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历山中学语文导学案(八年级上)编号:16 课题:《短文两篇 》 主备人:杜兆玲 审核人:唐传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以及写作背景
2、理解短文的思想主题
3、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培养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自主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旸( )谷 姮( )娥 浸( )在油中 瞬( )间 皓( )月 撮( )2、了解作者
巴金 原名( ),字( ),现代著名的( ),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 》、《 》、《 》)《爱情三部曲》(《 》、《 》、《 》) 《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 》,写于1940年至1941年。 3、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写作时间,谈谈当时中国的局势,、、、、、、
自主学习
一、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 1、在《日》一文中,作者通过( )( )事例,赞美他们( )的精神,表达作者自己( ) 2、《月》主要通过我对冷月的( )写现实世界的( )赞颂了( )精神。 合作讨论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2、、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3、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5、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
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6、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意层的理解?
拓展理解
7、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8、“月亮的光是死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10、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总结理解
《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拓展积累
积累写日和月的诗词名句。
作业与预习
你喜欢满月还是残月?仔细观察一下其情景,将其描写下来。
教师寄语
人经过努力可以改变世界,这种努力可以使人类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没有人仅凭闭目、不看社会现实就能割断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他必须敏感,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他必须有勇气与能力去面对新的事实,解决新问题。(美国总统 罗斯福. F.)
阅读练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短文两篇日月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