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自由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沉淀过程,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求出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公式。
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比重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要通过静沉实验确定。
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内进行,但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100mm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
在一水深为H的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如图1-1所示。
若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C0,经t时间沉降后水样残留Ci,则沉降效率Ei为:
(1-1)
沉降速度为u1=H/t1
按某一特定沉降速度u0设计的沉淀池中,按式(1-1)计算所得的沉降效率只包括从水面到水深H处的水层中沉速u≥u0的全部颗粒,而对u (1-2) 式中P0表示沉速u 三、实验水样 硅藻土自配水。 (1-3) 1 图1-1 图1-2 注:图1-1、1-2中的纵坐标P表示水中残余悬浮手浓度与原水悬浮物浓度之比 四、主要实验设备,仪器及装置 (一)实脸装置 沉淀实验筒[直径φ200mm,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筒底的距离)为2000mm;见图1-3所示。 图1-3 自由沉淀实验装置图 1、沉淀柱 2、水泵 3、水箱 4、支架 5、气体流量计 6、气体入口 7、排水口 8、取样口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仪 1.浊度仪 4台 2 2.过滤装置 1套 3.200m L烧杯 8个 4.秒表 1块 5.标尺 1把 五、实验步骤 1、将水样倒入搅拌筒中,用泵循环搅拌约5分钟,使水样中悬浮物分布均匀; 2、用泵将水样输入沉淀实验筒,在输入过程中,从筒中取样两次,每次约100ml并在取样后准确记下水样体积。此水样的浊度即为实验水样的原始浓度C0; 2、当废水升到溢流口,溢流管流出水后,关紧沉淀实验筒底部阀门,停泵,记下沉淀开始时间。 3、观察静置沉淀现象; 4、隔5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60 min,从实验筒中部取样口各取样两次,每次约100ml。取水样前要先排出取样管中的积水约10ml左右,取水样后测量工作水深的变化; 5、将每一种沉淀时间的两个水样分别测量其浊度。并记录在表1-1中。 6、 列表计算各沉降时间下沉速度U和水中残留悬浮物浓度与原悬浮物浓度之比值(C/C0),记入表1-2并绘制沉降性能曲线及u与Y的关系曲线。 7、 利用图解积分法计算不同沉降速度时的总去除效率E0与沉降时间t及总去除效率与沉降速度u的关系曲线。 六、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提出实验纪录及沉淀曲线。 2、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U0=8min时,悬浮物总去除效率。 1-1 自由沉淀实验记录表 取样号 取样时间 (min) 取样体积 (mL) 3 沉降柱高度H1 (mm) 浊度 (NTU) 表1-2 自由沉淀实验记录表 取样号 平均沉降高度H (mm) 沉降速度 U=H/t (mm/min) 水中残余悬浮物浓度(浊度NTU) 水中残留悬浮物浓度与原水悬浮物浓度比 P=C/C0 沉降效率Ei (%) 沉降总效率Ea(%)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实验一 自由沉淀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