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药学【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模拟试卷三)
一、最佳选择题
1、下列有关药品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所作出的技术规定 B、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C、组织现代化生产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定标准要求 D、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技术依据 E、国家药品标准由国家或地区制定并颁布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099,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药品标准系根据药物本身的理化与生物学性质、来源、制药工艺等生产及贮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也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所作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是强制性法定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定标准要求,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技术依据,也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法规。《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品标准即为国家药品标准,系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而规定的药品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该题针对“药品标准,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2、气体灭菌法是常用的
A、化学灭菌法 B、物理灭菌法 C、干热灭菌法 D、微波灭菌法 E、湿热灭菌法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100,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其杀菌机制可能是:作用于微生物核酸蛋白,使其变性、与微生物酶系统结合影响代谢或改变膜壁通透性致微生物死亡等。气体灭菌法是常用的化学灭菌法。
【该题针对“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3、流浸膏剂制备时常用的主要制法是
A、蒸馏法 B、渗漉法 C、浸渍法 D、回流法 E、煎煮法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114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渗漉法:流浸膏剂的主要制法,其操作要点:①饮片应适当粉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再装入渗漉器内。饮片装入渗漉器时应均匀、松紧一致,加入溶剂时应尽量排除饮片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面,密盖,浸渍适当时间后渗漉。②除另有规定外,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渗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低温浓缩至稠膏状,与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量,静置,取上清液分装。③对有效成分明确者,测定含量和含醇量,调整至规定的规格标准。
【该题针对“流浸膏剂、浸膏剂及茶剂,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4、溶胶和混悬液的制备可选用
A、滤过法 B、浸渍法 C、溶解法 D、凝聚法
E、干胶法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102,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溶胶的制备 凝聚法:通过适当改变药物在溶液中的物理条件或通过化学反应使形成的质点符合溶胶分散相质点大小的要求。
混悬液的制备 凝聚法:①化学凝聚法,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不溶性药物而制成混悬剂。为了得到较细的微粒,化学反应宜在稀溶液中进行,同时应快速搅拌。②物理凝聚法,主要是指微粒结晶法。即选择适当的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将药物制成饱和溶液,在急速搅拌下缓缓加入另一冷溶剂中,使之迅速析出结晶微粒,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得混悬液。
【该题针对“真溶液与胶体溶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5、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
A、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B、增加滴眼剂的黏度,延长药液在眼内滞留时间,增强药效 C、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D、通过角膜,可达到眼球后部,经吸收产生全身作用 E、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10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滴眼剂系指由提取物制成的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澄明液体制剂。也有以固态药物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溶液的制剂。
滴眼剂滴入结膜内主要经过角膜和结合膜两条途径吸收。角膜吸收是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即药物与角膜接触后,透过角膜进入房水并经前房至巩膜和睫状肌,药物主要被局部血管网吸收发挥局部治疗作用。药物经结合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通过巩膜,可达到眼球后部,经吸收产生全身作用。
【该题针对“滴眼剂,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6、安瓿的处理工序正确的是
A、切割→灌水蒸煮→圆口→洗涤→干燥与灭菌 B、圆口→切割→灌水蒸煮→洗涤→干燥与灭菌 C、切割→圆口→洗涤→灌水蒸煮→干燥与灭菌 D、圆口→切割→灌水蒸煮→洗涤→干燥与灭菌 E、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与灭菌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3770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安瓿的处理工序: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与灭菌。
【该题针对“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中药注射用半成品及中药注射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7、不属于黑膏药去“火毒”的目的有
A、去除多余的铅丹 B、去除刺激性低分子产物
C、去除条件可用水中浸泡或动态流水 D、去除醛、酮 E、去除脂肪酸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03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去“火毒”:膏药制成后,应喷淋清水,膏药成坨,置清水中浸渍,以去火毒。油丹炼合而成的膏药若直接应用,常对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骚痒,重者发疱、溃疡,这种刺激反应俗称“火毒”。所谓“火毒”,很可能是在高温时氧化、分解生成的具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多具一定水溶性、挥发性或不稳定性。故可用水中浸泡、或动态流水去除。
【该题针对“膏药,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8、最新版中国药典规定,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中装量差异限度应在标示装量的
A、±5.0%以内 B、±10.0%以内 C、±15.0%以内 D、±20.0%以内 E、±25.0%以内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115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装量差异限度应在标示装量(或平均装量)的±10.0%以内,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的1倍。
【该题针对“胶囊剂的质检及典型品种,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9、蜜丸制备中,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
A、1:1.5~2 B、1:1~1.5 C、1:1~2.5 D、1:1~3.5 E、1:1.5~2.5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1155,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用蜜量:制备大、小蜜丸时,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1:1~1.5,但也有高于1:2或低于1:1的,主要取决于药粉的性质。
【该题针对“蜜丸,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最新版《中国药典》对片剂重量差异检查的规定中,描述正确的是
A、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 B、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2倍
C、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3片 D、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 E、包糖衣后仍需检查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37476,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重量差异:每片重量与标示片重(或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糖衣片的片芯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其他包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该题针对“片剂的质检及典型品种,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气雾剂质量要求中,吸入用气雾剂和喷雾剂的药粉粒度应控制在
A、3μm以下 B、5μm以下 C、6μm以下 D、8μm以下 E、10μm以下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109,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吸入用气雾剂和喷雾剂的药粉粒度应控制在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为5μm以下,一般不使用饮片细粉。
【该题针对“气雾剂与喷雾剂的质检与典型品种,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
识点进行考核】
12、作为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材是
A、清蛋白-胆固醇 B、壳聚糖-甲基纤维素 C、明胶-阿拉伯胶 D、磷脂-胆固醇 E、环糊精-聚乙二醇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110,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常以明胶-阿拉伯胶作囊材,明胶为两性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分子里含有-NH2、-C00H及其相应的解离基团-NH3+、-C00-。
【该题针对“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中药制剂新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 13、药物的有效期是指药物含量降低
A、5%所需时间 B、90%所需时间 C、10%所需时间 D、50%所需时间 E、60%所需时间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040,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将药物含量降低50%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用t1/2表示;药物含量降低10%所需的时间称为有效期,用t0.9表示。
【该题针对“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14、试验制剂与参比静脉注射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值称为
A、生物利用度 B、绝对生物利用度 C、相对生物利用度 D、溶出度 E、生物半衰期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041,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物利用程度(EBA):即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多少。可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值称为相对生物利用度。当参比制剂是静脉注射剂时,则得到的比值为绝对生物利用度。
【该题针对“药物制剂的生物有效性,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15、制备碳酸镁、枸橼酸、碳酸氢钠溶液型合剂时,应做的配伍变化技术处理
A、改变调配次序 B、调节药液pH值 C、改变剂型或调换药物 D、改变溶剂或添加增(助)溶剂 E、控制贮存条件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042,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改变调配次序:调配时的混合次序可能影响某些药液成品的质量,改变调配次序可克服一些不应产生的配伍禁忌。如制备碳酸镁、枸橼酸、碳酸氢钠溶液型合剂时,应将枸橼酸溶于水,并与碳酸镁混合溶解后,再将碳酸氢钠溶入。若碳酸氢钠先与枸橼酸混合耗尽酸液,则不能
配成溶液剂。另如配制浓度各0.5%的苯甲醇与三氯叔丁醇的混合水溶液时,因三氯叔丁醇在冷水中溶解很慢,应先将三氯叔丁醇与苯甲醇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注射用水则极易溶解。 【该题针对“药剂学配伍变化的预测实验及处理方法,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16、一般药物人工干燥的温度不宜超过
A、50℃ B、80℃ C、60℃ D、100℃ E、70℃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11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工干燥的温度,应视药物性质而灵活掌握。一般药物以不超过80℃为宜。 【该题针对“切制,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配伍选择题 1、A.制剂学 B.药剂学 C.中药药剂学 D.生物药剂学
E.临床药剂学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通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称为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1173,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生物药剂学是通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阐明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包括疗效、副作用和毒性)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2>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称为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1175,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A.1000cfu B.2000cfu C.10000cfu D.100000cfu
E.500cfu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不含药材原粉的口服给药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37723,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 、含药材原粉的口服给药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3772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口服给药制剂:①不含药材原粉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个菌落(菌落形成单位,cfu),每1ml不得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得过100cfu。②含药材原粉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0cfu(丸剂lg不得过30000cfu),每1ml不得过5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得过100cfu,大肠菌群应每1g小于100个,每1ml小于10个;③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00cfu,每1ml不得过10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不得过500cfu,每1ml不得过100cfu,大肠菌群应每1g小于100个,每1ml小于10个。
3、A.串油粉碎法 B.超微粉碎法 C.加液研磨法 D.低温粉碎法
E.串料粉碎法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处方中含有大量樟脑、冰片,粉碎宜采用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122,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加液研磨法:系将药料中加入少量液体(乙醇或水)后进行研磨,直至药料被研细为止。如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等药的粉碎。
<2> 、处方中含有大量乳香、没药,粉碎宜采用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123,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低温粉碎系指将药材冷却或在低温条件下粉碎的方法。乳香、没药等树脂、树胶类药材,含糖分、黏液质、胶质较多的红参、玉竹、牛膝等药材,以及中药干浸膏等,低温可增加其脆性,易于粉碎。
4、A.物料不同,在同一空气状态下水分也不同 B.干燥过程中不可除去的水分 C.干燥过程中可除去的水分 D.易于从物料中完全除去 E.难以从物料中完全除去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关于结合水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1191,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结合水系指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和细胞中的水分。结合水难以从物料中完全除去。
<2> 、关于自由水分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1193,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干燥过程可除去的水分为自由水分,不能除去干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 5、A.估分法 B.容量法 C.目测法 D.等量递增法
E.重量法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目前散剂及颗粒剂分剂量应用最多的方法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1983,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容量法操作时用容量药匙或散剂自动分装机分剂量的方法,也是目前散剂及颗粒剂分剂量应用最多的方法。该法分剂量误差较小,方便实用,效率较高,但应注意粉末特性并保持铲粉条件一致。
<2> 、适用于含毒性药物和贵重药物散剂的分剂量方法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198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重量法操作时用天平或手秤(戥秤)按规定剂量逐包称量的分剂撞方法。此法剂量准确,但效率低。适用于含毒剧性药物、贵重细料药物的散剂。 6、A.糖浆剂 B.煎膏剂 C.合剂 D.酊剂
E.茶剂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以水为溶剂的浸出药剂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37735,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的浸出药剂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37736,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提取溶剂不同和成品含糖情况,浸出药剂可分为:①以水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如汤剂、合剂等。②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或酒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如酒剂、酊剂、大部分流浸膏剂和浸膏剂。③含糖浸出药剂,一般系在汤剂、合剂的基础上,加适量蔗糖(蜂蜜)及其他辅料制成,如糖浆剂、煎膏剂等。 7、A.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B.乳化剂类型出现相反的变化 C.电位降低
D.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E.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 下列乳剂不稳定现象的原因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转相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9726,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转相:O/W型乳剂转成W/O型乳剂或出现相反的变化称为转相(又称转型)。这种转相通常是因外加物质使乳化剂的性质改变或油、水相容积比发生变化所致。 <2> 、酸败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9728,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酸败:乳剂受外界因素(光、热、空气等)及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相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称为酸败。通常可以根据需要加适量抗氧剂、防腐剂等。 8、A.灭菌蒸馏水 B.灭菌注射用水 C.纯化水 D.制药用水
E.注射用水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37508,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制药用水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一般应根据各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与要求选用适宜的制药用水。 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
<2> 、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37509,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剂。主要用作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其质量符合灭菌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灭菌注射用水灌装规格应适应临床需要,避免大规格、多次使用造成的污染。 9、A.酸值 B.碘值 C.皂化值 D.折光率 E.相对密度
注射用大豆油的质量标准应满足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标准是188~195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37505,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 、标准是0.916~0.922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37506,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注射用大豆油
性状: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相对密度0.916~0.922,折光率为1.472~1.476,酸值[中和1g大豆油中含有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重量(mg)]不大于0.1,皂化值[中和并皂化1g大豆油中游离脂肪酸和所结合成酯类所需氢氧化钾的重量(mg)]为188~195,碘值[100g大豆油充分卤化时所需的碘量(g)]为126~140。 10、A.蜜水 B.生蜜 C.嫩蜜 D.中蜜
E.老蜜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在蜂蜜的炼制中,适用于含较多纤维或黏性差的药粉制丸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90456,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蜜丸”知识点进行考核】
<2> 、在蜂蜜的炼制中,适用于含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90457,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老蜜:炼制时表面出现“牛眼泡”(较大的红棕色气泡),能“滴水成珠”(滴入冷水呈球形而不散)。手指捻黏性强,两指分开有白色长丝(俗称“打白丝”)。适用于黏性差的矿物药
或富含纤维的药粉制丸。 中蜜(又称炼蜜):炼制时表面翻腾“鱼眼泡”(黄色均匀而有光泽的气泡)。手指捻有黏性,但两指分开指间无长白丝出现。适用于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为大部分蜜丸所采用。
嫩蜜:炼制温度在105~115℃,含水量为17%~20%,相对密度约1.35,色泽无明显变化,稍有黏性。适合于含较多黏液质、胶质、糖、淀粉、油脂、动物组织等黏性较强的药粉制丸。 【该题针对“蜜丸”知识点进行考核】 11、A.酒溶颗粒剂 B.混悬颗粒剂 C.泡腾颗粒剂 D.块状颗粒剂
E.水溶颗粒剂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以枸橼酸或酒石酸作为辅料,用于制备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147,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泡腾颗粒是由药物与泡腾崩解剂制成,遇水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药液产生气泡而呈泡腾状态的颗粒剂。由于酸、碱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颗粒快速崩散,具速溶性。同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呈酸性,能刺激味蕾,因而可达到矫味的作用,若再配以芳香剂和甜味剂等,可得到碳酸饮料的风味。常用作泡腾崩解剂的有机酸有枸橼酸或酒石酸等,弱碱常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
<2> 、以提取物或饮片细粉与糖粉或其他作为辅料,用于制备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148,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块状颗粒剂的制法有两种,一是模压法,一是机压法。两法均系将提取物或饮片细粉与糖粉或其他辅料,充分混匀,制成颗粒。模压法用模具将颗粒(控制一定含水量)压制成块,干燥即得。而机压法为干颗粒中加水溶性润滑剂后,采用压力较大的花篮式单冲压块机冲压成块制得。 12、A.20%以下 B.90%以上 C.20%~50% D.50%~70% E.30%~70%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乙醇作为润湿剂一般采用的浓度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150,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凡药物具有黏性,但遇水后黏性过强而不易制粒;或遇水受热易变质;或药物易溶于水难以制粒;或干燥后颗粒过硬,影响片剂质量者,均可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润湿剂。中药浸膏粉、半浸膏粉等制粒常使用乙醇作润湿剂,使用大量淀粉、糊精或糖粉作辅料者亦常用乙醇作润湿剂。
乙醇浓度应视药物和辅料的性质及环境温度而定,常用浓度为30%~70%或更高。乙醇浓度愈高,粉料被润湿后黏性愈小。
<2> 、糖浆作为黏合剂一般采用的浓度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151,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其黏合力强,适用于纤维性强、弹性大以及质地疏松的中药制片。使用浓度多为50%~70%,常与淀粉浆或胶浆混合使用。 13、A.条剂 B.钉剂 C.线剂 D.糕剂
E.丹剂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以汞以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制成不同结晶形状的汞的无机化合物是指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8900,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丹剂系指汞以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汞的无机化合物。丹剂毒性较大,不可内服,是一类仅供外用的药物。可制成散剂、钉剂、药线、药条和外用膏剂。
<2> 、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先浸后煮,经干燥制成的一种外用制剂是指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8902,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线剂系指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先浸后煮,经干燥制成的一种外用制剂。线剂制备简单应用方便。利用所含药物的轻微腐蚀作用和药线的机械扎紧作用,切断痔核的血液供应,使痔枯落,或置瘘管中,引流畅通,以利疮核愈合。也可以线剂结扎,辅以药物治疗肿瘤。有止血抗炎等作用。 14、A.利于粉碎 B.矫臭去腥
C.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D.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E.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大黄,酒炙的目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9778,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炙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2> 、当归,酒炙目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9781,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炙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3> 、乌梢蛇,酒炙的目的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479782,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连、黄柏等。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桑枝等。 (3)矫臭去腥: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该题针对“炙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15、A.桃仁 B.半夏 C.紫河车 D.白附子
E.天南星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1> 、通过复制法,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的药物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088,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2> 、通过复制法,可增强疗效的药物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089,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3> 、通过复制法,可改变药性的药物是
A
B
C
D
E
【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342090,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复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如半夏用甘草、明矾、皂角、石灰、生姜等,制后均可降低毒性。
(2)改变药性:如天南星,用胆汁制后,其味由辛温变为苦凉,其作用亦发生了变化。 (3)增强疗效:如白附子,用鲜姜、白矾制后,增强了祛风逐痰的功效。 (4)矫臭解腥:如紫河车,用酒制后除去了腥臭气味,便于服用。 三、多项选择题
1、软膏剂的制法有
A、研合法 B、溶解法
C、熔合法(热熔法) D、塑制法 E、乳化法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472234,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1)研合法:将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的制备方法。当软膏基质稠度适中或主药不宜加热,且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均匀混合时,可用此法,通常在软膏板或玻璃板上研合,亦可用乳钵,生产上用电动研钵。
(2)熔合法:亦称热熔法,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药物分次逐渐加入,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冷凝。软膏中含有不同熔点基质,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或主药可溶于基质,或需用熔融基质提取饮片有效成分者,多采用此法。一般熔点较高的基质,如蜂蜡、石蜡等应先加热熔融,熔点较低的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等随后加入熔化。
(3)乳化法:将油溶性组分(油相)混合加热熔融;另将水溶性组分(水相)加热至与油相相同温度(约80℃)时,两相等温混合,不断搅拌,直至冷凝。大量生产,可通过乳匀机或胶体磨,使产品更均匀细腻。
【该题针对“软膏剂及眼膏剂的制备,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2、可用作水溶性栓剂基质的是
A、卵磷脂 B、可可豆脂 C、甘油明胶 D、乙基纤维素 E、聚乙二醇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37767,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CE 【答案解析】
水溶性及亲水性基质
(1)甘油明胶:系用明胶、甘油与水制成,一般明胶与甘油等量,水应控制在10%以下。具有弹性,不易折断,在体温下能软化并缓慢溶于分泌液中。基质中甘油与水的比例越高则越易溶解,而成品也越软。本品常用作阴道栓的基质,但不适用于鞣酸等与蛋白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2)聚乙二醇类:PEG1000、PEG4000、PEG6000的熔点分别为38~40℃、53~56℃、55~63℃,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乙二醇加热熔融可制得理想硬度和释药速度的栓剂基质,如PEG1000:PEG4000为96:4时释药较快,若比例改为75:25时则释药缓慢。 该类基质尚有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聚山梨酯61等。
【该题针对“栓剂的制备,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3、实际使用时应适当选择空胶囊规格的大小,一般常用规格为
A、00号 B、0号 C、1号 D、2号 E、3号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1247,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空胶囊的选择理论上应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剂量计算其所占容积,以选用最小的空胶囊。因填充物料的粒度、密度、装量等不同,其所占的容积不同。实际使用可凭经验并通过试装来决定选择适当规格大小的空胶囊,一般常用0~3号。
【该题针对“胶囊剂的制备,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4、水丸的赋形剂主要有
A、防腐剂 B、润湿剂 C、黏合剂
D、遮光剂 E、增塑剂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37769,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水丸的赋形剂主要有润湿剂和黏合剂,前者的作用在于润湿药物细粉,诱导其黏性,后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药物细粉的黏性,旨在利于成型。其中有的本身有一定的药效,有的可促进药物中某些成分的溶出。
【该题针对“水丸,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5、关于片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剂量准确、含量差异小
B、质量稳定,可借助包衣或包合作用加以保护 C、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 D、服用、携带、贮运等较方便
E、品种丰富,能满足医疗、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36151,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片剂的主要优点:①剂量准确,因病入按片服用,而片内药物均匀、含量差异小;②质量稳定,因系固体剂型,且某些易氧化变质或潮解的药物,可借助包衣或包合作用加以保护,水分、光线、空气对其影响较小;③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低;药剂卫生也易达标;④服用、携带、贮运等较方便;⑤品种丰富,能满足医疗、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该题针对“片剂的特点与分类,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6、胶剂中常用的辅料有
A、明胶 B、冰糖
C、油类 D、酒类 E、明矾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37771,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辅料的种类与选用
(1)冰糖:色白、洁净无杂质者为佳。冰糖可增加胶剂的透明度和硬度,并有矫味作用。也可用白糖代替。
(2)油类:可用花生油、豆油、麻油,纯净无杂质的新制油为佳,酸败者禁用。油可降低胶块的黏度,便于切胶,且在浓缩收胶时,油可促进锅内气泡的逸散,起消泡的作用。 (3)酒类:多用绍兴黄酒,也可用白酒代替。酒起矫昧、矫臭作用,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
(4)明矾:色白洁净者为佳。可沉淀胶液中的泥砂杂质。
【该题针对“胶剂,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7、通常需要测定溶出度的药物有
A、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 B、不额外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药物 C、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D、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
E、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1253,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一些难溶性药物,其吸收是溶出速度限制过程,溶解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通常需要测定溶出度的药物有:
(1)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
(2)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3)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
(4)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
【该题针对“药物制剂的生物有效性,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8、灶心土的作用包括
A、止泻痢 B、涩肠止泻 C、补脾益肺 D、温中和胃 E、止血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答疑编号100342169,点击提问】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灶心土、黄土、红土、赤石脂等。主含硅酸盐、钙盐及多种碱性氧化物。灶心土味辛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涩肠止泻等。
【该题针对“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模拟试卷(三)答案及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