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比》说课稿 永兴九年制学校 胡晓艳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备课时选取了 “马拉松比赛”、“水果单价问题”两个情境,一个是数学情境一个是生活情境。这样处理更能凸显比的意义和引入比的必要性。其他素材和任务我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完成。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这是从智力因素上的分析。而从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我们班的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生活化的问题,容易理解和接受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
三、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说教法、学法。
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独立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合作、交流中,抽象出“比的意义”,在大量的生活中的比的素材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充分体会了数学生活化。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课伊始,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猜猜他是谁?”同时用大屏幕展示照片。话音刚落,学生们就急着猜起来,照片中人物淘气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地引入了下面的探究学习。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1)理解比的意义
理解比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同时理解比的意义,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情境。
情境一
“随着学生的回答,紧接着在大屏幕中出示照片B、C、D、E,提出问题:这里还有几张淘气的照片(出示图片B、C、D、E,这时的照片没有放到方格纸中),边观察边思考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哪几张不像?说出你的理由。”接着再将几张照片放入方格纸中,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它们的长与宽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究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同学们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得到两种比较的方法,一种是将两个图形的长、宽分别比较,一种是将一个图形的长与宽进行比较。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我对于学生上面探究的内容进行小结:要使两个图形像,就要保证长与宽相除的商是一定的。 设计意图:体会两个长得最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一定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引出并学习比的意义、读写,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情境二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只通过一个情景是无法完全理解的。为了深化比的意义,接下来我又安排了第二个情境——速度的比较。请同学们口答完成表格内容,并说明比较的方法。”当学生回答长与宽比较是将长与宽相除,求速度时是用路程除以时间,这时我就可以顺水推
舟的总结出比的意义: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课题)
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联系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再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总结、提炼出比的意义,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比的意义”得以解决。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2)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以及比与比值的区别。
比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和求比值的知识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和课前的预习中都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了体现课堂的实效性,教在当教处,这部分内容我采取的是学生自学后直接汇报,这样处理既节省了
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3)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小组讨论交流来完成 因为学生对除法和分数的知识已经掌握。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第一层次——基础知识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相关的基础知识,我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说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并求比值、把比改成分数的形式。
第二层次——灵活运用比的知识,完成对应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比并求比值的填空题。
1、有3个红球和15个白球,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 ),比值是( );白球与红球个数的比是( ),比值是( )。 2、小红的爷爷今年63岁,小红今年9岁,小红和爷爷的年龄比是( )。
3、六年二班有41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3人,女生有18人。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第三层次——了解“生活中的比”,蒸包子用的面,可以用面粉1000g,水500g,干酵母4汤匙(10g),白糖10g和成。
(1)写出面粉和水的质量比。
(2)再写出两个比。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有些什么疑问?在学生汇报中,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得以巩固。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比,希望同学们能够到生活中去寻找比,更要将比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活中的比说课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