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1-2收集的学习资料(美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收集的学习资料——靳晓康

一、单项选择题

1.柏拉图讨论美的本质的论著是:A(P2)

A.《大希庇阿斯篇》B.《理想国》C. 《诗学》D. 《诗论》 2.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学的著作是A(P4)

A.《美学入门》B.《艺术即经验》C. 《美学新论》D. 《美学讲演学》 3.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研究对象的美学代表作是B(P4)

A.《美学入门》B.《艺术即经验》C. 《美学新论》D. 《美学讲演学》 4.人为美学应该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老研究什么关系的美学家是B(P5) A.李泽厚 B.蒋孔阳 C.杜威 D.荣格

5.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美学家是C(P2) A.费希纳 B.荣格 C.黑格尔 D.李泽厚 6.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C(P13)

A.审美心里 B.审美经验 C.审美活动 D.审美艺术 7.美学是一门C(P13)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哲学 8.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C(P17)

A.心理学方法 B.逻辑推演 C.哲学方法 D.数学方法 9.美学思想奠基于B(P20)

A. 审美思想B.审美意识 C.审美体验 D.审美学科 10.“诗可以兴、观、群、怨”说是一种B(P21) A.美学意识 B.美学思想 C.高级审美意识 D.美学理论

1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模式体现着C(P20) A. 初级审美意识B.美学思想 C.高级审美意识 D.美学理论 12.被成为美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是C(P22) A.弗洛伊德B.黑格尔C.鲍姆加登D.柏拉图

13.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的著作是C(P22)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科《新科学》C.鲍姆加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 14.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D(P27)

A.理念论B.绝对精神论C.先验主体论D.时间存在论 15.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B(P47) A.审美形态B.审美活动C.审美教育D.审美经验 16.美学真正独立为一门学科的时间是A(P22) A.1750年B.1850年C.1950年D.1650年

17.审美经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因素是A(P44) A.感性经验B.理性因素C.认识因素D.快感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P40-P41) A.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各自独立存在 B.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外在于审美活动

C.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形成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 D.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是同一个概念 19.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B(P40)

A.功利需求B.审美需要C.求知欲望D.人生实践 20.审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D(P40)

A.追逐功利B.审美需要C.人生实践D.追求审美境界

收集的学习资料——靳晓康

21.由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是A(P28) A.自由B.实践论C.存在论D.唯物论

22.与美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是B(P17) A.心理学B.哲学C.社会学D.语言学 23.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C(P45)

A.审美教育B.美感C.艺术活动D.审美形态

24.美学的基本内容中最集中地体现了审美活动的特性和规律的是C(P45) A.审美经验B.审美教育C.艺术活动D.审美形态 25.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是C(P82) A.整齐一律B.均衡对称C.对样统一D.节奏韵律

26.系统地提出游戏说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德国美学家是A(P92) A.席勒B.康德C.黑格尔D.马克思

27.“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著名命题的提出者是C(P57) A.席勒B.康德C.黑格尔D.马克思

28.色彩的审美意义除了表现在表情性之外,还表现在C(P80) A.可感性B.超过性C.象征性D.表意性

29.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是C(P100)

A.实践劳动B.游戏冲动C.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D.人类的生物本能 30.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是D(P104)

A.审美需要的出现B.审美理想的出现C.审美趣味的出现D.审美意识的出现 31.在原始社会中,最近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P102) A.人类的实践劳动B.游戏冲动C.制造工具D.巫术礼仪活动

32.弗雷泽在其一部名著中,对原始巫术活动做了极为详尽二细致的研究,为理解原始审美现象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这部著作是C(P95)

A.《审美特征》B.《艺术的起源》C.《金枝》D.《人类的由来》 33.“劳动先于艺术”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B(P97) A.马克思B.普列汉诺夫C.黑格尔D.康德

3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得以存在的基础是A(P69) A.审美活动B.审美需要C.审美理想D.审美趣味 35.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一种重要标志是D(P111)

A.原始艺术B.制造和使用工具C.审美需要D.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

36.原始人在物质生产中的装饰活动有两种,一种是装饰化的器物造型,另一种是A(P109) A.器物装饰B.固定装饰C.非固定装饰D.美化装饰

37.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的是B(P51) A.审美趣味B.审美理想C.审美需求D.审美意识 38.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A(P58)

A.精神活动B.物质活动C.功利活动D.思想活动 39.最具有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是D(P58)

A.哲学活动B.游戏冲动C.思考活动D.审美活动 40.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是B(P65)

A.面向死亡存在B.审美活动C.生产劳动D.实践活动

41.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除了惊奇与体验,还有A(P71) A.澄明B.超越C.领会D.沉沦

42.下列理论家中,主张审美起源于劳动的是B(P97)

收集的学习资料——靳晓康

A.席勒B.普列汉诺夫C.达尔文D.弗洛伊德

43.“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A(P107)

A.马克思B.普列汉诺夫C.席勒D.车尔尼学夫斯基 44“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论述是审美对象的一种特征,这种特征是A(P90)

A.开放性B.非实体性C.超越性D.无限性

45.在审美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对审美体验的反思结果形成的是D(P121) A.审美感觉B.审美意象C.审美情趣D.审美形态 46.将审美形态看做是一种文化大风格的说法,属于什么形态的众多代表性观点中的哪一类C(P122)

A.审美类型B.审美范畴C.审美风格D.人生境界说

47.以天人感应,人与社会和谐的中和思想,支配形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往往借助天地神灵的力量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形成大团员结局这样一种审美模式,其体现了审美形态的特征是B(P126)

A.生成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 48.中西古代悲剧《俄狄浦斯王》、《拉奥孔》、《窦娥冤》中,虽然其表现方式大为相异,但却有共同具有悲壮的特点,体现了审美形态的哪一种特征C(P127) A.贯通性B.兼容性C.二重性D.生成性

49.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强调人与命运抗争的悲惨结局不同,古典主义时期重视崇高的悲剧,其强调的是C(P128)

A.人与人的抗争B.人与自然的冲突C.个体与社会责任的牺牲D.社会对人的摧残 50.在西方美学史上众多的美学观点中,主张“回忆”说的是D(P133) A.亚里士多德B.康德C.黑格尔D.柏拉图

51.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观点的理论家是B(P139)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车尔尼雪夫斯基 52.桐城派文人姚鼐说,“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其描述的审美形态是B(P140)

A.壮美B.优美C.崇高D.阳刚 53.先秦时伍举论美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此记载出自于C(P141)

A.《春秋》B.《尚书》C.《国语》D.《左传》

54.“凡是不猛烈地、粗暴地、强霸地、而是以柔和的力侵袭我们,也许侵入的更深些,并抓住我们内心的一切,便是“优美的”。”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D(P141) A.博克B.康德C.席勒D.里普斯

55.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观点的著作是B(P144)

A.《文心雕龙》B.《文赋》C.《典论·论文》D.《沧浪诗话》 56.下面不属于具有优美外形的事物的是C(P140) A.山明水秀B.风和日丽C.滚滚江河D.鸟语花香

57.西方美学史上最造涉及崇高内容的理论家是C(P149)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毕达哥拉斯D.德谟克利特

58.真正吧崇高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是18世纪美学家A(P145) A.博克B.康德C.席勒D.黑格尔

59.一般认为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加以论述的是朗吉

收集的学习资料——靳晓康

努斯的哪一著作B(P149)

A.《美学》B.《论崇高》C.判断力批判D.《文艺对话集》 60.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D(P145)

A.《美学》B.《艺术哲学》C.《美育书简》D.《判断力批判》 61.下面不属于具有崇高外形的事物是C(P147) A.巍巍群山B.浩淼大海C.小桥流水D.澎湃浪潮

62.在有关崇高的论述中,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B(P150) A.柏拉图B.朗吉努斯C.康德D.博克

63.崇高正式作为美学范畴得到美学家和哲学家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是在18世纪英国哲学家博克的一篇文章写出之后,这篇文章是C(P150)

A.《美学》B.《论崇高》C.《论崇高与美》D.《诗学》

64.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理论家是B(P151) A.博克B.康德C.席勒D.黑格尔

65.在有关悲剧的论述中,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理论家是C(P165)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恩格斯D.席勒

66.悲剧之所以成为一种审美形态最根本的原因是D(P161) A.对立B.冲突C.毁灭D.抗争

67.德国美学家尼采对悲剧的发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产生广泛影响的著作是C(P166) A.《悲剧理论》B.《论悲剧》C.《悲剧的诞生》D.《美学》

68.丹麦著名美学家克尔凯格尔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悲剧进行研究而提出的悲剧理论是A(P167)

A.罪孽说B.悲剧冲突论C.悲剧诞生论D.净化论 69.喜剧的主要载体是C(P167) A.悲B.怒C.笑D.忧

70.用喜剧来指称一种社会历史阶段的理论家是D(P168) A.亚里士多德B.康德C.黑格尔D.马克思 71.鲁迅先生对喜剧的看法是B(P169)

A.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B.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C.喜剧是世界历史形态的最后一个阶段D.喜剧是绝对的真理与个别现实事例的冲突 7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对喜剧进行探讨的美学家是A(P170)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毕达哥拉斯D.黑格尔 73.在谈到美丑的关系时,“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这句话的提出者是C(P181) A.郝西奥德B.亚里士多德C.赫拉克利特D.德谟克利特

74.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命题的理论家是D(P181) A.亚里士多德B.赫拉克利特C.德谟克利特D.普罗泰戈拉

75.布瓦洛谈到诗人凭借生花妙笔“能将最惨的对象变成有趣的东西”的著作是A(P185) A.《诗的艺术》B.《美学》C.《论诗艺》D.《形而上学》

76.1853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了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著作是B(P187) A.《美学》B.《丑的美学》C.《判断力批判》D.《美育书简》 77.下面属于亚里士多德论丑的观点是C(P181)

A.要是任何东西超越了尺度,最令人感到快感的东西,也变成最令人厌恶的东西 B.我们部认为有丑,只承认有反审美的,或部表现的,这永远不能成为审美的事实的一部分,因为它不是审美的事实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审美的事实的对立面

收集的学习资料——靳晓康

C.丑的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 D.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

78.在有关丑的论述中,雨果表达了美丑共赏观念的文章是B(P186) A.《丑的美学》B.《《克伦威尔》序》C.《美学理论》D.《丑的艺术》 79荒诞这一审美形态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D(P193)

A.本质与现象的分裂B.动机与结果的背离C.不合理与扭曲D.非理性与异化 80.古希腊时期美学的核心是A(P206)

A.美的本质B.美的特征C.美的内容D.美的形式

81.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的思想家是C(P206) A.巴门尼德B.奥古斯丁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82.认为悲剧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并通过这些情感的宣泄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感的思想家是C(P207)

A.柏格森B.奥古斯丁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

83.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代表人物是D(P207) A.马斯门罗B.柏格森C.瑞恰兹D.奥古斯丁 84.本质直观理论的提出者是B(P212) A.尼采B.胡塞尔C.柏格森D.叔本华

85.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是C(P208) A.哈奇生B.夏夫兹博里C.荷加兹D.休谟 86.在美学上,“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的提出者是B(P210) A.休谟B.乔治·桑塔亚那C.杜威D.康德

87.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审美经验来自于日常经验,美的形式唯有凭借经验才能理解并得到享受,在此意义上,他提出的命题是C(P210)

A.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B.直观是一切真理的源泉C.艺术即经验D.知性的特征是不理解生命的本质

88.在近代,突破了文献解释的范围,把解释学发展成了一种研究一切对话中理解得以可能的条件的科学,使解释学成了一切文本解释的基础的是B(P212) A.胡塞尔B.施莱尔马赫C.海德格尔D.伽达默尔 89.在审美经验中,最活跃的因素是C(P241) A.想象活动B.感知活动C.情感活动D.理解活动

90.在审美经验中,构成其他心里要素的基础的是B(P248) A.想象B.感知C.情感D.理解

91.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D(P254) A.阿恩海姆B.里普斯C.布洛D.皮亚杰 92.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是D(P260)

A.审美经验的积累B.审美心里的准备C.审美知识的学习D.审美态度的确立 93.瑞士美学家布洛的审美距离说是指C(P264)

A.审美对象之间的空间距离B.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实践距离 C.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非功利的心理距离D.审美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 94.“高峰体验”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D(P216) A.彼德罗夫斯基B.皮亚杰C.布洛D.马斯洛 95.提出“移情说”的美学家是B(P242) A.克罗齐B.里普斯C.布洛D.阿恩海姆

96.导致了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的哲学家是A(P2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3-1-2收集的学习资料(美学)在线全文阅读。

3-1-2收集的学习资料(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878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