHz)组成;一个数据子载波由12个RACH子
载波(1.25KHz)构成。(对)
46. LTE系统中采用了软切换技术。(硬切换)(错) 1.5 各种类型的HO
物理层:编码、调制等
80. 在LTE系统协议中,MAC层对数据进行(B)
A、编码;B、复用;C、压缩和加密、D、调制
媒体访问控制层主要完成逻辑信道的复用,混合ARQ重传,以及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调度 81. 在20MHz系统带宽下,LTE的最初设计目标上下行支持的瞬间峰值速率(2T2R)分别是:
(C)
A、100Mbit/s和50Mbit/s; B、50Mbit/s和150Mbit/s; C、50Mbit/s和100Mbit/s; D、100Mbit/s和300Mbit/s
82. 在E-UTRAN系统中,每个小区在5MHz带宽下期望最少支持的用户数是:(C)
A、250; B、300; C、200; D、400
这里所指的用户数是Active用户数,即处于ECM_Connected状态下的用户。 对于其他带宽,NSN设计了相关的参数加以规定。
83. 根据协议对LTE系统需求支持的定义,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时延、单向用户面时延
分别小于多少: (B)
A、50ms和10ms; B、100ms和5ms; C、200ms和5ms; D、100ms和50ms
降低系统延迟,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
84. 在E-UTRAN系统中,MAC使用的重传方式是:(A)
A、HARQ; B、FEC; C、ARQ D:CRC
85. eNodeB侧对控制面数据经过(C )协议与MME交互。
A、GTPU/UDP; B、X2AP/SCTP; C、S1AP/SCTP; D、RRC
86. 下列对于LTE系统中下行参考信号目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又称为信道探测); B、下行信道估计,用于UE端的相干检测和解调; C、小区搜索; D、时间和频率同步;(PSS和SSS)
87.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协议HARQ是在那个子层实现的(A)
A、MAC;B、RLC;C、PDCP;D、PHY
88. ICIC技术是用来解决?(B)
A、邻频干扰 B、同频干扰 C、随机干扰 D、异系统干扰
89. 在eNodeB的MAC子层与物理层的SAP是哪个?(B)
A、逻辑信道 B、传输信道 C、物理信道 D、无线承载
90. 在eNodeB的MAC子层与RLC子层的SAP是哪个?(A)
A、逻辑信道 B、传输信道 C、物理信道 D、无线承载
91. 在eNodeB的层2与应用层的SAP是哪个?(D)
A、 逻辑信道 B、传输信道 C、物理信道 D、无线承载
92. 天馈严重驻波比告警是指驻波比值:(D)
A. >1.2 B. >1.5 C. >2 D. >3.0
93. 天线的VSWR合理的范围为:(B)
A 1
94. GPS需要(D )颗卫星进行定位?
A:1 B:2 C:3 D:4
95. 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线绝对高度指的是:(C)
A:天线的挂高
B:天线所在铁塔的海拔与覆盖地点海拔的差值 C:天线的挂高加铁塔所在地的海拔
D:天线的挂高加上天线所在铁塔海拔与覆盖区域的差值
96. LTE采用的切换方式为:(A)
A.终端辅助的后向切换 (后向切换—如果移动设备和网络之间的、与切换有关的信息通过旧的路径进行交换就称为后向切换。一般由服务基站发起切换) B,网络辅助的后向切换 C.终端辅助的前向切换 D:网络辅助的前向切换
97. 以下哪种信道支持空间复用 (D)
A.PCFICH B.PHICH C.PDCH D.PDSCH
98. RACH在频域上占用几个RB?(D)
A.3 B.4 C.5 D.6
99. 空口协议栈中,数据的压缩功能位于(D)层
A、PHY;B、RRC;C、RLC;D、PDCP
100.用于上行调度的控制信息是哪个:(B)
A DCI1. B DCI0. C DCI 1A .D DCI 2B.
101.RSRP定义正确的是:(A)
A:对于需要考虑的小区,在需要考虑的测量频带上,承载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RE的功率的线性平均值。
B:对于需要考虑的小区,在需要考虑的测量频带上,承载MBSFN参考信号的RE的功率的线性平均值
C:对于需要考虑的小区,在需要考虑的测量频带上,承载UE参考信号的RE的功率的线性平均值
D:对于需要考虑的小区,在需要考虑的测量频带上,承载Sounding参考信号的RE的功率的线性平均值
102.代表物理层ID组的数字N^(1)的取值范围为:(A)
A:0-167 B:0-255 C:0-2 D:0-65535
103.传输时间间隔TTI等于( B )
A:0.5ms B:1ms C:5ms D:10ms
104.LTE采用作为( C )下行多址方式
A:CDMA B:FDMA C:OFDMA D:TDMA
105.LTE上行采用SCFDMA是为了(A )
A:降低峰均比 B:增大峰均比 C:降低峰值 D:增大均值
106.LTE ANR的过程中,UE通过(A )信道获得邻区的ECGI信息。
A:BCH B:CCH C:MIB D:SIB
2.9 TNL和 ANR介绍
为了在两个eNB之间建立X2连接,需要双方知道彼此的TNL地址: TNL 地址即为:This information element is an IP address.
在为了获取TNL地址的操作中,源与目的eNB需要进行交互操作,而在这些操作中会有一些消息传输,其中还需要经过MME的中转,比如MME CONFIGURATION TRANSFER。在这些消息中为了标识彼此对方的身份,需要使用eNB ID。
而获取对方eNB(candidate eNB for the X2 connection setup)的eNB ID的方法即需要基于ANR操作:基于ANR操作,eNB可以获取邻近范围内的eNB的PCI以及ECGI信息,而基于PCI信息,源eNB可以知道如何从ECGI中获取对方eNB的eNB ID(20bits or 28bits),从而可以构造相应的需要传输的消息。
ANR(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自动邻区关系)是SON的重要特性之一,主要功能是可以在未规划邻区的情况下,通过终端测量上报来自动建立邻区。
SON:Self-Organizing Network,自优化网络
107.UE的传输模式包括:(A、B、C、D)
A:Single-antenna port :port0、port5 B:Transmit diversity&spatial multiplexing C:Open-loop&Closed-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D:Multi-user MIMO
108.下行定义了那几种参考信号:(A、C、D)
A:小区参考信号 B:Sounding参考信号 C:MBSFN参考信号 D:UE参考信号
109.下行物理信号包括:(A、C)
A:参考信号 B:解调用参考信号 C:同步信号 D:Sounding参考信号
110.LTE支持的调度方式包括:(A)
A:Proportional Fair B:Proportional Demand
60. (FDD)TTI bundling也称为子帧捆绑,是LTE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调度方式,它是针对处
于小区边缘的VoIP用户而设计的。TTI bundling仅用于:(A)
A:上行 B:下行 C:上下行均用 D:以上都不对
不同的
UE可能有不同的最大发射功率。有些UE的最大发送功率较低,
其上行覆盖(uplink coverage)也就相对较小。对于某些业务,如位于小区边缘的UE的VoIP业务,在1 ms子帧内发送的数据可能无法得到可接受的出错率。TTI bundling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小区边缘UE的上行VoIP覆盖。根据一些已知的仿真结果,上行使用TTI bundling能够带来4 dB的增益。
对于VoIP业务而言,其QoS要求:1)延迟不超过50ms;2)包出错率应低于1%。
在通常的传输中(无TTI bundling,称之为normal HARQ,后续会用到这个概念),一个TB会转换成多个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并在某个子帧上发送第一个RV,而后续的RV是否发送取决于前一次传输的ACK/NACK。图1是FDD下的normal HARQ举例。 对于小区边界的某些UE而言,其最大发射功率较低,重传的次数可能过多而导致VoIP业务的延迟超过50 ms。
图1:FDD的normal HARQ
常见的降低延迟并提高覆盖的解决方案是将RLC SDU分段,并在连续的TTI内发送(如图2)。但这种方式会带来额外的头部开销(RLC/MAC header)和更多的控制信令(PDCCH)开销,同时HARQ反馈的出错率可能达到1.2%,高于VoIP要求的1%出错率。(详见参考资料[6],里面有关于使用这种方案的缺点的详细说明)
图2: 将RLC SDU分段成多个RLC PDUs,并使用HARQ来传输对应的TB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LTE提出了TTI bundling的解决方案。 TTI bundling是在多个连续的子帧上多次发送同一个TB(Transport Block),而无需等待ACK/NACK的技术。
注意:只有UL-SCH数据传输才支持TTI bundling功能。
在TTI bundling中,对应同一TB的不同RV可以在连续的子帧中发送,而不需要等待回应的ACK/NACK。当对应该TB的所有传输都接收并处理完后,将会发送一个联合的ACK/NACK。即在连续的子帧接收同一
TB的多次传输(不同的RV),并做软合并处理后,使用一个ACK/NACK做统一的回应。
图3:FDD下的TTI bundling
连续接收多个RV做软合并处理,明显比处理一个RV时的出错概率要低。
是否使能TTI bundling是通过IE:
MAC-MainConfig -> ul-SCH-Config的ttiBundling字段来配置的。如果ttiBundling设置为TRUE,则使能TTI bundling;如果ttiBundling设置
为FALSE,则不使能TTI bundling。
何时使能TTI bundling呢?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是eNodeB在某个给定的时间段内,通过接收对应UE的power headroom来计算该UE的可用功率是否低于某个阈值(例如:发射功率已接近UE的最大发射功率,但SINR值依旧很低),从而决定是否使能TTI bundling功能。
只有FDD和TDD configuration 0/1/6,才支持TTI bundling。对于其它4种TDD configuration,由于一个系统帧内的上行子帧数小于4个,所以不支持TTI bundling。
61. (FDD)TTI bundling支持的调制方式为:(B)
A:BPSK B:QPSK C:16QAM D:64QAM
62. 系统消息( D )包含小区重选相关的其它E-UTRA频点和异频邻小区信息。
A:SIB1 B:SIB3 C:SIB4 D:SIB5
2.7 系统消息
MIB主要包括:系统帧号、带宽、PHICH配置信息。
63. 假定小区输出总功率为46dBm,在2天线时,单天线功率是:(B)
A:46dbm B:43dbm C:49dbm D:40dbm
小区天线的发射功率类似于平分的,小区输出总共率为46dbm,2天线时功率平均分配给2个天线,即每个天线的输出功率是总输出功率的一半,即43dBm
64. 在LTE下行和上行信道中,存在一定的开销信道。在对业务信道覆盖估计时候,需要考
虑这些开销信道影响。例如,如果要承载1000kbps业务速率,当DL下行总开销是20%时候,则至少要分配( A )的资源才行。
A:1000kbps/(1-20%) B:1000kbps*(1-20%) C:1000kbps*20% D:1000kbps/20% 2.8 系统开销计算
开销是指不属于用户信息的辅助比特。在传输通道的发送端,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被附加于数字信号,在接收端再被去掉,主要用于代码检错和传输控制等。
在带宽为20MHz时,PDCCH占用三个OFDM符号,两根天线时的CCE个数。
这个还要看NG值才知道,因为要知道PHICH的数目,NG值应该是在广播消息中发送的。3个OFDM符号由PCFICH+PHICH+PDCCH+参考信号组成,两根天线意味着一个第一个OFDM符号有1/3的RE被占用作参考信号,那么每个RB剩下2个REG,20M有100个RB,也就是剩下:100*2 = 200REG,其他两个OFDM符号有2*100*3=600REG,总共有800REG,一般PCFICH占用4个REG; PHICH group = NG*(100/8)(整数,取上限),比如NG=1/2(参数范围为1/6、
1/2、1、2),则有6个PHICH group。规范规定,每个PHICH group包含3个REG,则PHICH占用3*6 = 18个REG。最终,PDCCH REG = 800 - 4 - 18 = 778. 即CCE = 778/9 = 86
e.g. CDS中统计不同PDCCH所占CCE大小如下
开销如下计算:
[250.862/643.438+(291.828/643.438)*2+(100.793/643.438)*4+(0/643.438)*8]/86=1.92/86=2.2%
65. 在Normal情况下,一个RB包含( C )个子载波
A:3 B:6 C:12 D:24
66. LTE协议中,Rel-8定义了几种PDSCH的传输模式?(C)
A:5 B:6 C:7 D:8
在 LTE Rel-8中 PDSCH可以使用 7种传输模式: TM1 : 单天线端口 (portO ) TM2 发射分集 TM3 开环空间复用 TM4 闭环空间复用 TM5 MU-MIMO
TM6 rankl的开环空间复用 TM7 单天线端口 ( port5 )
LTE Rel-9中引入了基于双端口 DMRS (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 解调参考信号) 的双流波束赋形传输模式, 在规 范中定义如下: TM8: 双端口 ( port7 & 8 )或单端口 (port7 or 8 ) 适用场景:
TM1,单天线端口传输: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
TM2,发送分集模式: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分集能够提供分集增益。
TM3,大延迟分集:适合于终端(UE)高速移动的情况。
TM4,闭环空间复用:适合于信道条件较好的场合,用于提供高的数据率传输。 TM5,MU-MIMO传输模式:主要用来提高小区的容量。 TM6,Rank1的传输:主要适合于小区边缘的情况。
TM7,Port5的单流Beamforming模式:主要也是小区边缘,能够有效对抗干扰。 TM8,双流Beamforming模式:可以用于小区边缘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
TM9, 传输模式9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层的传输,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67. MIB信息是携带在哪个下行物理层信道中?(D)
A:PDCCH B:PHICH C:PCFICH D:PBCH
68. HARQ的信息是承载在哪个信道上的?(C)
A:PDCCH B:PDSCH C:PHICH D:PCFICH
69. LTE事件触发测量报告中,事件A3的定义为:(B)
A:本小区优于门限值
B:邻区优于本小区,并超过偏置值 C:邻区优于门限值
D:本小区低于门限值,且邻小区优于门限值 ? ? ? ? ?
A1 -> Serving cell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 A2 -> Serving cells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 A3 -> Neighbour becomes offset better than serving A4 ->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
A5 -> Serving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 1 & neighbour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 2
70. LTE协议中规定PCI的数目是? (B)
A:512 B:504 C:384 D:508
71. 在LTE中,上行功控的精度是:(B)
A:0.5dB B:1dB C:1.5dB D:2dB
LTE上行的功率控制分为2种一种是开环功率:(主要针对随机接入时),一般攀爬因子为2db,具体设置可以在SIB2中看到
第二种是闭环功控,闭环功控又分为PUSCH/PUCCH/SR功率控制,详细可参考3G PP36.213,根据信道,DCI格式的不同,其精度不同。 以PUSCH为例:
72. 目前阶段,LTE系统内的切换是基于:(A)
A:RSRP B:CQI C:RSRQ D:RSSI
73. 3GPP要求LTE系统每MHz下行平均用户吞吐量应达到R6 HSDPA的(C)倍。
A.1~2;B.2~3;C.3~4;D.4~5
74. 3GPP要求LTE系统每MHz上行平均用户吞吐量应达到R6 HSDPA的( B )倍。
A.1~2;B.2~3;C.3~4;D.4~5
75. E-UTRA系统覆盖半径最大可达(D)。
A.10km;B.30km;C.50km;D.100km
76. S1接口不支持的功能有(C)
A、SGW承载业务管理功能; B、NAS信令传输功能; C、网络共享功能
D、支持连接态的UE在LTE系统内移动性管理功能
S1接口功能:
1. SGW承载业务管理功能,例如建立和释放
2. UE在LTE_ACTIVE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例如切换 3. S1接口的寻呼功能 4. NAS信令传输功能
5. S1接口管理功能,例如错误指示,S1接口建立等 6. NAS节点选择功能 7. 初始上下文建立功能 77. 下面不属于用户面协议的是(C)
A、 RLC;B、GTPU;C、RRC;D、UDP
78. 下面不属于控制面协议的是(C)
A、 SCTP;B、S1AP;C、APP;D、NAS
79. 在LTE系统协议中,RLC层对数据进行(B)
A、 压缩加密;B分段;C、映射、D、调制 PDCP: 压缩、加密;
RLC: 对源数据进行分割,以适应下层的传输; MAC: 负责数据的调度、物理层映射、HARQ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TD-LTE题库及备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