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础设施健全
全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备,水、电、路、通讯、金融、医疗卫生、学校等设施齐全。已建成村级公路138公里,公路通村率100%,交通便捷,村容村貌整洁。全镇共设1所中学,3所小学,8所幼儿园,率先在全省设立乡村青少年文化宫和残疾人服务中心,并作为2016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议观摩点。域内人畜安全饮水覆盖率100%,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100%,是生产生态生活共融、宜居宜业宜游的理想之地。
(四)旅游资源丰富
全镇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文化古迹 15处,拥有建于晋朝的浏阳四大佛教祖庭之首的大光寺,建于清初与四大祖庭齐名的黄昙寺,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御赐贞节牌坊。道教名山祖师崖古庙临崖,绝壁千仞,云遮雾罩,宛若仙境。沿溪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孕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李贞、罗章龙、罗若霞、周文龙等。远近闻名的大光洞景区内自然景观独特,无须太多人工雕琢;人文景观丰富,无须过多的渲染。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开发前景。景区内共有四大名山,多种奇石,多处悬崖峭壁,五大石洞,多个巨幅瀑布,一处温泉,多种名贵树木,一处“小桂林”自然景区;有两大名寺,两大古刹,一处尼庵,一个塔林,一处行宫,一座回龙桥,一座望仙桥,两个烈士墓,一个烈士陵园,并伴以诸多的传奇故事,这些都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加上富岭水库的建成,将促进旅游载体的形成。众多的景观农业基地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目前,已开发的祖师崖、象鼻山、白水洞瀑布、岩鹰钓蝈等自然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长株潭的游客,年接待能力可达10万人次以上。
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题开发的特色蔬果公园、浏河第一湾等景点,充分结合了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了以农业休闲、山水观光、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体育运动、科普教育、农家餐饮、农耕文化为特色的近郊旅游度假形态。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显著增强,农旅融合不断发展壮大并趋于成熟。
(五)农业基础良好
沿溪镇是一个农业生产大镇,通过大力抓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已开发建设有大光圆村、沙龙村、花园村等3个“美丽乡村高产油菜核心示范园”和“沙龙蔬果公园”,总面积达4000余亩,占全镇蔬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种植有蜜蜂枣、葡萄、无花果、草莓、火龙果、辣椒、豆类、瓜类、叶类等百多个品种,农业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蔬菜作为全镇农业的支柱产业,在湖南地区名列前茅,主要分布在沙龙、建设、沿溪桥、大光圆和金桔、礼花、花园等村域,主要生产品种有辣椒、茄子、豆角、黄瓜、苦瓜、南瓜等,已形成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园区化发展格局。2018年,蔬菜生产面积11080余亩,年产量28860吨,产值4.89亿元,比上年新增900万元。 全镇现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18家,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业作物种植面积达20000余亩;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主导生产脱水蔬菜、预制菜、蒸菜、果汁饮料等产品;休闲农业企业20家,主要以观光农业、农耕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主。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为全镇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乡村产业发展条件
(一)政策保障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浏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及时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动员大会,成立浏阳市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围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区、城乡融合发展排头兵、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的目标,按照“找准支点、突出特色,以点带面、全域振兴”的思路,制订颁布了《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建立“市级领导挂帅、牵头部门主抓、相关单位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十项重点工程”、探索“三会”工作体系、完善三类要素平台、建立“三制”推动机制的“10+3+3+3”的工作路线图,全面实行清单制管理,明确时间进度、责任分解到人。
为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强市和产业强镇,政府从组织领导、产业指导、政策扶持、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先后制订和出台了《浏阳市现代农庄建设扶持奖励实施办法》浏农办联发(2016)4号、《浏阳市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浏办发(2016)9号、《浏阳市整合涉农资金实施管理办法》浏美办发(2017)4号、《浏阳市促进社会投资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奠定了坚实基础。
沿溪镇作为一个特色农业镇,党委班子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委政府工作重中之重,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实到政策制定、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财力投放等各个方面。专门成立由党委书记刘正再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洪湖任第一副组长的创建乡村振兴战略示范镇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责任分工机制和目标考核机制。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注重产业支撑、增强“造血”功能,推动三产融合,从建设用地、人才引进、资金申报、惠农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支持做强农产品工业经济,带动蔬菜基地迅速发展;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和全域旅游,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副省长戴道晋及省市有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参观了沙龙村蝴蝶花园小区、长沙市万亩蔬菜示范片沙龙核心区等地,就土地流转、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销售、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为全镇未来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产业基础牢固
近年来,沿溪镇通过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生态农业品牌,全镇农业特色彰显,经济地位日趋提升,基本形成了以水果蔬菜为主导、花卉苗木和黑山羊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境内金桔村的金桔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金桔之乡”;沙龙村的万亩蔬菜核心示范区,是长沙重点发展的“蔬果之乡”,被列为中南地区无公害蔬菜集成技术实验和示范基地、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园、湖南省“三品一标”示范基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完整版)(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