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_Server_2003体系结构
存的组合,它既包括机器中的物理内存,又包括系统中的交换文件。交换文件用来保存那些不能保存在硬件RAM中的信息。
用户模式子系统中应用程序的运行优先级比在内核模式中运行的所有服务和例程都低。这也意味着它们对CPU的访问要比内核模式进程的优先级低。
1.2.2 整合子系统
整合子系统用于执行某些关键操作系统功能。表1-2列出了这些服务。
以访问这些服务,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启动和停止这些服务。
1.3 内核模式
Windows 2003内核模式是能访问系统数据和硬件的层。它由几个组件组成(参见图1-
1)。
1.3.1 Windows 2003执行程序
执行程序是指所有执行程序服务的集合名词。它包含很多操作系统中的I/O例程,并实现对关键对象的管理功能,尤其是安全性方面。执行程序还包含系统服务组件(在两种OS模式中都可以访问)和内部内核模式例程(任何运行在用户模式中的代码都不能访问)。内核模式组件如下所示。
I/O管理器:管理机器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具体包括以下设备。
文件系统:将文件系统请求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调用。
设备驱动程序:管理直接访问硬件的设备驱动程序。
高速缓存管理器:隐藏在I/O管理器代码中,通过缓存磁盘读出的数据来管理I/O性能。还能缓存读请求和写请求,并能处理对硬件的脱机写入或后台写入。
安全性引用监视器:该组件可以实施计算机的安全策略。
进程间通信管理器(IPC):该组件的作用使它存在于操作系统的各个角落。它的本质作用是管理客户端和服务器进程间的通信。它由本地过程调用(LPC)工具和远程过程调用(RPC)工具组成,前者用来管理同一台计算机上的客户端和服务器进程间的通信,后者用来管理不同机器上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内存管理器或虚拟内存管理器(VMM):该组件用来管理虚拟内存。它为每个进程提供一段虚拟地址空间,每个进程占有并保护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以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它同时还控制虚拟RAM对硬盘的访问要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分页技术。
进程管理器:该组件可以创建和终止由系统服务或应用程序产生的进程和线程。 即插即用管理器:该组件利用各种设备驱动程序,为与硬件相关的配置和服务提供即插即用服务及通信。
电源管理器:该组件控制系统中的电源管理。它利用各种电源管理API进行工作,管理与电源管理请求有关的事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Windows_Server_2003体系结构(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